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星空、浩淼银河,千百年来人类从未放弃过对无边宇宙的探索。“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动人心扉的口号虽然只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这样机构更加匹配,但也被很多企业看作是对自己目标高远的最好诠释。
不过,却少有企业能真正给出走向“星辰大海”的路径,如今,心怀天下的阿里巴巴正在试图对这一目标发起冲击。2017年3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召开首届技术大会,并启动了一项代号为NASA的计划: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致力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
阿里巴巴希望自己的“NASA”计划就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样,驱动人类科技和生活的极大进步。从去年10月马云提出“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以来,阿里巴巴去电商化的思路和战略部署已经全面展开,那么新的“NASA”计划与“五新”又有什么关联呢?
在笔者看来,阿里“NASA”计划其实是对“五新”的延续和全面升级,它更多强调的是像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这样的新经济形式,需要建立在新技术、新能源这样新的技术设施之上,建立在新的技术思考之上。因此,与其说“NASA”计划体现了阿里巴巴的野心勃勃,倒不如说再次强化了阿里巴巴心怀天下的雄心。
瞄准核心科技 阿里“NASA”计划背后蕴含的独特逻辑
说到阿里巴巴,很多人都会想到“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句话,正因为如此,“生意”也被认为是阿里巴巴最成功的地方:在帮助别人做生意的同时,阿里巴巴自己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
其实,这还只是表象,正如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花名行癫)所说:“过去18年来,阿里巴巴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
人们在“双十一”疯狂“买买买”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一个强大的IT基础设施正在为前台的交易提供强力支撑。在2016年的“双十一”,阿里巴巴的技术团队以支撑交易峰值17.5万笔/秒、支付峰值12万笔/秒的辉煌成绩成为行业翘楚。
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团队也在努力将智慧赋予城市——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去年10月,杭州市政府联合阿里云等13家企业推出了城市大脑,试点路段车辆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其中,阿里云人工智能ET已经成为城市大脑的内核。
类似的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场景,不断驱使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工程技术领域攀登量级巅峰。“今天,我们已处在一个技术创新的临界点,从工程技术到核心科技的临界点。”行癫一语道破阿里巴巴在技术研发上所处的阶段。阿里巴巴推出“NASA”计划已经势在必行。
阿里“NASA”计划的推出,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节奏同样十分吻合。自去年年底以来,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一直是以商业模式创新引领世界潮流;如今,商业模式的创新已经越来越接近天花板,现在轮到用技术创新来驱动互联网行业发展,以开启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创新。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单靠电商这一传统引擎不免有“小马拉大车”之嫌,而借助技术创新则有望为公司创造新的增长点,推动公司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今,阿里云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傲人成绩,更是为阿里巴巴进一步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奠定了信心。在这种情况下,阿里巴巴启动“NASA”计划更加顺理成章。
不仅如此,今天的中国,距离中华民族复兴还剩下“最后一公里”。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也在积极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过去三十多年中,中国一直是以工程技术的创新来驱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如今,中国在核心科技的创新上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的领导者。除了航空航天、高铁等高精尖领域外,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中国也正在从跟随者成为引领者。而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阿里巴巴启动“NASA”计划,恰恰体现了公司的格局和远见。
锁定未来20年 阿里凭什么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从工程技术到核心科技,只是阿里巴巴在技术发展路径上的转变,但阿里巴巴推出的“NASA”计划远不止于此。尤其在阿里巴巴以不足1万名参与员工支撑起37000亿交易额时,新技术的力量已经让公司有了更大的目标;要知道,沃尔玛在实现3万亿销售额的时候,有230万人之多。
阿里巴巴未来20年的愿景是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需要更加强大的技术实力。为此,阿里“NASA”计划将在现有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基础上,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全力以赴。
“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在全新的技术创新时代,马云一语中的。看过《三体》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不是线性发展,而是一个维度接着一个维度不断升级。
要实现“升维”,就必须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看问题。在“NASA”计划推进过程中,阿里巴巴同样也在思考建立导弹研发的新机制和新方法。一向不擅技术、但技术眼光独到的马云强调,对一些技术趋势的判断,阿里巴巴要有自己的哲学思考。
要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对于新技术的思考,阿里巴巴就不能再局限于某一项技术,或者是某一个应用领域。因此,在阿里“NASA”计划中,除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传统”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同时也瞄向了更多的新兴技术领域和细分技术领域。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NASA”计划更强调围绕新经济体的三大使命展开技术思考:让世界更加普惠(Inclusive)、让机会更加均等;让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Sustainable);让未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Happy&Healthy)。
这样的哲学思考看起来似乎很“虚”,我们不妨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看它“实”的一面。面对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霍金、马斯克等人开始怀疑人工智能是否会失去控制,进而造成科幻小说中才会出现的人与机器的冲突,还有一些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则担心人工智能会造成大范围的失业。
在这个问题上,马云的态度则是,最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很火,那么更应该把机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做好。在他看来,机器应该是帮助人类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而不是剥夺人类的乐趣,甚至成为人类最大的对手。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NASA”计划所思考的已经不仅仅是哪些新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新技术会帮到哪些行业和企业,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技术如何让世界更美好上。这才是把目标锁定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公司应有的境界。
“瞄准天空的人总比瞄准树梢的人要射得高”,目标高远的阿里巴巴显然深谙“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的道理。不过这一宏伟目标的达成,更离不开超过阿里巴巴2万名工程师、500多位博士的努力,以及在超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机器学习平台等核心基础技术领域所取得成果的支撑。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