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网站PhoneArena报道,魅族和小米这两家中国手机企业正式登陆美国市场,通过美国虚拟运营商US Mobile(使用T-Mobile的网络)的在线商店销售,不过在缺乏专利的情况下,这两家企业强行登陆美国市场将面临挑战。
中国手机企业纷纷进入美国市场
报道指US Mobile将为所售机型提供技术支持,小米和魅族则负责为消费者提供一年保修。在美国市场销售的魅族和小米品牌手机款式分别是魅蓝note2、小米4i、小米3、红米2,售价分别是149美元、219美元、139美元、119美元,均为中低端价格产品。
US Mobile为这些手机开通了分期付款的购买选项,另外也可以选择US Mobile的捆绑话费套餐。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在售的小米和魅族机型并不支持美国的4G网络,在美国目前已经以4G网络为主流的情况下恐怕这几款手机的销量难乐观,US Mobile说魅族和小米年底前的上市机型可望支持美国的4G网络。
美国市场作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手机市场,中国手机品牌一直都希望进入,不过由于担忧专利问题,国产手机品牌对于进入美国市场非常谨慎,小米在本次在美国发售手机之前早已在美国推在线商店,不过没有销售手机而只是销售移动电源、耳机等手机配件。
国产手机品牌中,拥有较强专利优势的华为、中兴、联想等早已在美国发展手机业务,目前为止联想旗下的MOTO品牌和中兴在美国市场拥有不错的市场份额。中兴以低端手机为主,早前有媒体报道指中兴在美国发售的智能手机价格低至50美元,联想旗下的MOTO在美国市场销售的手机产品中低端占比较高,其中卖的不错的是MOTO E和MOTO G售价分别在150美元、179美元。
华为之前在美国发售的是高端手机mate2等产品,不过销量不佳,去年通过与谷歌合作推出nexus 6P迅速扩大了华为品牌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今年誓言拓展美国市场并在早前的CES上发布了其将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荣耀5X,售价在199美元,凭借这些中低端手机产品或许将有助于其在美国市场赢取市场份额。
中国手机进入美国市场面临专利问题
对于中国手机品牌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专利。苹果作为在美国市场拥有最多市场份额的本地品牌,多次利用专利打压其他手机品牌,当中最典型的就是用专利迅速将曾在美国市场占有第一大市场份额的HTC打败,并导致HTC衰退至今,2015年Q3 HTC在美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只有3.5%。
2015年Q3在美国市场占有超过27%市场份额的三星则一直都被苹果以专利侵权为由,发起被业界称为世纪大战的专利侵权诉讼战,在美国市场苹果的专利诉讼赢得了数次胜利,但是在美国以外的市场三星却赢了几场诉讼。其实三星也是业界的专利巨头,2015年三星在美国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超过5000件,位居美国专利授权量第二名,但是其依然遭遇诸多的专利诉讼。
中国的华为号称是中国最强的高科技企业,其也是全球电信设备行业一哥,中兴是全球前五大电信设备商之一,一直以来华为和中兴宣称自己拥有超过3万多通信专利,并且2014年华为和中兴向PCT提交的专利申请量高居第一、第三名。近日美国机构发布的数据却显示2015年华为在美国市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只有800件排第44名,中兴以417件专利授权量排第85名,分别是三星的15.8%、8.2%,三星在拥有如此多专利的情况下依然难避免专利战,华为、中兴要靠这些专利自保都有困难。
当然,比华为、中兴拥有的专利更少的小米和魅族等手机品牌就更难以在美国市场应对专利战了,所以在解决专利问题之前魅族和小米强行登陆美国市场必然只具有象征意义。其实小米已经在遭遇专利诉讼了,去年底小米几款手机刚获得美国FCC认证就有专利流氓找上门,以专利侵权为由提起诉讼!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