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金九银十”,每年的9月、10月份不仅是各大互联网公司校园招聘的黄金季,也是他们争夺人才、宣传公司品牌的重要时期。而在近日,知乎上出现的一则《如何看待京东2017校招?》的帖子却引起热议,其中有很多大学生纷纷吐槽今年的京东校招,认为其校招存在粗暴强势、通知不到位、大公司病等情况。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呢?
ID为“张浮生”的用户回复共计得到了125人赞同,该用户是一位身在杭州的应届大学生,被仓促要求去北京参加录取未卜的面试,而在经历一系列的面试尴尬之后,这位大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叹:
“面试官并不了解应聘者的情况,总的来说这次京东招聘发生的一些尴尬,应该是人事部门组织招聘不力造成的。。我印象里京东还远算不上一个大公司,不应该有这种大公司病。”
这位大学生认为京东校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几个方面(附原文):
招聘岗位描述不准确,没有写明岗位需求与岗位工作可选地点;
在线填写简历会让应聘者选择意向工作城市,不应该出现“杭州”、“上海”这种不存在的地点;
面试通知应该提前48小时通知;
应聘者没有咨询渠道,整个招聘过程中信息始终是单向的“通知”;
建议京东学习微软中国,报销面试差旅费。(微软在我把住宿发票抬头错开成我个人的情况下,还是给我报销了住店钱。。很感动。)
求你们现场带个投影仪和幕布,把应聘者的号和名字投上去。。别拿喇叭喊了,一面时喊名字的小哥都喊红脖子了。。看着都心疼。。
而另一位ID名叫“沈衪”的用户,也分享了自己京东校招面试的经历:“北京本地学生,三点二十的面试我两点半就候着了,一直侯到六点半。会场人走光了,hr都撤了,我的面试官还没排到我。”最后好容易挤进去,“只聊了二十分钟,建立都没问完,四段实习经历一口带过,没问专业能力,没问增值能力,提了个09年百度校招题,over了。” 最后的结果是,该大学生晚上九点回宿舍,查进度,初试未通过,也只能表示“真的很生气”。
还有一名匿名用户这样写道:“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们,京东的hr很业余,校招也很业余。混乱只是刚开始。”还有用户这样调侃:“校招做成这样,还不赶快给我这个投人力岗的发offer。”
事实求是的讲,历年的互联网公司校招,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公司都曾经遭受过应届大学生们的吐槽。而这两年,京东似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企业。
在《如何看待京东2017校招?》这个知乎帖子里,有网友指出,京东金融曾在校园招聘中要求实习生推广十个白条用户作为考量,但这种拿校招当变相推广的方式遭到一些大学生的质疑。还有网友“sosohu”感慨:“看了大家的回答,没想到一年过去了,京东的校招还是这么坑爹,或者说是业余。”
正如这位网友所言,早在去年京东2016校招期间,就曾有诸多参加面试的大学生吐槽京东校招hr答应国庆节后一周给相关面试人offer,并联系谈薪资,结果却一直拖延。当时有某位大学生在经历京东算法岗位的面试后,直言不讳指出京东招人方式的几个问题——没诚意、极端愚蠢、没计划。
看到这里,就不难体会到这些彼此并无交集的大学生,不约而同的吐槽京东近两年的校招,而且反映出来的问题都非常相近。一方面说明这些网友吐槽是真实的经历,另一方面也说明京东校招相关部门并没有汲取此前的经验教训,仍然不能给应聘的大学生好的面试体验。
作为也曾经历过互联网公司校招,以及数家互联网公司社会招聘的过来人,笔者理解目前经济形势下应届大学生求职面试的迫切心态,因此对于他们的遭遇也能感同身受。在我看来,京东校招所反映出来的核心问题是京东有了大公司病,即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人力、行政等部门的管理和应变能力未能得到与时俱进的提升;同时,这些问题其他部门甚至是高层也不可能没注意到,但迟迟得不到根除,同样在于公司太大,导致解决问题的流程过于繁琐,也容易产生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不敢承担责任的情况。
另一方面来看,京东校招在近几年来体现出来的问题,也反映出京东在上市后在企业文化以及人才招聘上存在的顽疾并未得到解决,甚至是重视。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京东排在了第十一位,可谓已经是一家超大型的民营企业了。但另有数据显示,2015年京东亏损约为93.8亿,成为中国亏损最多的企业。难怪很多人称,京东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进入2016年以来,京东的日子并不好受——股价遭到外国机构做空、618电商大促不尽如人意、亏损顽疾得不到根治……另一方面,随着竞争对手日益强大,甚至侵袭到京东腹地,京东不得不继续在多条战线与对手斡旋、继续投入粮草弹药,这样一来,京东距离真正盈利的那天仍然不可预料。想必投资人也是五味杂陈了。
因此对于京东而言,未来几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公司的盈利难题,这不仅需要业务布局更加精准、深入,更需要建立一支更强大的人才团队。但现实却很残酷,校园招聘被称为人才的源头,然而京东近几年的校招却遇到各种尴尬,如果今后仍然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不仅会影响这家公司的品牌,更会影响到对人才的吸引力,继而影响在行业里的竞争实力。希望京东引以为戒吧。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