日订单量稳过2000万,累计投放智能单车365万辆,单日产能超过10万辆的产能储备,进入到海内外超过50个城市,这些数字对于正式推出共享单车服务刚满一年的摩拜单车而言,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单。4月22日,摩拜单车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骑行让城市更美好”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摩拜投入运营一年来的成绩,并发布了新一代研发代号为“风轻扬”的新款摩拜单车。
对于摩拜单车而言,领骑者位置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创新阻力和风险,依靠疯狂投放共享单车来跑马圈地的阶段基本已经结束,下一阶段将是依靠智能调度,真正比拼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底层技术的新阶段,摩拜应该做好迎接更严酷考验的准备。摩拜新款单车的研发代号叫“风轻扬”,显然是希望共享单车的骑行体验能够更轻松,但要保持共享单车领骑者地位,摩拜肩上的担子会不断加重。
这些数字,记录了摩拜一年来走过的路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王晓峰在发布会上向与会记者公布:摩拜单车如今的日均订单量已经稳超2000万单,成为全球最大、成长最快的互联网出行平台;累计投放超过365万辆智能共享单车,单日产能超过10万辆,占全球自行车产能的45%。其中,北上广深蓉等五大城市的投放量均超过20万辆,北京超过30万辆,覆盖密度行业居首。目前,摩拜单车已进入海内外50多个城市,城市数量行业第一;率先吹响智能共享单车“出海”号角,于3月底登陆新加坡,今年计划覆盖全球100个城市。
王晓峰现场一句感慨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今年是自行车诞生200周年。在200年前的欧洲,一位德国人发明了木质自行车;200年后在中国,摩拜单车重新定义了自行车,以自主研发的全球第一款智能共享单车,成功让自行车回归城市。”
“过去一年间,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智能共享单车快速成长,使城市自行车出行占比从5.5%翻番至11.6%,成为继公交地铁、出租车之后的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胡玮炜用一系列数据,证明了共享单车对于提升出行体验、改善环境的意义。
据《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数据数据显示,智能共享单车的崛起让小汽车短途出行减少了55%,而“黑摩的”客源大幅减少,70%摩的司机选择转行。另一方面,共享单车还节约了大量城市小汽车停车面积,相当于60万套学区房。过去一年间,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智能共享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累计节约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但这些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在中国要推行共享经济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有资本撑腰、有微信超级入口,但共享单车从商业模式再到规范停放等精细运营,还有诸多难题待解。
共享单车总量受控,下半场回归到技术之争
4月21日,北京交通主管部门出台了新的共享单车管理条例,其中明确提出了要科学控制总量,要求共享单车必须装配卫星定位功能,并且提出了共享单车应建立独立的押金监管以及要求规范停靠等新要求。在我看来,共享单车在资本支撑下野蛮生长的时期即将结束,共享单车未来拼的不是谁背后资金更雄厚、更舍得烧钱,而是将回归到比拼智能调度能力、比拼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底层技术之争的良性轨迹。
但可喜的是,在北京共享单车新规公布之后,主要的共享单车企业纷纷表态支持新规。摩拜在发布会上展示了内部为代号“风轻扬”的新款智能共享单车,摩拜将重点放在了提升骑行体验的原点上。
据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介绍,这款产品在保留经典外型设计的同时,车身和车轮重量大幅降低;轴传动动力系统效率大幅提升,骑行比上一代车型省力30%以上。此外,新款摩拜单车的车座可圈可点:其“气动升降”为行业内首创,手指轻轻一扳就能快速调节车座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用户的需求;它还采用了全新材质和人体工学设计,更加柔软坚韧,骑行体验大幅提高。
新款摩拜单车配备了全新的高效能、长寿命刹车系统,刹停距离比传统刹车条缩短了15%~20%,且不会出现传统刹车条频繁使用后的“热衰减”现象,大大提升安全性能。
我认为这次发布会更大亮点,是摩拜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而推出的“魔方”人工智能平台,摩拜联合全球顶尖智库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全球首个城市出行开放研究院。共享单车或将由此拉开智能大战,从过去粗犷比拼投入单车总量,进入到在合理投放总量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调度、提升效率的正确之路。
要做共享单车领骑者,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
做共享经济分享平台的公司,我认为最终都会演变为大数据公司,共享单车企业最终比拼的就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底蕴,单纯扩大供给其实违背了共享经济激活存量价值的初衷,只有利用技术在效率上做文章,才是共享经济能够真正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这一点来看,摩拜在现在单车竞争格局中,已经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共享单车从诞生到发展,只有短短的几年,所以还没有哪个共享单车企业有资格可以自满,没有必要去做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口舌之争,现在要想做共享单车的领骑者,关键是要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另外也要把一些看似是份外的事做好。就比如能否用大数据技术和个人征信精准对接来规范停车,比如说与政府主管部门建设智能停车点,比如说带头将共享单车全部配备卫星定位装置,比如说主动把押金纳入第三方资金监管……这些自己费劲创新,却有可能会惠及全行业的傻事,做多了也就有了做共享单车领骑者的潜质了。
我坚信一句话,志士难者,不再胜人,而在自胜。网约车发展历程其实已经证明了,资本意志或许能够促成一些惊天并购,但决定共享经济的关键,还是用户体验和社会价值,依靠疯狂补贴的模式不可持续。未来的共享单车之争也会如此,所以不用太在意短期的排名和别人的评价,只要真正做到了用户体验更加、社会客观贡献更大、商业模式更健康绿色,那么必然会成为共享单车真正的领骑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