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真的越来越像华为?

关于小米像什么的问题,似乎一直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凡客出现问题之后,很多人担心小米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凡客”。但雷军毕竟不是陈年,小米当然也不是凡客。为了向大众清晰地说明小米是什么,雷军曾经用过很多词汇,比如:沃尔玛、海底捞、同仁堂、Costco……但今天突然看到有业内评论,小米越来越像华为,说实话,我很吃惊!对于这一观点,我想不管是小米还是华为两者都会不悦,原因很简单,两者根本是不同的物种,只不过恰巧因为智能手机业务而有了重合的部分。

小米、华为早就分道扬镳

在今年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雷军的对于华为的一番评价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让业界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小米、华为这两个智能手机行业中的巨头身上。在论坛上,雷军被主持人问及:“承不承认华为也具有互联网思维?”雷军是这样回答的:华为也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我认为也是小米的贡献。五年前华为开始做手机,也是学习小米做产品、做用户体验。但骨子里,华为不具有互联网思维。是小米开始之后,大家一起把山寨机市场打没了。华为有没有互联网思维是另外一回事,但小米对华为的启发确实有目共睹。其实不止华为,对于中国国产手机行业而言,小米就是一只“狼”,在“狼来了”的恐惧下,众多还是“小羊”国产手机品牌,才实现了更茁壮和彪悍的成长。所以,不仅华为要感谢小米,整个国产手机行业其实都应该感谢小米。

但小米的真正目的却并非要做手机。手机对于雷军的野心而言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渠道,他的设想应该是通过小米手机输出更多有价值的服务、产品,从而形成对国民科技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生态圈。相对于小米,华为的目标似乎更直接些,就是要做好手机,将自己产品和品牌推向高端,通过硬件利润和品牌附加值盈利。而正是这一点,才是两者在市场特征轮换下渐渐分道扬镳的关键所在。所以,单纯地拿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和华为手机的出货量相比并不十分科学,两者的战略目的毕竟有很大不同,至于谁像谁?则更是笑话。

思维之争,雷军和任正非各有见解

“互联网还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豆腐还是那个豆腐。华为是不是互联网公司并不重要,华为的精神是不是互联网精神也不重要,这种精神能否保证企业活下去是最重要的。”对于华为具不具有互联网思维,任正非的这句话应该是最务实的回答。但在雷军看来,互联网思维则是更高维的工具,现在任何低估互联网的行为,都是很愚蠢的。

根据IDC最新数据报告,华为2016年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市场,销量都在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大涨。华为出货量由2015年出1.07亿部手机出货量增长至2016年1.393亿部,同比增长30.2%。但光鲜的背后也充满无奈,The Information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在销量快速上涨的同时,华为的利润却缩水了。报告显示:华为消费者业务2016年销售收入,达260亿美元,同比2015年增长42%。但消费者业务2016年的利润缩至20亿美元。而该部门2015年利润则为22亿美元。此前华为预计2016年消费者业务利润目标为25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华为消费者业务2016年利润同比反而却减少了10%。难怪业界一直有传闻,任正非对手机业务盈利能力不满,准备对手机部门动手,要么降薪;要么裁员。这是典型的任氏企业生存哲学,那怕华为手机国内份额第一,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依然不能让其满意。

在手机业务上,小米的日子同样也不好过,根据IDC及其他第三方数据机构放出的数据来看,2016年小米手机市场销量暴跌36%左右。但根据雷军在2016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的演讲内容显示,目前小米生态链企业数量已经达到77家,预计2016年生态链硬件收入能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小米生态已经连接激活了超过5000万台设备。尤其是米家品牌的推出,以及线下小米之家紧锣密鼓的开业布局,让小米在新的业务层面充满了想象。雷军的互联网思维,让其更多地关注企业的未来战略和前瞻布局。

我想,这已经不仅仅是“是不是互联网思维”之争了,而是两代企业家之间理念和战略智慧的切磋。

竞争长期存在,但已是两个不同物种

华为走的还是传统硬件厂商的路,专注于产品,注重基础技术的积累沉淀和前沿技术的研发创新,这是华为能从国产手机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华为能从“中华酷联”格局崩塌中独善其身,除了任正非的管理哲学功不可没之外,还得益于华为对上游供应链的出色掌控能力和渠道分销能力,更重要的是华为对智能手机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尤其是产品上向着中高端的挺进,让华为有了更大的战略机动空间。但同时,华为手机过于聚焦手机业务也为其带来不确定的未来,这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手机业务“丰产不丰收”,体量不断提升,利润增长乏力;二是,手机市场整体的饱和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保增长又要保利润,在如今严重分化的手机市场,这无疑是华为面对的最大难题。不管如何,华为已经成长为国产手机品牌中的巨鳄。

在过去的一年,对小米批评的声音很多,尤其是在小米和华为在手机业务层面的对比上,和几年前的强势增长相比,如今的小米似乎“没落”不少。但手机业务只不过是小米的一个SKU,2016年在小米的商业版图中出现了更多的面孔:笔记本、电饭煲、扫地机器人、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过去的两年中,小米共投资了55家创业公司,有29家公司是从零开始孵化,20家公司已经发布过产品,7家公司年收入过亿,有4家已成为年收入超过10亿的独角兽公司。而正是这些生态链企业源源不断地为小米输送着高品质商品,填充着米家品牌和线下小米之家的柜台。不得不说,小米越来越像Costco,正如其Slogan所言: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小米似乎正在成为中国科技行业的“Costco”。

作者:何帅 微博:@小编也疯狂 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

(id:xiaobianyefengkuang)专注科技硬件、互联网分析评论、电商研究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2-13
小米真的越来越像华为?
关于小米像什么的问题,似乎一直是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为了向大众清晰地说明小米是什么,雷军曾经用过很多词汇,比如:沃尔玛、海底捞、同仁堂、Costco……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