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出现第一次将手机推向科技界的中心,国内一场场效仿苹果的发布会背后,手机也理所当然的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从2012年智能手机的崛起到2016年所经历的一轮轮洗牌,不少人发现智能手机正在失去可谈论性。
诚然,按照以往的评判标准,智能手机的格局演化越发显得扑朔迷离。
在IDC公布的第三季度智能手机销量报告中,OPPO首度成为国内第一大手机厂商,而在外界质疑OPPO线下渠道优势能否持续的时候,OPPO R9s的首销成绩再度令人惊讶。除了又一次刷新了销量数字,还有天猫平台上4.9的评分和京东上98%的满意度,原有的评价标准似乎开始失效。
原因何在?以往的手机厂商和媒体往往从四个维度衡量手机品牌的竞争力,即价格、硬件性能、商业模式和品牌知名度。但当国内手机市场从增量市场过渡到存量市场的情况下,性价比、互联网模式、品牌声量等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逐渐势弱。尤其是在OPPO、华为等开始领跑手机市场,对手机厂商成败的判断以及手机市场的竞争趋势已然延伸到了新的维度。
1、产品:均衡理论开始大行其道。
增量时代手机厂商的使命主要是为了教育市场,到了存量竞争时代,这一角色注定要转变成迎合用户。
依然记得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性价比成为很多手机品牌追逐的标准,其中的逻辑不难理解,低价降低了吸引用户的门槛,而性能和跑分上的优势则更容易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尽管在拍照、续航、外观设计等方面糟糕的一塌糊涂。
但在存量时代这一做法已经不再奏效,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性能不等于实际使用的流畅,产品设计上的花哨不等于能够保证足够的续航时间,最终的结果是寻求一种平衡;另一方面所有的一二线手机品牌面对的都是大众市场,而非对单一功能有特殊需求的人群,在一些功能未能形成大众化需求之前,常见的选择就是去满足大多数人的核心需求。
正如OPPO副总裁吴强在一次采访中表示,“OPPO认为要追求一种平衡,功能、性能、价格、体验等,各方面一定要均衡。如果只是在某一方面很突出,但是其他方面做得不到位的话,这个产品仍然是一个失败的产品。”这种产品设计的均衡理念正在成为趋势。
2、技术:创新仍是最大的驱动力。
纯粹的谈论技术不免有些庸俗,就连媒体都不再吐槽国产手机厂商堆砌硬件的时候,创新的燃点又在哪?
这就要理解“创新”一词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前两年国内手机厂商鼓吹创新多半有为营销积累素材的嫌疑,比如在移动支付环境不成熟的情况下大肆宣扬NFC功能,如此种种。
经历了鼓吹创新和晒专利的时代,当下手机厂商对待创新的态度要更加严谨,而这种理性的创新往往能够转化成可见的产品优势。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OPPO“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VOOC闪充。而在2016年这种创新要更具有普适性,以各个手机厂商竞相发力的拍照为例,华为在“双摄像头”方面拿出了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OPPO选择和索尼联合研发IMX398传感器,在快速对焦方面寻找突破口,而非所有手机厂商都在随波逐流的追求高像素。
尽管在2016年很多手机厂商尝试新工艺、新方案,但在市场验证之前并没有太多手机厂商跟随。事实上,从华为、OPPO等品牌的表现来看,市场对于创新的回馈看起来是那么丰厚。
3、品牌:用户忠诚度比声量更重要。
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为何用户流失越来越严重,所谓的品牌知名度和粉丝经济是否变成了伪命题?
手机市场早期的野蛮生长制造了这样的假象,依靠一场场手机发布会和事件营销很容易制造品牌声量,并将其转化为最终的产品销量。从小米到魅族再到锤子、乐视、奇酷,这种做法屡试不爽,直到今天仍有品牌在延续这一模式。
市场似乎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手机市场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品牌声量和销量的比例逐步失衡,即便是很早就家喻户晓的品牌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厄运,依靠互联网营销崛起的手机品牌更是遭遇了销量瓶颈。与之同时,市场也给出了另一个反映,不同手机品牌的粉丝开始固化,这或许也是OPPO在新品上追求用户满意度的原因所在,而在未来类似的现象将更加频繁的出现。
从三星、苹果等在华市场份额连续几个季度下滑的趋势来看,消费者对国产手机品牌的忠诚度正在提高,品牌忠诚度将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新维度。
4、销量:避免在数字上的画地为牢
以上三个维度不约而同的指向了同一个结果,那就是销量。
毋庸置疑,销量是外界评判一家手机品牌成败的重要标杆,也是影响厂商盈利的重要因素。无论是曾经的小米还是现在的OPPO,之所以能够成为关注的焦点和销量都不无关系。同时销量也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把一个品牌推向神坛,也能把一个品牌打入深渊。所有手机厂商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理性对待销量数字,避免在数字上的画地为牢,比如将销量的衡量目标转化到用户满意度、品牌忠诚度等等。在这一点上OPPO看得比较明白,在R9s的首销中OPPO的态度就很明确,不在乎销量,更在意消费者是否满意。如果消费者对厂商的产品和服务不满意,过多的讨论这个销量维度的标准,似乎并没有太大意义。
写到最后,国内手机市场正在迎来新的格局,也迎来了不同的竞争维度。当然,对于置身其中的手机品牌而言,趋势如何,冷暖自知。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微信公众号:spnews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