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丹、第二阿累
曾经辉煌过,并不代表你能一直辉煌下去——这句话,如今正好落在iPad惨失教育阵地一事上。
自2010年iPad面世起,苹果对于产品线上的教育市场则尤为看中。并在2013年创造了公司有史以来的最高销量记录,获得了美国教育平板市场94%以上的份额,曾一度引起苹果CEO蒂姆·库克的惊讶。
然而,两年时间的发展,iPad犹如坐上了过山车,从创造教育市场上历史最高点,下滑到如今的最低点。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iOS在美国K-12教育市场中的份额只有17%,其中大多数为iPad,而Mac的份额也只有4%,要知道在13年iPad在这一市场占到接近40%的份额。到底是什么导致iPad失去了在校园教育市场的阵地呢?
1
错误的市场销售方法
苹果在美国教育市场的销售模式是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向校园销售产品,也就是不允许分销商到学校地区销售产品,用户只能从苹果那儿直接购买苹果产品,这样一来,用户的购买意愿直线下降,甚至对其霸道行为有所抵触——这也给所有互联网公司提了一个醒,销售产品本来就是一件不讨好的事情,如何做到用户不抵触甚至能让他们简单、方便、愉快的购买至关重要。而其竞争对手Chromebook则采用多家不同的硬件制造商和分销商供应产品的模式,让其更容易获得教育机构和家长的青睐。
同时,尽管苹果公布了教育市场的销售价格,但这一价格未必是苹果销售代表报给学校的价格,甚至中间有很大的问题。
从2013年到2015年,美国教育市场主流设备的价格区间已经从300-399元降到了300元以下。而目前在这个价格区间当中的只有Chromebook和有限的WindowsPC。Chromebook中大部分机型为低价位,定价199、249或者299美元的Chomebook比比皆是,这远远低于苹果平板的价格(学校市场打折后的价格在380美元左右)。
价格是普通消费者考虑购买的必要问题,特别是学校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者,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在大量部署的前提下削减成本。显然,苹果的价格无法打动他们。
2
iPad的场景应用能力变低
作为一个由手机系统扩展而来的平板系统,iPad除了充当娱乐工具之外,是否真的适合于办公及教学使用呢?
①毋庸置疑实体键盘比虚拟键盘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于校园用户来说,在iPad上使用外接实体键盘并不是一件多么舒服的事情,甚至有些糟糕,而其竞争对手微软和谷歌研发的平板电脑,均带有键盘配置;
②iOS在向管理员提供工具以便更加容易地设计进入许可密码和安装学生所需的软件等方面也已经大大落后于其在校园教育市场的竞争对手Chrome和Windows;
③iPad上的iOS依然保持了全屏运行应用的传统,无法同时显示多个任务,应用之间基本无法配合操作、无法分享数据也无法传递处理对象,这种应用程序间的缺乏配合,降低了使用效率,也是阻碍iPad成为合适教学工具的原因之一。
何况,IPAD这类出身就受用户青睐的因素是因其娱乐休闲属性,而教育,似乎只能算是一种附加的增值服务罢了。
3
低估竞争对手的能力
苹果曾在美国教育市场占有至关重要的市场地位,哪曾想到微软和谷歌会成为如今的主要竞争对手。谷歌推出的Chromebook在学校市场刚刚起步时,在美国教育市场的份额还不足1%,而对于谷歌的雄起,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曾两度失利对待:1、对Chromebook在基础教育市场的效能视而不见;2、暗讽Chromebook只是一款测试机而已。也正是因为库克的错误对待,导致了教育阵地的错失。
Chromebook凭借其整体定价低,易于使用与维护,软件自动更新的优势一路风靡教育市场,截至2015年12月,全美已经有一半的中小学生在学校使用。虽然期间苹果推出了给部分学校送ipad(教育照样收费)到今年给全美114所中小学免费送IPAD和MacBook的计划,但这些计划似乎来的有点晚,甚至收效甚微,苹果和微软的份额则下滑到了各四分之一左右。
4
IPAD的处境很尴尬 也很危险
不仅是在美国教育市场的采购量需求一再下降,放眼到整个全球市场,iPad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皆有所下降。自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出现首次下滑以来,iPad的未来一直备受质疑。相比于主攻移动设备的iPhone和掌控办公需求的MacBook,iPad从出身就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它既无法取代PC成为主力办公设备,也无法像手机一样可以随时随地通信、工作和娱乐。况且苹果近年来自己也开始制造超大屏iPhone,其屏幕尺寸已接近平板电脑。
同时,很多平板电脑用户的场景使用变得很低,往往只是用它们来观看视频、浏览照片以及轻度上网,何况还有一个关键点——iPad用户很少有升级换代的需求。IPAD已出好几版本,其变化不过是速度上略有提高,外观上稍微调整,很多用户都还在使用第一版,因为,他们觉得几个版本的功能升级似乎可有可无,老版iPad已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何况,iPad毕竟还没有PC电脑那样强大的功能以及宽广的应用程序。
其次,IPAD的发展长久还取决于通信运营商的服务关系。但iPad在运营商的关系上却很弱,虽然有运营商也在发售产品,但是鲜有用户会去运营商处购买产品。依次循环,用户去运营商购买越少,导致运营商对IPAD的网络服务商减少福利支持,逐渐服务为零。最终,用户在网络体验上变弱。
再加上竞品三星Galaxy Tab、惠普TouchPad、华硕EeePad、联想乐Pad等越来越多品类丰富、覆盖各个价位的优势的Android平板电脑也在持续压缩着iPad的市场份额,在中国市场,联想和小米在平板电脑市场的表现也是非常抢眼。
IPAD的处境很尴尬,也很危险。
5
苹果公司对IPAD制订的路线有误
iPad发展出现转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苹果公司对其期望过高,制订的路线有误。库克曾说:“iPad 彻底清楚地表达出我们苹果公司对未来个人计算机的展望。”这道出了iPad的终极使命以及未来的发展路线。只是我们不禁要问,如今苹果对这款设备的展望更加清晰了吗?现如今用户对设备的性能要求更高,尽管不断推出新版本,iOS 系统经过发展完善,早期的一些限制也已逐渐取消,但用iPad来办公并不轻松。各种办公软件的接入匮乏,硬件配置不够高,iPad在很多方面仍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使得iPad只能沦为简单处理文件的设备,很多人会同时使用平板电脑和传统PC。
当看到IPAD的生命有所下降的时候,苹果去年推出的新品iPad Pro可以说是iPad革命的接盘侠,更像是市场上早已出现的二合一产品,装上键盘就是笔记本,反之则是平板电脑,功能虽然两边都能兼备,但同样问题也是皆有不足,处境地位尴尬。尽管苹果一直在寻求一款“下呈娱乐上接办公”的产品,然而,iPad Pro在面世后也稍显发力不足。
6
IPAD的破局似乎也很难
截至2015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30亿人之多,蛋糕之大,令人向往。而中国和印度的互联网用户人数分居一二名,也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发展中国家,相当一部分企业都在野心勃勃的布局中印两国的市场。很显然,苹果也不会放过这个两个国家。然而,中国的市场已渐进饱和,加上本土化企业的进攻,苹果的发力也捉襟见肘。
剩下的也只有印度了,那么,苹果就一定能打开印度市场?印度是一个拥有大量机遇的巨大市场。然而,苹果在印度市场的定价貌似不被埋单。都知道印度人民收入偏低,网费又极高,综合一个互联网产品使用的价格(产品、网费等),苹果定价之高远超出大多数印度人的承受范围。
何况,苹果还要面临占据印度平板市场前五的巨头之间的较量。2016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占据印度平板市场前五分别为Datawind(27.6%份额),三星(15.2%),联想(13.6%),Micromax(11.3%),iBall(8.7%)。
与此同时,印度甚至也推出一款以学生和一些教育机构为目标客户的廉价平板电脑,以“同类产品中最便宜”为优势将投入市场竞争,希望可与美国苹果公司的Ipad分得市场一杯羹。
价格之殇、平板电脑兴趣弱化、企业之间的格局之争,再加上大屏智能手机的崛起,二合一笔记本风生水起,多重压力夹击下,印度平板市场的需求增长也出现了乏力现象。国际数据公司日前指出,2016年第一季度,印度平板电脑市场总出货量为86万台(包括普通平板和可拆卸平板),与上一季度持平,但较去年同期微增1.3%。
综合各因素,迎来产业寒冰期的苹果平板未来破局之路也道阻且坚,而未来iPad将何去何从,似乎也看不到一条光明之路。
【作者介绍:第二阿累(ID:aleishuo):我们专注“人物(娱乐、创业、历史神话)”,分析人物引发的问题,成长故事、创业经历以及IP战略等。数十年营销经验,原口碑互动创意副总监,聚合联动CMO,现任动力传播副总、动力影业创始人;资深互联网评论专家、营销专家。 】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