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在模块化后,又一次将自己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摩托罗拉,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消失许久的智能手机品牌,现在希望凭借其 Moto Z 系列重新夺回市场关注度。继 Moto Z 和 Moto Z Force 两款产品之后,Moto Z Play 再度推出,组成三剑客希望夺回昔日荣光。

这次发布的Moto Z Play与以往其他机型不同,。从外观上来看,它和家族的其它兄弟长得差不多。配置了前置的指纹识别器,为方形设计同时兼顾 Home 键的功能。背部依然是凸起来的摄像头,下方是安装模块的触点。其采用了玻璃机身,而非金属,所以定位上走的是性价比路线。

也就是说,Moto Z系列主打的模块化主要是借助了机身背部的电磁系统,以及一套名为Moto Mods的配件组。而手机本身是采用了超薄金属一体化机身设计,也就是说手机本身的主板、处理器、内存、电池都是焊死的,没有实现“机身硬件分离”。而且,各种模块也并非作为手机机身的一部分,而是化作“手机壳”的形式,在其背部以套上和取下的方式进行模块更换的操作。

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今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式宣布停止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的研发。

既然谷歌都玩不透的模块化,MOTO为何还要趟这趟浑水呢,真是应了那句话了:“NO ZUO NO DIE!”

当然了,在这里小编觉得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什么是模块化手机?

这里说到的元件,不仅仅包括传统可拆的手机电池,甚至还包括处理器、摄像头、存储器,甚至屏幕。其概念整体上与PC业界中提到的“组装机”相似,也就是说是以DIY为导向的一种手机项目。而这样做的目的,则是能够延长手机的生命周期,因为这样可以方便消费者更换掉过时的零部件,实现手机永不淘汰。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国产手机格局趋于稳定的时候,MOTO却走向了模块化这条不归路。

工艺不够成熟,外观美学效果堪忧

在国产手机同质化外观严重的情况下,似乎都浸泡在苹果风中了,当然了,在没有很好的外观设计模板的时候,仿制苹果外观是目前最为有效和保险的做法。

模块化配套体系不健全,难以普及

同时手机本身就是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如果构建了模块化的功能,用户想要给自己手机多一些个性改变,就必须要多带一些模块在身上,这种附带改变,只会是装逼有余,便利不足。而且与现在手机行业在ID上的大趋势“化繁为简”背道而驰,因此消费者无法接受这类设计。

协调性差,影响用户体验

可见,手机的模块化改变绝非简单的将手机分开组装那么简单,零散的手机零部件会减慢各部分组件的响应时间,也有损电池的寿命,最终使手机的成本变得更高。

虽然从业界对于手机模块化的关注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具有极大的前瞻性,未来绝对会拥有极大的价值。但就目前MOTO的现状来看,更像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一次赌博,因为模块化在使用的方便性以及科技含量都低于整机的,看似高科技只是相对特殊,模块化的核心是更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存在局限性,比如硬件与软件的兼容问题,所以就目前来看模块化无法普及,只能是偏向于小众市场。

在国产手机竞争趋于白热化状态下,对于手机的要求越来越苛求,而手机的普及本质上属于快消品,非刚需体验热情和成本支出成反比。没有业界统一模块标准的努力在前,下一步手机换品牌了,模块岂不是成了鸡肋?如果走不了量,仅凭一个模块化概念圈定消费者的品牌忠诚,连具备产业号召力的谷歌都放弃了,MOTO又如何说服消费者为一个独有的标准买单?

(微信公众号:longgfei)

(个人微信号:longfei651314)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9-06
MOTO在模块化后,又一次将自己推向了死亡的边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国产手机格局趋于稳定的时候,MOTO却走向了模块化这条不归路。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