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将结束,各个手机品牌成败也到了该总结的时候,盘算今年各手机企业的表现,可以说基本以技术派、互联网派、渠道派三派为主要的派别,代表企业是华为、小米和vivo。
从互联网营销回归社会渠道
小米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在过去数年快速崛起,让大家在2014年将更多的目光聚焦于互联网营销,纷纷追随小米推出互联网品牌,希望能复制小米的成功,但是也在这一年互联网营销的弱点开始凸显。
互联网营销的优势无疑是明显的,传播快、成本低等便于让新生品牌快速崛起。但是这种低门槛也让更多新品牌挤入这种营销模式中,降低了营销的成效。随着新生品牌挤入并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营销战,小米在互联网渠道也就难再高高在上,其在百度指数中呈现下降趋势,而乐视、魅族等企业携资金优势展开猛烈的进攻,小米无奈之下只能不断降价,试图用价格优势来抵挡各企业的进攻。
其实作为学习小米互联网营销最早的品牌—华为去年开始认识到了互联网营销的局限,互联网营销过于重视性价比,难以推高端品牌,因此华为开始强调传统的营销,进军线下渠道,大打广告营销,加上华为拥有的技术优势,华为成功打开高端市场并赢得销量和销售额同步高增长的目标。
线下渠道占有优势的企业其实是以vivo为代表的手机企业,在过去数年,这家企业一直深耕线下市场,从乡镇到城市建立了强大的线下渠道,这种渠道优势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才能获得的。
国产手机硬件性能难以拉开差距,而且已经存在性能过剩的当下,消费者选择手机的重点往往基站在软件优化、外形设计等方面,而在互联网渠道消费者没能接触手机产品很难理解这些特点,零售店则较好的将手机的特点介绍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获得直观的感受,这样的购买体验更好、更理智,让消费者心里更加踏实。
华山论剑,各派别的特点
华为强调自己拥有的技术,凭借多年以来在芯片设计方面的投入华为海思成为国内技术最强的手机芯片企业,华为手机强调在自己的手机中采用自产的华为海思芯片,因此成功在中高端市场打开局面。
小米一直强调发烧的性能,并利用互联网营销崛起,不过去年失去高通优先将其最先进的芯片供应给小米的情况下再没有发烧的性能,而互联网营销优势不再以致其自2014年底以来不断的降价,2015年以来更是频频降价,而新推出的手机都集中在千元或以下难以在中高端市场有所作为。
Vivo以HiFi、做工等为卖点,以拥有的渠道优势充分发挥自己的特有卖点获得发展优势。在201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马景还向大家公布了今年1月--10月中国移动4G市场TOP10的排名:苹果、小米和vivo成为前三。vivo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在销量上已经超过华为,成为中国移动4G市场国产国产第二名,仅次于小米。在vivo新推出的X6和X6 plus继续发挥其具有的HiFi特点,采用了美国ESS公司发芯片再度登顶HiFi巅峰。
另外据中国移动公布的质量手机明星排行榜,华为在千元以下和3000元以上占据优势,而vivo则在1000元—3000元价格段占有优势,vivo Y23L成为这个价格段的第一名。由于vivo和华为的手机各有特点,成功在中高端市场占有优势,因此手机均价远高于小米,成为国内最赚钱的手机企业,而小米由于手机单价较低今年不再谈销售额。
随着中国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关注点已经不再是低价再低价,他们正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而vivo和华为强调打造高品质产品符合了国民的需求,而vivo主打的差异性满足了人们不再只是将手机单纯作为手机而是作为个性化产品的需要,加上它在线下渠道优势让它能为人们提供更贴心服务让它得以成功突围。
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各个地区的消费水平、文化水平不一,他们的需求各有不同,华为、小米、vivo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形成三个明显的流派,在2015年年终登顶华山论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