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辉
尽管罗辑思维与papi酱最终不欢而散,网红经济并未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而退出历史舞台,暂时的偃旗息鼓是为了未来的“厚积薄发”。作为新经济的产物,它还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多地与我们碰面,甚至会更加 地影响我们的消费及生活。网红经济所要解决的最为本质的问题是如何找到网红与消费的最佳对接点,最终解决网红经济变现的问题。
网红经济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草根与互联网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网红的潜质,并让网红能够借助互联网与粉丝之间建立一种无缝对接。正是由于网红的这种粉丝引流特征,它才会在用户思维统治的时代受到资本的关注。资本关注网红就在于它们看到了网红背后隐藏的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影响力背后的庞大流量,这种影响力甚至能够通过消费的形式进行展现和落地,从而顺利实现资本变现。
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一样,网红经济成长于一个被资本推动前进的时代;同“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不一样,网红源于个体的特点让其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辗转腾挪,游刃有余。这看似矛盾的话语背后透露出网红经济的双重特征。网红经济的双重本质最终注定了它在资本泛滥的时代能够获得不错的发展,而在资本撤出时依然能够全身而退,与未来的市场继续发生 联系。
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化让网红经济更生猛、更接地气
网红经济之所以能够获得飞速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是真正从互联网的怀抱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新事物,正是由于它与互联网有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才会让它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当共享经济在被如何处理新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关系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网红经济早已开始了一场与粉丝高度互动的狂欢。
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化让网红们不用考虑太多外界因素,只需要做好自己,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拓展自己的粉丝和影响力即可。作为生长于草根的存在,网红从来就不比其他行业对用户了解得少,他们更加明白粉丝真正想要什么,它们更加知道如何借助影响力进行变现。用最接地气的互联网语言,借助用户最常用的软件,传递用户真正想要的观点,网红走出一条真正与用户产生 互动的道路。
这种并不符合常规思维的发展方式让网红“红”得有些突如其来,一些看似很low的内容输送在广大用户之中反而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更加生猛和超脱于常规的网红行为最终让它们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具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影响力和发展速度。借助自身的号召力,凭借与粉丝建立起来的良性互动关系,网红们正在朝着真正“用户至上”的时代迈进。什么是“用户至上”,或许把用户看作是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存在才是唯一正道。
真正的互联网化最终造就了网红,网红同样以巨大的粉丝流量让更多人开始接触互联网,了解互联网。互联网与网红之间的良性发展之路由此开始。生猛的背后更加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更加符合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口味。这种直接的方式更加容易实现变现,面对不断改变的市场环境时也更加容易对发展模式进行调整。
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化除了主动性更强之外,还能够不断接受互联网衍生出来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从微博时代的意见领袖到微信时代的微信大号再到直播时代的直播红人,网红正在借助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新生物体,塑造着一个又一个传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网红经济的生猛更多地体现在实际意义上,少了些表面的浮夸,多了些接地气的实际,最终让网红们能够借助一波又一波的发展良机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事件的出现。
紧密的用户联系让网红经济的变现更简单、更直接
网红经济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它能够更快速、更直接地进行变现。而这种变现能力之所以能够形成,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网红们与用户之间的紧密联系。借助这种紧密联系,网红能够直接对用户产生影响,并顺利实现变现。
短视频类的网红能够通过视频体验某种产品,通过体验式的宣介来改变传统互联网时代通过图文进行产品宣介时的枯燥;直播类的网红能够借助直播的手段全面展示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再结合网红自身的感受和影响力来将产品更加立体地呈现在用户面前;微信大号类的知识型网红则能够借助他们在微信端的影响力从专业的角度来剖析产品,让用户对于产品的了解更加透彻、全面……网红们之所以能够不断借助新的互联网工具实现产品的宣介就是在于他们与用户之间建立的一种紧密而又直接的联系。
无论哪一种经济类型,变现始终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而变现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就在于够直接、够简单,流程和模式够简化。网红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与用户建立联系让这种变现模式得到了最大程度地显现。直接进行产品推广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时的资源浪费和流失,借助网红影响力直接“感动”用户,触发购买,减少了推广过程当中的“能量衰减”,网红们正在用这种简单且适用的模式达成一个又一个交易。
如果说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化仅仅是让网红们更加生猛、更加接地气的话,那么,与用户建立起来的这种紧密联系则让网红们彻底有了直接变现的可能性。不必过多地考虑外部市场的影响,只需要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做好推介产品的质量把关和粉丝维护即可。这种够简单、够直接的变现方式更加符合互联网短平快的属性,更加符合节奏快速的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以用户身份出现的网红能粘连更多产品类型
彻头彻尾的互联网化让网红们能够更加了解用户需求,紧密的用户联系能够让网红们更加直接地变现,而网红以用户身份出现则能够让其涵盖更多产品类型,具备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消费需求,每一个消费需求都会对应相关的产品。网红正是生活当中真真切切的人,作为个人他们必然有不同的消费需求,而这种消费需求背后所对应的正是一个又一个产品。利用网红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感化消费者,将网红看作是消费者购买商品之前的体验者,再借助网红的影响力促成消费的最终达成。
作为用户,网红的吃穿住用行能够涵盖不同类型的产品,而借助互联网衍生出来的各种新工具来传播网红在吃穿住用行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的产品,再将他们使用这些产品时的体验真实地反馈给用户,以网红的体验和影响力来促进用户的消费升级。
用户身份的复合型特点让网红能够粘连更多的产品,每一个点都能够发散出不同的产品,每一个产品都具有不同的产品类型,以网红为原点的发散式发展能够让其找到与不同产品的结合点。从另外一个逻辑上来讲,这一个又一个的结合点就包含着一个又一个的赢利点。
以 体验为原点,拓展不同的产品类型是网红经济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中产阶级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人们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以“买得到”、“吃得饱”为基本特点的消费需求,正在朝着以“买得好”、“吃得好”为基本特点的消费需求转变。另外,随着人们的消费方式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如何在线上能够真实体验或感受到东西的好坏成为下一个阶段促成人们最终消费的关键。
如何让用户获得真实的产品感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消费体验的提升上。按照上文的分析,网红就是一个又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人,他们的体验直接反映了用户最真实、最直接的产品感受。如果一个网红能够将使用一个产品过程当中的体验真实、完整地呈现在用户面前,这正是网红们需要借助新技术所要达成的目的。这对于当前的用户消费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网红们真正要做的并不仅仅是传统的体验。传统的体验可能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多,并不能真实地还原产品的真实情况,用户从网红那里获得的信息也不一定是有效的。如果网红们想要让网红经济持续发挥效能和作用,要做的是 体验。
这种 体验摈弃了传统体验当中受到外部因素影响和制约较大的问题,能够让网红更加真实地感受整个产品,更加真实地表达产品的体验,再借助互联网的新技术、新手段将这种真实的体验直接传递给用户,减少信息流失,最终让用户获得一种最真实的体验。
在 体验的时代,网红们承担的不再是传统销售过程当中的“销售员”的角色,一味地讲述产品的优势和特点,这种方式不仅无益于产品的销售,而且对于网红本身的影响力来讲也是一种伤害;网红们更应该承担的是一种“用户替身”的角色,替用户去现场感受产品的好坏,再将这种体验真实无误地传递给用户,让用户即使不在现场就能够知道产品的好坏,促成消费者“买得好”的实现。
只有这样网红经济才能够在未来的消费升级时代持续发挥能量,只有这样网红们的影响力才会不断提升,只有这样网红与用户之间才能继续建立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网红经济下的变现更加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除了 体验之外,网红经济还应当不断拓展产品类型。这种产品类型并不仅仅只是扩大体验的产品种类,而且还包括能够建立自己的品牌。当前很多的网红通过与不同的品牌建立联系,通过对这些品牌的传播来实现变现,比如,papi酱就与欧莱雅、积家等品牌建立了合作关系,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电商品牌也在通过网红直播等形式进行这种尝试,以苏宁众筹、京东众筹、聚米众筹为代表的新平台也开始这个方面的探索。但是,这种变现的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时代的“广告思维”上面,必须不断改变这种思维才能获得新的发展。
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单单依靠这种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用户的需求,网红经济想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网红们还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自我品牌的塑造、推广来最大程度上减少外部因素对网红们的影响,让网红们的工作更加纯粹,让网红经济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当前,网红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偃旗息鼓之后开始回归理性,这是一件好事。通过这种理性的回归,网红经济能够重新审视和梳理自身的发展模式,与互联网的天然有机的联系让它能够迅速调整并适应这种发展潮流。通过以 体验为原点的发散,借助不同产品类型的拓展,网红经济或许能够在新的市场环境中找到网红经济发展的沃腴土壤,获得新的发展。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微信公众号:孟老狮】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