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在27日工行2013业绩发布会上,工行披露2013年全年实现净利润2630亿,较上年增长10.2%。工行行长易会满称,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提升金融的服务效率,增强客户体验起了很好的作用,对实体金融企业起了很大的促进。工行要加强跟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工行副行长张红力表示,工商银行与支付宝的合作意愿没有变化,期待与支付宝更好的合作。除此之外,农行副行长李振江25日出席2013年度业绩发布会时也表示,农行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持开放态度,而农行去年共实现净利润1662.11亿元,同比增长14.5%。
最近一段时间,四大行展现了分明的两面性,一方面对影响自己钱途的互联网金融进行强力打压,一边是高管放炮一边是付诸行动,另一方面,有通过不同的方式隔空向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喊话,表达自己并不想将互联网公司一棍子打死并希望继续合作的愿望,如此真是将胡萝卜加大棒发挥到了机制。
对于此,识实务的互联网公司也表示接受。消息称,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筹)CEO彭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支付宝感谢包括工行在内的所有银行十年来的支持,并期待与各大行延续良好合作,共同来支持和发展蓬勃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实现大家的共赢。
互联网金融在去年开始的蓬勃发展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了一些新意,也确实被银行内部认为自己的传统领域被蚕食。央行公布的今年1月份信贷数据显示,人民币存款骤减近万亿元,同比2012年少增2.05万亿元。交通银行预计,2014年我国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增速将分别下降至9.0%和10.7%左右,行业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至8.35%。
不过,根据陆续公布的去年财报,中国的四大银行是世界上赢利能力最强的银行,虽然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投资水平很差,在上市过程中养肥的只有国外投行,但因为特殊的中国国情而躺着挣钱,被人人指责的中国移动利润也不足工行一家的一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没有动摇银行的基础,甚至都没对这些巨无霸造成一点伤害。
同时,中国四大银行的员工收入也领先国内企业,在全国行业排名中位居最前。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建设银行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748.57亿元,平均员工薪酬约为21.54万元。农业银行共支付员工薪酬及福利947.6亿元,年均薪酬超过20.55万元。工行员工薪酬支出为250.13亿元人均薪酬约为5.85万元。中国银行支付员工薪酬及福利641.85亿元,平均年薪约为21.25万元。交通银行薪酬支出为208.47亿元,人均薪酬约为20.82万元。
业内早有定论,四大行获得的高收入并非完全来自银行高管和员工们的勤奋工作和价值创造,而主要是来自于银行存贷款的高利差和不合理收费服务项目的中间业务收入等。
之所以现在以工商银行为首的四大行对互联网金融恨之入骨,也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首先冲击的是银行的这些不合理收入,是互联网金融的重点突破方向。
比如,在互联网上,业务办理的边际成本为零,所以每笔转账都要收入高额的费用十分不合理,即便是跨行转账,也已经失去了收费的理由,像招商银行早已经顺应网络发展取消所有的转账手续费,而四大行仍贵的离谱。
银行受益于垄断性的非市场化的存贷款利差,靠着低成本从老百姓手中获得的资金去进行投资获取超额利润,这并不符合改革成果与人民共享的国家路线方针,通过互联网金融的余额宝们,老百姓终于可与银行共享部分投资受益,可银行却如同被虎口夺食一样寝食难安。
面对银行体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未来生存的担心,支付宝方面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态度,支付宝方面已经表示,余额宝从一开始就不是支付宝的战略级产品,只是为了让用户放在支付宝里的余额通过投资相对比较安全的货币基金来获取一点收益,从来不是为了颠覆谁,或者打败谁。而这段时间以来,余额宝的收益水平在持续的下降,也已经表明支付宝在有意降低余额宝的吸引力,这是明显的示好银行的态度和减小压力的行动。
彭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银行作为国家金融体系主动脉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能被替代,而网络支付和新兴金融服务则是今天整个生态体系中的毛细血管,主动脉与毛细血管都是整个金融生态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争议相信通过理性客观的沟通都能解决,但前提是不能影响用户体验和利益,希望大家能与生态体系其他各个参与者一起,努力发展普惠金融,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
面对汹涌的互联网大潮,国有银行们需要有自我革命的意识,不能采取逆潮流而动的方式,一方面已经认识到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自己加紧在网络上的布局,另一方面却采用打压的方式阻碍行业创新,抱着原有的行业潜规则为自己谋求垄断利益,因为,这种策略是注定要失败的,就如同原来的山西票号钱庄,在新的金融时代到来的时候不是去勇敢拥抱而是去顽固抵制,最终的命运一定是被历史抛弃。
因此,传统银行不如积极与像支付宝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以兄弟之姿态,真诚的探讨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模式,抛弃以我为主的传统地盘意识,在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找寻自身在未来社会的立足点和新的商业模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