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及不断渗透,“健康数码”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所谓“健康数码”就是数字化时代的健康管理系统,实现手段从健康APP到可穿戴健康数码设备,为健康行业的传统模式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力量。从笔者看来,“健康数码”的流行不仅仅要归结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更重要的是如今健康行业的认知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
近十年来,互联网带给人们最显著的利益点,就在于信息互通。在健康领域也是如此。人们自身快速学习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大幅提高,逐渐对自身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再满足保持过去的从属地位,而是希望通过主动了解、参与去更好地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概念不断深化的前提下,大笔投资者将目光转向了移动健康领域。在信息化革命与消费类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贵以及背后资本进入健康行业,希望通过成功的思维和模式来改变传统的医患关系,个人健康,从医疗机构管理逐渐过渡到了个人自我健康管理与医疗机构专业支持的新模式当中。
但收获了大量关注和资本后,健康数码却显得有点后劲乏力,进入了疲软之势。拿可穿戴健康设备来说,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设备受到了低使用率和高挂率的困扰。有数据显示,智能健康穿戴设备今年第三季度的表现不佳,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具体来看,全球智能健康穿戴设备三季度出货量仅为270万部,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51.6%。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可穿戴健康数码设备正走向产品同质化、低智能化的原因,从苹果、小米、Fitbit等大牌的产品看来,大多是对人体运动量、心率、血压等常规健康数据进行监测。而智能手机硬件及技术的发展,使得在可穿戴健康设备中的功能在智能手机上也能同样实现,如此一来,可穿戴设备的角色只是数据收集或装饰作用。这导致可穿戴设备变得可有可无,消费者购买动力明显削弱,衰落是自然而然的事。
以上情况出现,并不能说健康数码从此便会淡出人们视野,相反,健康需要数码技术推动革新,如何能够成为健康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一环,垂直化、精细化、专业化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从全球健康数码的投资风向来看,慢性病管理可穿戴设备已经吸引了风投的注意。例如SanoIntelligence(糖尿病管理)、Chrono(药瘾治疗)、ZetrOZ(疼痛管理)和OwLet(婴儿监视器)。中国的数码厂商也已经将技术核心转移到了垂直化健康数码当中。近日沸沸扬扬的“无创糖代谢仪”便是其中之一。
无创糖代谢仪技术的根本是对于“糖代谢率”的测量,即在安静状态下,单位时间、单位皮肤表面积内,机体中葡萄糖代谢所产生的能量值(H)。糖代谢率是人体代谢热(Q)、血液流速(BF)和血氧饱和度(O)的函数,即H=f(Q,BF,O)。利用传感器对这几项参数进行数据测量,结合算法即可得到糖代谢率数据。经实验证明,糖代谢率与血液中葡萄糖分子浓度高度相关,即糖代谢率不仅能体现人体代谢过程正常与否,还能够推算出当前人体的血糖浓度值。目前,糖代谢仪已经推向市场,线下及各大电商平台的前期销售试水中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以糖代谢仪为例,无创、随时监测、分析、提醒等功能在糖尿病此类慢性病治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了辅助自我监测的实质作用,并且,降低了糖尿病患者在普通血糖仪检测针头、试纸的成本。糖代谢仪的相关技术人员指出,糖代谢仪可与血糖仪同时使用,在无创糖代谢仪显示身体糖代谢率异常的情况下,通过专业血糖仪或去医院就诊进行血糖值核查确认,即规避了血糖仪有创采血造成的多次重复伤害,又能达到血糖及时监测的效果。
情况进行监测。可以更好地确认影响病人健康的行为与环境因素,以及更好理解不同疾病和病况是如何互相关联的(共病分析),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也给更多健康数码厂商提了个醒,应该更关注产品而不是背后的平台和软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