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之一,如今正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消费电子展(CES)某种程度上就像是行业的风向标。而在今年的CES上,智能手机已经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3D电视等同样也不再引人注目;相反,消费电子开始从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转向了很多新兴的领域,虚拟现实、智能家居、自动驾驶,甚至是服务型机器人。
其实,这一态势在过去两年的CES中已经显现,只不过,那时候的VR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都处在方兴未艾阶段,不管是厂商的热情还是市场的接受度都远远不足。经过过去数年的积累,这些新兴的技术和产品正在趋于成熟,并开始真正走入消费者市场中,成为真正的“消费电子”。这要是在过去,谁会认为汽车是属于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呢?
不过,既然是消费电子展,我们还是有必要说说手机这款最具普及性的消费电子。在CES上,苹果和三星的手机已经不再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关注,而来自中国企业的崛起已经抢去了他们的光芒。不管是华为Mate 9还是小米MIX,抑或是中兴Blade V8,这些来自中国的手机产品在CES上广受关注。
以华为为例,持续深耕智能手机市场的华为在此次CES展上携全系列智能手机参展,并将Mate 9作为主打强势进入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如华为消费者BG CEO余承东所说,华为连续5年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全球高端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已成为全球前三的智能手机品牌,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达1.39亿台。照这个速度下去,专注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华为消费者BG超越苹果、三星只是时间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展示出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布局,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中国企业的转变同样也预示着消费电子的“换轨”。以小米为例,小米今年是第一次参加CES展,不过小米所展示的产品可不只是手机,而是展示超过70件来自于三个核心种类的产品,以及全系列的小米生态链产品,比如小米电视4、皓月白色版小米概念机MIX、小米无人机、米家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米家IH电饭煲、小米手环、小米移动电源、九号平衡车等等。
不仅小米如此,联想同样也借助此次CES展,除了展示PC产品、手机产品等,还特别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家居系列产品,包含智能音箱、智能存储、智能电视等。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尽管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智能终端、智能设备正在不断涌现,不过有两点是必然的:一是人工智能将成为新型终端的赋能者,二是每个终端设备背后都要有云计算的支撑。
据全球消费科技市场调研机构预计,2016年全球可穿戴设备批发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31%,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可穿戴设备营收将增长284%,到2022年达到450亿美元。尽管如此,相比较智能家居而言,智能可穿戴设备在CES上已经不再是焦点所在;究其原因,众多智能可穿戴设备未能真正从功能、体验等多个方面打动最终消费者是关键所在,与其说未来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倒不如说未来是一切终端趋于智能化的未来。
相比较新兴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对传统消费电子进行智能化改造更加深入人心,因此不管是电视还是冰箱、空调等等,这些家居类产品正在逐步趋于智能化,汽车同样也在变得越来越智能。今年的CES几乎变成了一场车展,丰田、宝马、克莱斯勒、福特、法拉第等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汽车”;不仅如此,几乎所有的科技企业也都在想方设法切入到智能汽车领域。
从汽车产品近年来电子化程度不断增加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不过,就CES展上的智能汽车而言,很多真正智能化的汽车若想进入普通消费电子领域,还需要一段时间的产品和技术的积累才行。
不管怎样,2017年的CES展都已经预示着消费电子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们距离下一个时代,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