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19日微信iOS赞赏功能被关闭,微信称作者可在文内贴二维码,用户扫码转账进行打赏。
20日,微信再发通知称二维码转账功能也被停止,这意味着iOS平台中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所有「打赏」渠道都已经关闭。
针对微信关闭iOS版本赞赏功能一事,苹果的官方回应是:「微信可以选择提供App内购买让用户赞赏他们喜爱的公众号运营者,如同我们提供这一选择给所有的开发者一样,微信只需正确使用 App内购买体系进行开发即可。」
苹果,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接近7400亿美金。
腾讯,中国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超过2800亿美金。
这么两个大家伙,在公众号的赞赏这么个小事上的交锋,是擦枪走火,还是爆发战火?
2
先简单说说「赞赏」这码子事。
微信的赞赏,就睡我们通常所说的「打赏」。作为内容付费的一种方式,网络打赏的流行也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支付更加便捷的一个产物。
过去不论是电视台还是报纸,都是单向传播,用户即使看到再好的东西也没有方便的渠道付费表示支持,而在新媒体和网络支付得以发展以后,只要内容生产者为用户提供了有价值的内容,用户的购买力就会被调动起来。
「能用红包解决的就不要说话」,虽然是一句玩笑,但也反映出人们动动手指就能够付费的便捷。
由于方便快捷的网络支付通道逐渐形成,人们才会在看到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后,更加愿意付费支持。
和直播打赏相比,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打赏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消费,只有全文基调触动了读者,引起了情感共鸣才有可能获得打赏;而在视频直播间中,主播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都可能引发一大波礼物刷屏,直播打赏的消费相对来说更加「冲动」。
根据企鹅智库调研,88.8%的自媒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广告,来自打赏收入紧随其后有14.3%,其他还有电商收入和会员订阅,分别为9.1%和4.5%。
拿我的公众号「刘兴亮」(ID:liu_xingliang)来举例。我的公众号用户的终端属性,如下图。绿色是iOS用户,蓝色是安卓用户。iOS用户占比为67%。
打赏,对于互联网行业,是一件很有意义且前途远大的事儿。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所以,这事我一直在关注着。
3
苹果此举,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分成。
在 App Store 审核指南 3.1.1 中,苹果要求 App 开发者「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购买的按钮、外链或者行动号召语。」
自App Store 从2008 年上线之后,与 iTunes 音乐商店一样,苹果一直通过应用销售分成从 App Store 中获利。而要求则是苹果及合作伙伴获得所有第三方开发者发型的应用销售收入的 30%,开发者获得剩下的 70%。这一规矩持续了将近十年,现在依旧如此。
这样一来,包括微信公众号和表情商店的打赏,就违反了这项规定。因为你从前给公众号打赏的时候,都是直接通过按钮连接到微信上面的。
所以,简单点说,苹果没有从微信的赞赏中赚到一毛钱。也就是说,苹果认为赞赏金额的30%,应该归他。
4
实际上,这事远没有这么简单。
在我看来,苹果更大的担心在于:怕自己会步运营商的后尘,被微信OTT掉。
OTT 是「Over The Top」的缩写,来源于篮球等体育运动,是“过顶传球”之意。
微信就是一个典型的OTT应用,微信对移动运营商的短信、语音业务冲击巨大。运营商认为微信的崛起侵蚀了短信彩信甚至语音通话业务,占用了大量的信令资源,给运营商网络带来压力。
还记得2013年2月开始的沸沸扬扬的「微信收费风波」吗?连工信部部长苗圩都出来表态:将支持电信运营商的合理化需求,「微信可能会收费,但不会大幅收费」。
到今天,短信已经彻底被微信OTT掉了。我的短信只剩下两类:一类是各种验证码,一类是各种骚扰诈骗短信。我的语音通话业务也被微信OTT的七七八八了。
5
Y市有一家叫做「贵族」的洗浴中心,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也是最黄的。
别的那些小规模的洗浴中心,总是看着「贵族」行事。「贵族」嚣张,他们也就跟上嚣张,「贵族」收敛,他们也就跟上收敛。
所以,Y市的扫黄打非行动,就先从「贵族」开刀。
在苹果眼里,微信就是那个「贵族」。这一次,先拿微信开刀。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其他APP也不能幸免。
6
苹果的担心,就是怕像移动运营商一样,沦为「管道」。
苹果收入的70%,来自于手机这个硬件的收入来源。但苹果骨子里,不愿意把自己仅仅作为一个硬件公司,更看重的也是「生态化反」。
所以,「关闭赞赏门」事件,对于苹果来说,不仅仅是为了分成,也不仅仅是因为微信冒犯他的规则,而是怕长此以往,也让自己沦为「管道」。
那样,苹果的万亿市值梦,就永远只能是个梦了。
7
霸道的微信,碰上了更加霸道的苹果,会怎么样?
这一个回合,微信选择了忍气吞声,关闭了iOS端的赞赏。这也不是微信的第一次忍让,之前的「应用号」改名为「小程序」,微信也是选择了退让。
未来呢?会不会出现苹果和微信的「二选一」?
1月份「小程序」上线时,我曾在微博里做过一个小调查:
如果真有苹果和微信「二选一」的那一天,我也会和66%的人一起,选择「微信」。
当然,不希望有那么一天。
后记:今晚20:30,CCTV2《经济信息联播》有对我的关于这个话题的采访。本文就是基于采访内容扩展来的。
此刻,我正在高铁上。高铁和灰机相比,好处就在于既不影响接受CCTV的电话采访,还不影响写文章,且写完就能立马发出。
此行目的地——扬州。烟花三月下扬州,约?
最后,iOS端赞赏功能关闭,你怎么看?可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全部回复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