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4日的发布会上,酷开宣布与爱奇艺共推100万台“VIP电视” ,包含2年爱奇艺VIP会员。此举可谓OTT史上最大的合作订单,预计总收入规模达30亿,如此大手笔让人不禁发问:酷开与爱奇艺要干什么?
酷开、爱奇艺:各自领域的领先者
酷开公司定位为“平台运营服务公司”,客厅娱乐显示领域的平台服务商,以“智能电视操作系统—酷开系统”为运营核心,以此延展出的产品线包括但不限于酷开TV、酷开影棒、酷开电视派、指尖遥控等。
2013年至2016年,酷开先后推出第一款电视产品K1Y、以三合一创新技术著称的A系列产品、首次将亚麻等艺术元素带入大屏市场的全球首款艺术电视酷开T55、首款互联网OLED电视酷开T55OLED,促进了行业发展进程的稳步跃升。数据显示,2015年酷开电视线上出货量超过100多万,同比翻倍增长,位居第二位超过以互联网营销著称的小米(其线上电视销量为80万)。借助创维电视庞大的出货量,截止目前酷开激活用户数达到1700万,位居大屏运营端第一,远超第二位的乐视和小米。
俯瞰互联网内容品牌,已经形成了2大3小的格局,即是爱奇艺、腾讯位居第一阵营,合一、乐视、搜狐位于第二阵营。爱奇艺打造了涵盖电影、电视剧、综艺、动漫等在内的中国最大正版视频内容库,并通过“爱奇艺出品”战略的持续推动,让“纯网内容”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全类别、高品质时代。
强强合作反击生态党
此次酷开与爱奇艺的合作是在一个背景下展开的,即酷开“非生态.大内容”战略发布会。谈到非生态,自然会想到乐视所倡导的生态模式。乐视以乐视体育、乐视影视、乐视音乐等内容“生态”,来粘住用户,促进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快速增长。2015年12月,乐视又与TCL达成战略合作,希望以TCL在传统家电行业的影响力来补强乐视硬件。双方共谋互联网电视行业的意图明显,同时也为行业其他品牌敲响了警钟:再不主动出击,就是等死。
如此看来,爱奇艺与酷开的合作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爱奇艺拥有的内容优势与酷开拥有的硬件优势实现强强结合,具有做大做精内容平台的资本,这也是双方本次宣布共同发售100万台VIP电视、实现30亿收入规模的底气,进而反击生态党的目标。
正如手机市场,互联网品牌小米依靠互联网营销快速崛起但是很快就出现后劲不足,被拥有强大研发实力的华为反超,其性价比不再受用户追捧,而优秀的体验成为用户的追求一样。酷开和爱奇艺的合作是运营端和内容端的一哥强强合作,目的是用专业的硬件把好内容完美呈现给用户。
未来的深入合作
区别于其他厂商与爱奇艺买内容的粗暴式合作,此次酷开与爱奇艺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端和内容端,而是延伸到了技术领域的 合作。除共推VIP电视外,发布会上,酷开宣布和爱奇艺成立IC(iQIYI+coocaa)联合实验室,力求打通最优质的VIP内容与最专业的大屏硬件,以提供最佳的OTT电视大屏体验。
过去,视频网站是通过免费提供视频,附加广告的形式获得收入,这样的情况下视频企业必然是通过取悦大多数用户而生产内容,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大量低劣的视频产品如肥皂剧产生。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之中,这些用户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肥皂剧,而希望欣赏到更有 的内容,甚至愿意为此付费。
眼下PGC(专业生产内容)开始兴起取代UGC(用户生产内容)证明了用户对高品质影视内容的强大需求。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洞察,酷开提出了大内容战略。酷开大内容战略除包括影视外,还涉及教育、旅游、健康、购物、娱乐等多领域。其核心是在互联网海量内容基础上,以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多种筛选方式进行的整理、归纳,最终通过大屏呈现给用户想要的优质内容。
酷开与爱奇艺的合作正是酷开“非生态.大内容”战略的一个缩影,从源头上保证了用户所需内容的品质,将有力推动TV产业升级,不让低质低价的产品充斥市场。从行业模式角度看,区别于乐视“自身内容+自身硬件”的生态模式,酷开旨在发挥合作伙伴的专业优势,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玩法,这是对互联网行业的一种新探索,也为其他厂商提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思路。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