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竞争的冷思考:价格为矛,安全为盾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谷歌、微软、亚马逊和阿里等相继发布了季度财报,云计算业务无一例外的成为这些巨头们最大的增长引擎。而在另一方面,“降价”业已成为云计算市场的独特标签,不难感知这场“云战争”的激烈和残酷。

开源技术的诞生刺激了云计算的普及,云计算行业的玩家也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云计算在短期内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产品和价格方面,毕竟这些对财报有打鸡血的作用。不过,从长远来看,衡量云服务供应商(CSP)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仍将是安全。

价格战只是术,安全才是云计算之道

当“市场份额”、“普大喜奔”、“快速增长”等占据了云计算新闻的头条,我们似乎忘记了“稳”的一面。但传统IT行业已经给出了类似的答案,价格战不可能无止尽的蔓延,最终仍将回归技术、服务和产品。

就目前而言,云服务的安全标准、数据私密性、故障恢复等方面依然良莠不齐,此前因云存储安全问题而轰动一时的iCloud艳照门事件,再次让人们意识到,安全在云计算行业内仍然是一个亟待成长的领域。特别是在国内市场,随着网安法和云等保体系的逐渐落实,企业安全的标准、要求普遍提升,“谈云必谈安全”已经成为常态。

不妨用道与术的观点来形容价格和安全之间的关系,价格战更多的是打压竞争对手的方法论,安全策略才符合云计算的大局观。如果说价格战将左右云计算行业未来五年内的市场格局,安全等隐性因素或是决定云计算在未来十年发展趋势的关键。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安全已经成为企业级客户选择云的决定因素。

不久前,Gartner针对政府部门对云服务的需求做出了如下预测:预计到2018年,提升的安全性将取代成本节约和敏捷性成为政府部门在其权限内采用公有云的首要动力。而在实际应用中,之所以会出现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模式的争议也和安全性不无关系,以混合云为例,基于对数据安全的考虑,很多企业“上云”的节奏多是试探性的将非核心业务迁入云端,核心业务仍然依赖自建机房。为此,包括AWS、阿里云、Azure等纷纷针对数据安全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可以看到安全因素正驱使云计算厂商进行产品上的优化和调整。

其二、云安全服务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69%的企业正在使用基于云的安全服务,涵盖金融、能源、医疗、电商等行业。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情况下,传统的安全防御措施在抵御攻击能力、事件响应速度、DDoS攻击等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脱节,此外不同行业对于安全的需求又大不一样。以金融和游戏领域为例,金融云对可用性、安全性的要求更为严格,比如说对一个高度可控可信的云安全体系而言,基础环境安全、风控与审计、数据安全三者缺一不可。相比之下游戏云只需要保证数据安全,核心在于降低网络延迟、提高游戏响应速度等。当云计算成为企业的刚性需求,基于云的安全服务无疑是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最佳形式。

其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推动安全服务的生态化。

在商业社会中,需求转化成为服务的速度令人咂舌,尽管云计算的安全性在整体上仍是云服务的一大痛点,亚马逊AWS、阿里云等较为敏感的云计算厂商已经开始推动安全服务的生态化。比如阿里云推出了安全SaaS商业化品牌:阿里云云盾,将云上安全能力输出给企业,并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厂商进行合作,以生态的形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无独有偶,亚马逊在不久前悄然收购了名为harvest.ai的网络安全公司,意在增强自身的“安全即服务”功能,类如安全宝等第三方云安全服务也出现在AWS的合作名单中。不过,服务的完整性只是其中之一,重要的是这将成为未来衡量云服务竞争力的又一标准。

不难发现,价格战是云计算市场表现出的竞争现象,安全却在无形之中决定了云服务的模式和趋势,且这种影响仍在持续。

安全的价值不只在未来,还有现在

那么在这场价格战主导的云计算竞争中,安全是否只是一个决定未来趋势的附加元素呢?结果似乎并不是这样,在已有的案例中,安全所实现的价值已经不容小觑。

比如SaaS云安全服务在应用上的绝对优势。在云上交付安全服务比线下有着天然的优势,尤其是在大的护航项目中。举个例子来说,在2016年的杭州G20峰会期间,阿里云完成了全国99个重保用户及浙江省217个政务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拦截了超过1亿次攻击。此外,在G20之前,阿里云在两周内完成了云上217家重点政府网站的安全检查。云上的弹性扩容、计算能力、最佳实践、高可用性,都让安全服务变得更加敏捷、快速、简单,这些是传统的安全厂商所无法实现的。

再比如安全帮助云计算服务打造差异化优势。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仍是IT决策者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云计算摩尔定律的增长下并不是难题,安全性则为云服务提供了打造差异化优势的机会。可用肯定的是,未来威胁情报能力、生态整合能力、大项目交付能力等将成为新的安全标准。当前不少厂商解决了自有安全产品和生态安全产品的平衡,典型的就是阿里云将自身安全服务瞄准“普遍刚需”,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交给优秀的合作伙伴来完成。且从需求方面来看,诸如政企、金融、安全等企业对云服务的安全性有着更大的需求,在安全方面发力或许值得尝试。

不可否认,这两个应用案例有着共同的导向,即安全服务作为云计算之盾的角色日益重要,价格战是清理云计算战场的矛,安全无疑是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盾。

结语

从最初售卖云计算的服务器到各种并行的计算和存储服务,再到无所不能的云服务,云计算不只是IT服务的替代者,已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动力引擎。那么,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这场云竞争,降价只是云计算厂商们短时间内扩增市场的武器,未来云计算的较量、短板乃至痛点仍然是安全。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12
云竞争的冷思考:价格为矛,安全为盾
从长远来看,衡量云服务供应商(CSP)竞争力和生命力的仍将是安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