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马云爸爸提出了“5个新”,并直言将会冲击很多行业。单从字面上说,“新制造”等似乎并不能引发巨大的想象空间,但波士顿咨询告诉我们“人工智能+制造业”将创造6万亿的额外附加值,而“5个新”所产生的价值更是难以想象。
两个月后,2016云栖大会广东分会开幕,人工智能、新制造、大数据等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制造这个话题上,阿里云拿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马云爸爸的商业野心再次让世人眼呆。
关于新制造的定义,马云爸爸的说法是“过去制造讲究规模化、标准化,但未来30年制造讲究的是智慧化、个性化、定制化”。事实上,这一愿景和“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不谋而合。而阿里云又是如何借助云计算来驱动新制造的呢?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又有何启示?
从制造到智造,阿里云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三大难题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的一席话说出了中国制造业所存在的问题,“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但在品牌塑造、创新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先进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大而不强’仍是瓶颈。”与此同时,国内过半的互联网业务完成了云化的改造,阿里云开始把目标瞄准同样寻求创新的制造业。
从协鑫光伏、徐工集团、吉利、德赛西威、比亚迪等国内制造业领军者同阿里云的合作来看,云计算帮助传统制造行业解决了三大棘手问题。
首先,生产制造过程的智能化。
制造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基础设施的云计算化,阿里云的思路上结合工业互联网对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要求,在完善公共云基础平台建设的同时,通过混合云的方式实现和工厂已有系统和数据中心的整合。
比如说,通过云端通信连接工厂中的系统和设备,设备端主要实现数据采集、工艺逻辑执行和控制,云端获得这些数据后根据规则进行分享,指引工艺流程执行工作,以此来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当然,从物联网的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对生产设备数据的实时监测,实时监督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运行状况,及早发现生产异常。此外,伴随着这一过程的还有企业CRM、ERP等生产和管理系统的上云。
波士顿咨询在《工业4.0—未来生产力和制造业发展前景》的报告中指出,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代表的工业4.0新技术将为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带来15-25%的提升,额外创造附加值4-6万亿元。而从媒体在杭州、南京等地的实际调研来看,云计算技术对设备使用率的提升在25%左右,结果比较乐观。
其次,满足制造业的定制化趋势。
不管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新制造”,定制化都是制造业未来的一大趋势。作为具有互联网背景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所提供的不只是“水煤电”般的计算服务,消费数据(舆情分析、销量预测、正品溯源等)、大数据分析能力(不良率分析、设备远程运维、智能诊断等)、以及产业链资源,恰是传统制造业所看好的,也符合时下火热的柔性化生产。
一方面,云计算的出现使得数据计算和分发向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渗透,有利于制造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信息协同,物料供应商能检测到生产厂商的物料实时状况,物料不足时及时补充、对物料有新要求时及时调整等;另一方面,制造业的联网本身就是打通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过程,未来或可实现C2B模式。即消费者可以线上对制造厂商提出个性化需求,制造厂商完成定制化服务。
从已有的合作案例来看,利用阿里云的大数据价值和运算能努力,吉利汽车通过庞杂的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喜好,以找出更符合用户“口味”的产品和服务,并结合用户需求、市场动态有针对性地优化自身、调整发展战略。未来双方还将联合打造更加可视化的吉利大脑。
再次,助力制造业的海外战略。
在全球大型跨国公司中,制造业无论从企业数量、经营规模还是利润率等指标来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成本、原材料、经济形势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制造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共识。
截止到目前,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已经覆盖了北美、欧洲、中东、澳洲、日本、香港等市场,是国内为数不多实现全球“日不落”网络覆盖的云计算厂商。此前,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往往需要在全球多个网络的不同系统中来回跳转。随着阿里云等国内云计算服务商在全球化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布局之下,中国企业可以使用阿里云等云服务来支撑全球业务发展。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首次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其中从2015年的投资行业分布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制造业占比48%,接近总投资额的一半。同时,新的游戏规则、新的市场环境、新的供应链体系成为中国制造的三大必修课。当阿里云等云计算平台完成全球化的布局,也就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在海外市场将实现和国内同步的统一化操作和管理,毕竟CRM、ERP等系统已经运营在了云平台上,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水准在海外复制,无疑将加速国内制造业的国际化步伐。
在笔者看来,制造业的云端改造已经带来了两方面的利好。一是云计算正在驱动制造业的智能化,重要的不只是提升生产协作效率结果,还有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组织方式上的创新;二是传统制造业面临很多积重难返的问题,生产方式的落后只是其一,销售模式、管理模式需要引入更加科学的方法。云计算的出现就像是给制造业的一剂猛药,也形成了新制造的雏形。
人工智能或是阿里云驱动新制造的又一“武器”
除了上面所说的云计算和大数据,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广东分会上表示,将为制造业提供人工智能ET,通过公共云的普惠计算能力以及物联网技术方案,协助制造业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等方面的转型升级。
今年8月份,阿里云推出了人工智能ET,目前已具备智能语音交互、图像/视频识别、交通预测、情感分析等技能。而ET让人最为深刻是,杭州市政府以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内核打造了“城市数据大脑”,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修正城市运行中的Bug,最终将进化成为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从杭州到广州,阿里云在人工智能的打法会是因地制宜的“放大招”吗?
当其他人工智能研究者还在实验室研究机器人的时候,阿里云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涵盖交通调度、航空调度等领域。在惠州这个中国制造业腹地举办云栖大会,意味着阿里云将为机器装上ET大脑,让人工智能深入到制造业的最前线。
阿里云副总裁喻思成在接受采访时讲了这样一个应用案例。借助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和机器控制技术,可以自动识别生产线上拿起一个器件质检再放回的动作。仅仅这一个简单动作的实现,对机器取代人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而言,有着不可小觑的价值。
一直以来,机器取代人类进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都是一个愿景,也有不少现代化工厂采取了机械臂等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在数据和计算能力的支撑下,赋予了机器自主“思考”的能力,未来甚至可以自动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小麻烦,而非一点点错误都需要停止作业进行人工修复。就这一点而言,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生产并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库存周转率、设备使用率等指标。那么,阿里云将人工智能引入制造业,似乎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阿里云为制造业带来了IT架构的优化和升级,本质上是在为制造业提供新的连接方式和新的生产力。互联网正在改变制造业,改变实体经济,它所带来的效果不是颠覆而是方式上的革新。阿里云等在制造行业的打开方式足见这一定位,比如所提供的优势服务主要是数据分析、中间件和安全防护,首先解决制造行业最核心也最为关心的问题,然后循序渐进的向新制造前进。
正如喻思成所说,“在未来的十年将是互联网的十年,但并不是互联网公司的十年,而是全世界中国所有互联网企业走向互联网的十年,阿里巴巴所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提供平台。”诚然,用云计算来驱动新制造,就是阿里云眼中制造业的下一个十年。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