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OPPO、vivo等在线下的崛起,让小米对线下渠道变得迫不及待。2016年,雷军曾表示在未来五年开设1000家店铺,而在2017年初的表态则是在今年开设200家,未来三年开通1000家。短短半年的时间,1000家店铺的计划被提前了两年。除此之外,针对小卖家的“小米直供”也进入到了内测阶段。
目前来看,小米线下渠道的方向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小米之家”的直营模式,一个则是“小米直供”的分销模式。前者能够提供更好的体验,获得更高的毛利;后者会降低毛利,但覆盖面会大大提高。不过,直供模式的难度很大,小米未必能驾驭得了。
传统的模式是层级代理和多级分销,渠道的环节是多级的。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环节太多,成本太高。但也有一定的优势,就是触角广而深,长期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关系,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利益捆绑。相比一级的直供分销来说,多级渠道的渗透力更强。
在很多零售领域已经验证了,一级分销靠的是人海战术,几乎都是半吊子的参与者,能不能销售都是无所谓的;而多级是靠对渠道的渗透力,销售是他们的唯一目标。这就是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的较量,业余段位再高、人数再多,也很难敌专业选手一击。
小米直供在网站上对比了传统模式,列举了其三大优势:1、充足货源、正品保障;2、无需资金、顺丰送达;3、优质保证、服务支持。
这三大优势其实很牵强,除了“无需资金”,任何一个大品牌都具备。而“无需资金”这一点,暴露了小米对直供的底气不足及本质。这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分销,更应该理解为“代销”,个人或者店主获得订单之后再由小米发货。对于终端的零售商来说,小米完全没有控制力,双方之间也没有任何的约束力。
小米直供的合作模式其实是松散的,这种松散的模式就决定了一个结果——随聚随散。对于零售商来说,能卖出去是收益,卖不出去没损失,也就不会有任何的销售压力。如果侥幸卖得好,那就继续卖下去,如果卖不好也无所谓。一个没有压力的终端销售,是不可能做得好销售的,这是一条早被验证的铁律。
既然如此,小米为何还要尝试直供模式呢?这是小米的无奈。
过去小米是采取直销模式,就是通过互联网直接卖给消费者。当然,这只是表面上来看的,实质上官网卖的是期货,而黄牛手上是有现货加价销售的,线下黄牛是小米的主要销售渠道。但整体上来说,小米依然是低价模式,黄牛的利润来源于加价。而在小米采取现货模式之后,以及其他品牌的强势崛起,黄牛几乎从小米中抽身而去。
原本小米应该是认为,既然黄牛可以加价销售,如果官网放开销售的话就可以消灭黄牛。这一招是消灭了黄牛,但也近乎要消灭小米,因为黄牛具备加价的能力,不止是小米官网卖期货,还有就是他们渠道的销售能力,这是黄牛敢于吃货加价的资本。没有黄牛之后的小米,结果就是销量一路下滑。
是不是小米现在依然可以用期货模式把黄牛吸引过来呢?今非昔比,黄牛一向都是追涨不追跌的,小米都已经是过气的网红了,比小米强的品牌也比比皆是,黄牛自然是不会愿意再参与了。此外,小米低价的模式也决定了难以采取多级代理或分销的模式。
多级的渠道是靠利润支撑的,小米的成功不是靠互联网思维,一方面是功能机向智能机升级的红利,一方面是主打性价比的高配置低价格。低价模式就决定了一点,无法给渠道预留利润,唯一的办法就是压缩层级,也就有了“小米直供”。
说到底,小米直供是无奈的妥协。毕竟,苹果除了自营的Apple Store之外,多级分销是其主要的销售来源。苹果在国内除了三大运营商以外,还有包括中邮普泰、爱施德、英迈等授权分销商,而这些分销商之下是多级的分销渠道。在路边一家小店买到的iPhone,可能经过了几道分销商,但价格依然是官方的标价。每一层分销商、批发商、销售商都需要赚钱,而苹果的零售价为他们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说到底,渠道没有新旧之分,销售才是硬道理。而不管是苹果也好,还是金立、OPPO、vivo,渠道都不是成功的唯一因素,关键还是要靠产品打动用户。现在的用户绝非傻大黑粗,不管是什么样的渠道,不管是什么样的价格,关键要有好的产品、好的体验。好产品、好品牌、好渠道,才是可能成功的根本所在。
当务之急,或许小米该解决“广告机”的问题。用户买的是一部小米智能手机,不是一台分众传媒的广告机,无处不在的广告才是小米复兴的最大阻碍,不是渠道、不是品牌、不是华为金立这些对手。否则,雷军在几年之后还是得自己打脸。
=======================
挨踢客,非资深品牌公关人士,观察公关、营销、TMT八年,曾服务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现为河豚面膜创始人、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多个互联网品牌公关营销顾问,已入驻百度百家、新浪看点、企鹅媒体平台、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搜狐媒体平台、UC自媒体等。个人微信号:aitike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