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周二表示,该公司将在印度增加30亿美元投资,使该公司承诺的对印度投资总额提高到50亿美元,而这也拉开了印度电商市场新一轮的大战。
蓬勃兴起的印度电商
印度市场如今已成为全球各大公司眼中的香饽饽,无论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公司,均纷纷表示将加大对印度的投资。金融分析师表示预测,到2020年,印度电商交易额将从1020亿美元增加到1190亿美元,预计互联网市场规模是从1370亿美元增长到1590亿美元。
根据瑞银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印度电商零售额预计将增长到480-600亿美元。印度电商市场潜力已经吸引了风投公司及其他投资人大量的资金,过去两年内,他们对印度电商市场的投资总额已经超过了90亿美元。
此外印度互联网用户的增速也非常快,平均每两秒就增加三个用户,根据2月12日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印度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用户国。预计从2015年到2020年,印度的互联网普及率从32%会增加到59%,数据几乎翻了一倍。2015年在线消费者为5000万人,预计到2010年会增加到3.2亿人。而到2025年,印度的人均增长将会翻倍,成为印度电商客户大批量增长的新驱动。
美国之后的第二战场
亚马逊对印度市场的重视从细枝末节中得以窥见:2012年1月,亚马逊在印度设立首个“配送中心”。2012年2月,亚马逊在印度推出来了一个名为“Junglee.com”的购物网站,该网站是其全球购物门户网站的缩水版本。2012年8月,亚马逊宣布在印度推出Kindle电子书商店,并在该国家销售Kindle电子书阅读器。2013年6月,印度的亚马逊官方网站正式上线。2014年1月,亚马逊宣布将在印度设立第二个仓储物流中心。
2014年7月,在Flipkart 融资 10 亿美元的第二天,贝索斯宣布亚马逊对印度市场追加20亿美元的投资。2014年10月,亚马逊与印度本地实体零售商Future Group合作,弥补物流短板,直接较劲Flipkart.2015年5月,亚马逊印度公司获母公司1.77亿美元的注资;5个月后,亚马逊又再对印度子公司追加注资1.89亿美元。2015年7月,印度金融服务平台BankBazzar完成6000万美元的融资,领投公司正是亚马逊。2016年2月,亚马逊宣布并购印度在线支付公司Emvantage,以方便印度用户更好的使用亚马逊的服务
从2012年开始,亚马逊在印度市场的脚步一直未曾停止,为了表示对印度市场的重视,亚马逊还指派总部的资深高管阿米特·阿加瓦尔负责旗下印度业务的运营。事实上印度已成为亚马逊国际化雄心的最大考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也想让印度成为他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市场,并且已经投入几十亿美元支持他的计划。
三派势力的针锋相对
“印度是电子商务市场的最后一个大市场。”IT服务公司Infosys南丹-尼勒卡尼(Nandan Nilekani)说。他表示,中国在多数领域都培育了自己的公司,而中国企业本身也未能在美国取得成功。“现在,阿里巴巴等中国企业和亚马逊等美国公司都认为印度是一个蕴含重大机会的开放市场。”在此,印度市场形成“三驾马车”——美国公司,中国企业,印度本土商家。
印度之所以会成为中美两国企业竞争最激烈的电商市场,是因中美两国电商市场已被少数几家巨头牢牢控制。拿中印两国相较,中国用10年时间摸清了电商产业的发展路径,成功迎来国际资金的加入。这时,eBay被阿里巴巴攻击得式微,而亚马逊在中国市场未有大发展。同时,亚马逊在印度市场占有量第三,阿里巴巴则同时投资了Snapdeal和迅速崛起的支付服务提供商Paytm Mobile Solutions。印度电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可谓“烽火连天”。
2015年,印度的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投资额达到66亿美元,相比去年增加了50%。这个增长量是非常惊人的,它对于印度电商市场的商品总增长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印度本土零售商Flipkart,以高达45%的市场份额占有率稳居第一,Snapdeal 以26%紧随其后,亚马逊这个“外来者”在若干年的电商巨头争斗中也算实力进入了三甲。据统计,三大巨头已经占领该国83%的市场份额,GMV总量超过了线下排名前十的零售商GMV总和,成为印度电商市场的主导。
现在,印度非常可能复制中国的成功,也成为下一个巨大的互联网市场。人口红利,线下征信缺失,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崛起等都是印度电商市场爆发的核心因素。虽然物流和监管还有些问题,但并不妨碍印度在未来五年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商市场,或许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会在印度。而这无论对亚马逊还是阿里巴巴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由逐鹿网综合整理,逐鹿网微信公众号:hizhulu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