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中兴撤离,深圳能成为第二个硅谷吗?

从去年从今年,深圳的房价上涨了大约60%,涨幅高居国内第一,可能也是全球第一。高房价将深圳推向了风口浪尖,再加上最近的华为、中兴迁移之事,让深圳更是坐在了火山口,有评论指出,深圳面临空心化之忧。

深圳的胃口还是挺大的,要做国际创客中心,2014年开启了这个宏伟规划。不过,在一些专家看来,深圳的创客大多是靠政府扶持,包括场地的免费提供,各种优惠和补贴。不少是创客甚至是浑水摸鱼,希望能从中捞上一笔。这难免会影响深圳创客的质量,如果仅仅是纯粹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用全体纳税人来补贴创客,效果不会太好。

在创新环境上,深圳还是不错的,国内数一数二,可能与深圳是一个外来人口之城有关,包袱较小。但是,深圳要做第二个硅谷,差距还是十分巨大,深圳甚至没有一所稍有名气的大学。

在此不过多谈深圳,看看硅谷的优势吧!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科学院院士就有近千人,诺贝尔奖得主达30多人。这里有一流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它们为硅谷持续输送人才。

硅谷的成功无法复制,在于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园区。成熟的风投机制、容许失败的宽容环境、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适宜创业的生态、融合以及创新的文化等等,这些优势是硅谷所特有的

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半岛以南,半个世纪前,这里以生产苹果、核桃等农产品而闻名。今天,这里涌现出了成千上万家创业公司,英特尔、思科、惠普、谷歌等最多跨国巨头也在此虎踞龙盘,成为硅谷亮丽的风景线。

硅谷俨然成了高新技术的代名词,是怀揣科技梦想的人的天堂。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硅谷人均GDP高达83000美元。有人做过统计,将硅谷单独列出来,其经济实力可以排在全球第12位。

基于硅谷的成功,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在网上搜索一下,会发现有“印度硅谷”、“中国台湾硅谷”,中国内地多个城市把当地的高新园区也称作“中国的硅谷”。

尽管,各国政府官员乐于前去硅谷取经,并扬言要将硅谷模式成功移植。几十年过去了,硅谷依然不可复制。

思想者的天堂

在硅谷,有思想的人最值钱。在这里,学历、性别、国籍、家庭背景“神马都是浮云”,唯一能证明自己的就是脑子里的思想,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硅谷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今天还一穷二白,明天就身价上亿。生于1984年的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创办人马克·扎克伯格,现已有“盖茨第二”的美誉。在2010年《福布斯》公布的资产排行榜里,他以40亿美元成为最年轻的上榜人。

Facebook 的诞生很简单,扎克伯格与两位室友一起仅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了程序编写。这家2004年2月推出的网站,现在注册用户已经达到5亿,市值超过400亿美元。《时代》周刊2010年年度人物扎克伯格名列其中,理由是“他完成了一项此前人类从未尝试过的任务:将全球5亿多人口联系在一起,并建立起社交关系。”

在硅谷你可以没有钱,但绝对不能没有想法,硅谷是有想法的人的天堂。在商业园区,你看到的或许是低矮、简陋的房屋,但坐在电脑旁边目不转睛的那个人,说不定不久后就会给微软、英特尔、苹果沉重一击。

“当你坐在硅谷转角口的咖啡厅里,你一定会隐隐约约地感到邻桌那些窃窃低语的人群中,到处是潜伏着的谷歌、苹果、Facebook、Twitter……他们将在明天给世界一个惊艳。”乾龙创投合伙人查立说。

这里有地球上最适合创业的商业环境,对新技术无比崇敬。但这里也是“危机四伏”的地方,有人曾经问比尔·盖茨最恐惧的是什么,盖茨毫不隐晦地说,是硅谷那些正在破车库里捣鼓什么新名堂的年轻人。

坊间流传的这个版本,或许已经无法考证。但现实的版本就是谷歌的诞生和崛起,成了微软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总部位于山景城的谷歌,就是由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于1996年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开发成立的,这一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在全球掀起了风暴。2010年10月15日,谷歌市值攀升至 1916.9亿美元,接近微软。

在硅谷,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就诞生在学生宿舍和简陋的车库,如谷歌、Facebook、惠普、苹果……这些伟大企业的创业者,他们就在艰苦的环境中,让自己的思想转换成了价值。

成熟的风投机制

当然,仅仅有好的想法还不行,必须启动资金去支撑这些伟大的想法得以实现。

在硅谷,成功的第一步应该是获得风险投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想法能让人看到希望,就不会担心找不到风投。这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据Sun公司的创始人麦克尼利回忆,1982年,他仅有一个不太成形的构想——制造工作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竟然拿到了25万美元的风投,而且当地的律师事务所为他们准备好了一切法律文件。今天,Sun是开放式网络计算的领导者。

还有,有两个工程师曾经因为创业缺钱,找到硅谷的风险投资家,10天之后,他们如愿获得30万美元的资金,hotmail成立。后来,这家公司被微软以4亿美元收购。

风险资本极大地促进了硅谷的成长,让很多想法变成了现实。据悉,美国有数百家风投公司,其中约有一半总部设在硅谷。“硅谷是草莽英雄逐鹿之地,没有遍地的草根创业者和投资人,就没有硅谷。”查立如此说。

事实上,90%的风险投资是收不回成本的。但一旦公司上市,资金就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地回来。Adobe1982年创建时,得到著名风险投资公司HQ的支持,HQ后来获得了百倍的利润回报。现在,平均每5天有一家硅谷公司挂牌上市,每天诞生数十个百万富翁。正是由于高风险、高收益,风投公司依然乐此不疲。

在硅谷著名的金融巨头VinodKhosla(也是Sun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看来,他喜欢做90%失败率的事,兴趣在那10%的成功率上,它会对世界造成革命性的影响。

经历几十年的演练,硅谷的风险投资已经十分成熟。美国有许多专业的投资家,他们有丰富的投资经验,独创性的技术容易吸引资金,他们不会放过任何出色的创意。

在中国,很多公司都骗取风投,获得风投后大肆挥霍,购置豪车,租赁豪华办公楼,这种不健康的风气,让风投公司多有戒备。

最为关键的是,这里获得风投时间短,很多初创企业不用一个月就敲定了风险资本。而且,这里办事效率被简化,操作起来十分简便。在中国要想敲定一笔风投,风投公司会跟踪大约6个月时间,甚至更长,很多企业等不及资金到位,就一命呜呼了。

今天,硅谷很多大型公司下也设置了风投。2010年12月15日,谷歌旗下的谷歌风投已在总部建立“创业企业实验室”,向创业企业提供办公场所,孵化优质项目。

智慧的创造力

几十年来,硅谷一直走在全球最前列,源源不断的科技人才是其最有力的支持。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科学院院士就有近千人,诺贝尔奖得主达30多人。这里有一流的大学,包括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它们为硅谷持续输送人才。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这里不仅是学习的地方,开放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激情,被誉为是硅谷不断发展与创新的源泉。在斯坦福教学、读书的师生,很多都有创业的梦想。教师办公司,学生在公司兼职,在这里十分常见。曾经有人做过统计,发现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企业的产值占硅谷产值的50%-60%。杨致远、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等一大批名人企业家,都受过这所学校的教育熏陶。现在,斯坦福大学的软硬件设施都是世界一流的,学校与产业界有着广泛的联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因此,斯坦福总是不断冒出奇思妙想,为硅谷提供科技成果和动力。

硅谷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科技园区不同,这里不仅本土院校人才济济,也是吸引全球精英的最佳之地。硅谷的科技人员来自世界各地,他们在语言、肤色、文化背景以及生活习俗方面风格各异,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时,不同的观点进行碰触和交汇,很容易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硅谷之所以能吸引众多高科技人才定居,与美国政府采取宽松的移民政策不无关系。目前,硅谷30%以上的人口是在美国本土以外出生的。大量来自国外的高科技成才的涌入,使得这边土地永远保持着活力。

硅谷成了全球科技人才心驰神往的圣地,很多高科技人才将此当作梦想的栖息地。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朱清时曾经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的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的公司。”

适宜的创业生态

硅谷文化有着广泛的包容性,鼓励冒险和对失败的宽容,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在这样一种的大环境下,很多人都有创业的冲动,安于现状的人会倍感压力。正因为如此,所以很多新的技术都是在这里得到孵化,并从这里走向全球的。

硅谷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地方,并购与交易在这里不断上演。企业成功了,他们也接受被收购,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创业的过程,等交易金额到手,再去投资其他项目。

这里不抱残守缺,早上发布一个新产品,下午就有可能宣布淘汰它。这在其他国家不常见,很多企业明知产品没有市场,硬是要死撑,结果浪费了人力、财力。

硅谷的成功,与完善的配套息息相关。在法律方面,硅谷员工跳槽相对方便,工程技术人员流动性强,加速了技术的传播。

“几十年来,硅谷一直在不断重塑自己,推动下一次大的技术革命。”有人说,硅谷是合作和竞争的混合体,人与人的交流,加速了信息的快速传递。而这种利于创新的区域文化,正是其他科技园区所缺乏的。

这里猎头很吃香,为企业物色各种合适的人选,搅活了人才市场。硅谷企业为了留住核心员工,通常采取股权激励机制的措施。这样就强化了员工的主人公精神,使他们在工作上更投入、更卖力。

此外,在硅谷的产业手续更简化,只要你有了好的创意,从资金筹集、申请营业执照到财务管理、公司上市等,都有各种专业性公司来帮你运作。在创业过程中,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就大大降低了创业的门槛,提升创业的效率和专业性。

在其他国家的一些园区,更多的是承诺在政策上的优惠,而并未构建适合创业的“生态系统”,这种经济园区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因此也就不可能像硅谷那样高效。

文/徐上峰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5-30
华为和中兴撤离,深圳能成为第二个硅谷吗?
从去年从今年,深圳的房价上涨了大约60%,涨幅高居国内第一,可能也是全球第一。高房价将深圳推向了风口浪尖,再加上最近的华为、中兴迁移之事,让深圳更是坐在了火山口,有评论指出,深圳面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