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再度疯狂: 为什么美团做打车很不靠谱?


在网约车新政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落地没几天,2月13日美团在南京低调试运营打车业务,令不少人大跌眼镜。美团明知网约车行业风口期早已消失,仍不计血本把战线越来越长,其背后目的仍然是不断借新业务堆高估值,进而与资本市场豪赌IPO规模。

美团在网约车新政落地后入局,看似可有效避免政策带来的商业风险,当然也失去品牌先发优势和市场占有率,此番势必面临从零开始的艰巨创业历程,与滴滴易到神州首汽上演虎口夺食的惨烈戏码,市场前景充满高度变数,然而资本市场兴趣早已转移到共享单车领域,此时美团讲给投资人的美妙故事,还有多少人愿意听?


明知不可行的打车

日前移动数据监测公司Trustdata和腾讯针对O2O行业先后发布报告,显示尽管美团依旧依靠交易额排名第一,但日成交量已被对手超越。总的来看,美团的三大主营业务均受到波及,具体表现为团购日渐式微、外卖不断烧钱、酒店业务无法达到第一梯队水平,低端酒店难以实现盈利。

TrustData报告还显示,2016年全年网约车平台市场表现分化明显,第四季度滴滴出行月活跃用户量为3723万,易到约车月活跃量用户达93万,而神州专车月活跃用户量为53万,足以显示滴滴已占据网约车市场绝对霸主地位。

也就是说,美团现有的团购,酒店,外卖三大主营业务均面临增长乏力,市场竞争加剧的瓶颈期,急需借助新业务激活现有业务死水,实现更多突围可能性,打车服务便成为美团管理层充分博弈论证后胜出的选择之一。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美团打车业务是2月13日晚8点左右上线,平台上目前车辆数约300-400辆。与行业20%左右的扣点相比,美团对司机扣点仅为8%。不仅如此,美团对司机返点也比较高,为扣点金额后的1.7倍,此外美团也对用户实行3-5元的补贴。

报道同时指出,高额补贴并非所有司机都能享受到,司机驾龄须达到3年以上、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有南京本地居住证以及南京警方出具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不仅如此,信用良好的司机相互之前还必须进行互相担保最后才能进入平台。此举也可看出,美团对烧钱补贴较为谨慎,虽可以防范失血严重的危机,但也严重制约吸引用户和打造品牌速度。

打车行业是“烧钱”速度想来令人咂舌,优步中国烧掉十亿美元,最后黯然推出。要坐在网约车这张赌桌上,美团至少得准备好上百亿人民币,可惜他们自有资金跟饿了么百度抢在外卖市场,跟携程去哪儿在酒店旅游领域PK。哪里还能再变出钱来参与网约车的烧钱大战。

而资本会考验美团接下来的市场开拓进展,如果未来只是在南京等少数二三线城市小打小闹,那就是一个宠物工程,对提升IPO估值和改善现金流意义不大。

在明眼人看来,美团从来没有网约车的商业基因,此时上线打车业务目的无非是冲高估值,但这个故事如果讲在两三年前,美团还有机会像外卖业务那样分得市场一杯羹,资本市场会有浓厚兴趣听取王兴讲述。然而时过境迁,打车业务已经呈现高度的马太效应,资本市场兴趣转向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市场,风口期早已消失,美团要是只愿意谨慎烧钱,前期只能是与AA租车,PP租车等抢占网约车食物链最末端份额,这点残羹冷炙显然难以填满美团的胃口。

不明白美团为什么不愿整合现有已成型打车资源,而是另起炉灶。从滴滴,易到,神州,首汽等口中夺得司机和乘客资源,无异于虎口夺食,势必要重演比当年更惨烈的烧钱补贴大战,只是网约车风市场竞争已进入相对平稳的战略相持阶段,美团重启危险刺激的消耗战,得到资本市场重新加持可能性不大,与滴滴火拼无异于以卵击石,美团现有的实力和融资速度也难以支撑如此大规模的价格战,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

相比滴滴超强的融资进展,美团只是在去年1月获得33亿美元融资,传出IPO消息已经过去两年多,承诺在两年内上市的时间点也越来越近,但去年9月有消息称其估值从180亿美元下降到125亿美元,摆在王兴等人面前的难题仍然是如何讲述更多新故事打动资本市场,进而提振低迷的估值。

不久前曝出美团点评要上市的消息,员工开始对授予的期权行权,然而仍没有具体的时间点。联想到美团不久前为解决支付牌照,斥资近13亿元收购钱袋宝,亏损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投资爱鲜蜂等等一系列大手笔,IPO前出台各种冲高估值激进手段,也就见怪不怪了。

场景消费的致命诱惑

美团负责人表示,此番在南京试运行网约车服务,也正是基于美团点评平台上的用户需求。打车业务的推出,除了能够为南京地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出行选择,还可在为用户提供‘吃喝玩乐’服务的同时,一体化解决‘行’的问题。

事实上,2月13日除了上线打车业务,美团点评酒旅事业群还宣布进入海外住宿市场。美团点评从提供本地生活服务,到进军酒店、机票、跟团游、签证、火车票等等业务,已经越来越多地涉足在线旅游的阵地,战线越拉越长。

美团设计的从吃喝玩乐切入到出行商业构想,与Uber优步玩法相反。优步在卖给滴滴前,曾在杭州等地推出Uber Life(优生活),优步旅行计划,试图让乘客在车上发现好吃的、好玩的、有趣的城市生活服务,以及与旅游产业一起为其乘客提供旅游相关服务,从交通切入,再到信息、交易等,这个宏大且充满诱惑力的“场景消费”大饼,在国外有些地区做的还不错,虽然优步中国被合并了,但这个场景倒可能在滴滴这个更大的平台上实现。

美团的构想与乐视念兹在兹的生态玩法很相似,臆想打通视频,电视,手机,影视,体育,汽车,网约车,互联网金融等多个产业链条,实现一个生态解决用户多个不同场景需求,充满了理想主义,然而从乐视近期多个业务资金链断裂可以看出,其苦心搭建的生态圈需要海量资本支持,如果粮草一时供应不足,就可能变成玩笑。

成也是场景消费,败也是场景消费。美团现有外卖,团购,酒店三大业务,市场竞争极为惨烈,早已被饿了么,聚划算,携程,去哪儿为代表的各种成熟细分市场瓜分。打车业务前路面临滴滴等难以搬动的大山,境遇与当年的BAT高度雷同。

BAT早年合纵连横时也做过多次场景营销尝试,比如百度上线电商和社交业务,腾讯上线搜索和电商业务,阿里巴巴上线社交和搜索业务。很遗憾,他们的实践都没赚得市场更多掌声,最后业务重心还是回归各自老本行。

缺乏新业务基因,还想试图通吃产业链商业构想,可能会有一定收益和眼球效应,但成功的可能性不高,眼下打车业务只是美团商业帝国的一份子,随着网约车市场渐趋饱和,司机和乘客的双重补贴换取市场份额失灵,美团也很难倾全公司之力鼎力扶持打车业务,短期内业务独立也都是小概率事件。

互联网产品,难的从来不是做一个产品壳子,而是注入灵魂和用户。按照美团当下的技术和产品实力,短期内推出类似微信的社交APP,类似京东的电商APP,类似今日头条的阅读APP。。。基本不存在技术和产品的壁垒,这些产品也能构成“场景消费”必不可少的元素,此番打造类似滴滴的打车产品同样如此,壳子好做,但缺乏产品基因结果很可能是增加几座“鬼城”,就像阿里的来往。

滴滴苦心打造积累的各种基于智能出行的大数据技术,改变用户出行方式的多元服务,以及品牌先发优势,这些是短期内不可能被轻易跨越的鸿沟。

鉴于衣食住行场景消费长期存在市场空间和诱惑力,以及当下网约车政策监管,竞争格局和资本市场兴趣,打车业务充其量让美团商业布局新增一项谈资,多一处流量入口,成为冲高估值的无奈试错产物之一,商业上能否成功已成为次要选项,短期内撼动滴滴的机会几乎不存在,除非其市场布局和融资速度更胜一筹,但这种可能性已经基本丧失。(完)

转载授权合作请 QQ:83639856,转载请遵循「署名-非商业用途-保持一致」原则,不得断章取义摘编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15
IPO前再度疯狂: 为什么美团做打车很不靠谱?
打车业务充其量让美团商业布局新增一项谈资,多一处流量入口,成为冲高估值的无奈试错产物之一,商业上能否成功已成为次要选项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