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你以为产品够好就不用做营销,用户自己会传播;可问题是,产品比你好的企业,营销也比你更努力。你怎么办?
这是我最近一直研究的方向,“营销软性创新”模式,这势必会成为企业营销竞争中能够胜出的出路。
“让用户谈论你,谈论的越多你就越有机会胜出,最怕的是你的产品没有谈资,而你还不愿意创造谈资,固守着酒香不怕巷子深”
——题记
上午我在看书。咚咚咚,有人敲门,LP就开门去了。然后走进来弱弱的问我,你给我送花了?我低头说了一句,没有。她瞪着眼望我,你真的没有吗?
没有,我真没有,最近都很忙的!这个时候我也疑惑满满,谁给会给她送花,我迅速朝大厅走去,真恨不得立刻拆看看到底是什么鬼。
拆开包装,一看,原来是河狸家,一束花,一封信,一盒手工皂。打开信瞄了一眼,重点文字都已经标注了,映入眼帘的是,13个月,消费2800+。哎,河狸家算你狠,这都是男人欠的债啊。
然后,她就乐呵乐呵的收拾花了,还发了一条朋友圈,反正那一天她都很开心,见女同事都会说起这个事。我保证在一周之内,她都会谈起。
这一切我当然知道是营销手段,但是不可否认这一招很有用,至少对她这个用户,她还有张优惠券,也准备使用了,说不能辜负河狸家一片心意。从河狸家送花这个动作,它得到了3个结果:强化了用户忠诚度;激发老用户再次消费欲;成为河狸家宣传者(发朋友圈和跟别人谈论这件事)
,我想这正是企业营销想看到的。
后来我顺手去微博上搜索,河狸家,果真也有人在这两天收到鲜花礼物,并微博晒图了。数量不是很多,我猜它应该是有选择性送花,比如根据累计消费金额,是否生日,账户优惠券等维度来确认。这份礼物的成本可能不到100元,比起常见O2O应用获客成本超过250+(朋友给到数据)低了很多,并且产生上面讲到的价值。
▶微博用户晒图
不要小瞧免费送礼这个简单行为,我认为它可比很多企业花钱做广告强多了,并且更有效。中国很多企业的营销成本年年上涨,居高不下,为什么?因为企业每卖出一件产品都需要主动推广传播,年复一年,每年营销都会上涨,这也是为什么社交营销做的好的企业节省了不少推广费用。只有消费者谈论的越多,企业营销成本才会越低。
国际营销大师赛斯高汀《紫牛2》一书中认为“营销新思维就是要想尽办法让消费者谈论你,无论是通过免费赠品,还是人物话题,还是技术创新。如果企业不能让产品说话,消费者说话,就只能自己说话,张嘴就是钱(广告)。他提到营销必须不断软性创新,才能保持让消费者谈论,让产品更好卖。
什么是营销软性创新,其本质是低成本,低风险,易操作。比如河狸家送花就是,但是你让河狸家推出1小时上门服务可能就比较麻烦,公司需要评估风险成本,实施难度,这个创新就不是软性创新。
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陷入营销误区,认为只要产品够好,消费者就会主动传播。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我承认一小部分用户会主动传播,但99%的用户是不会的,他们需要一个传播你的话题。比如河狸家,服务是很好,技术也不错。
但作为消费者我不能天天跟周围朋友说“河狸家服务好技术好”,这样太单调,乏味,没有话题性。但是它要每月给VIP会员送一束花,选择都有特色,那就不一样了,VIP会员每个月都有谈论的话题,她就会更容易影响身边人。这个难度,风险就会比上面提到的1小时上门这个创新要简单。
“让用户主动谈论你”这成为营销软性创新的目标,事实上我们能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但凡能被用户广泛谈论的产品基本上都不愁卖,比如早期的小米手机,iphone,褚橙等等。让用户主动谈论你除了产品本身过硬以外,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服务,规则,活动一波一波的进行营销创新。比如小米F码,米粉节等。
至于很多企业羡慕的凡客体、挺住体,杜蕾斯大雨鞋套事件这些传播反而是可遇不可求,企业更应该花心思让购买和体验你产品的人能够传播起来,愿意谈论你。这种谈论并不需要在微博,微信上表达出来,它们会在用户的人际间传播,你看不见,但是力量巨大,相信我。营销软性创新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然,我至于这个标题,你懂得,我并不是恨河狸家,反而我自己也体验过几次服务,还不错。营销人,习惯了从任何一件事情里去解读自己观点罢了。/完
作者简介:
七星会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微营销实战专家/培训教练
自媒体营销策划人,著有《微博与微信营销实战兵法》
关注微信yantao-219随时与我交流。跟我学营销,培训/咨询/策划,可约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