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捧红流行却会扼杀伟大

活在当下,是互联网的正常思维,也直接带动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因为大数据的出现,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本质上说,大数据之于商家,就是通过采集的大量用户行为数据寻找“众数”,发现共同的兴趣点或痛点,然后投其所好的进行产品设计和针对营销。对于商业机构,甚至社会学研究,大数据都是极好的工具,是传统的市场研究的升级。

【纸牌屋】火了,如果你不看,那就会被人觉得过时了。因为,这部剧是站在了大数据的基础上,根据你的喜好进行设计,你爱看什么就演什么,你爱怎么看就给你怎么演。实际上,这理念一点不陌生,这不就是我们原来说的“群众的呼声”吗?央视的元宵晚会,把网络上北京台春晚评价很高的相声安排进来,这也是大数据的一种体现。

当然,一样的理念,不一样的操作。美国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手段更先进,数据处理过程更系统化更规范,而我们的应用还比较碎片化,没有形成可持续的挖掘能力。

不过,大数据对于影视的应用、产品的开发,大数据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被过度神话和滥用。互联网公司对于大数据的过分吹捧,有其自身掌握的资源变现的潜在目的。

大数据对于用户需求的前瞻性有限,事实早已不断的证明,战略性的发现和规划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即便是靠大数据获得的预测,也往往不是机器和计算的大众来使用。诸葛亮能借来东风,是因为他长期生活在长江沿岸,对气象资料有大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或者还掌握了前人的气象资料积累数据,但看到这些能做出预测的也只能是诸葛亮。

大数据的预测需要很强的相关性,对于突破创新的影响比较小,过分相信和使用,会失去对市场的敏感预测与突破性产品的诞生。可以这样说,如果乔布斯用所谓的大数据设计手机,一定不会有苹果手机的改变世界。

大数据对于影视作品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用大数据来迎合客户,会产生很火爆的流行作品,这非常符合商业利益,但会越来越缺乏伟大的作品诞生。那些领先时代的能传颂千古的大画家、大画作、大作家、名小说等等很多都会被扼杀于摇篮。我们不排除很多伟大在当时也很流行,但很多孤高和寡却是时代前进的更大动力。

大数据是商业创作的利器,也是改变人类文化的双刃剑,是个别人的大财富工具,也是让伟大更加落寞的厚壁。那些超越时代的人和作品会更孤独。大数据,很好用,关键看谁来用,怎么用?

数字时代已经让我们失去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兴趣,大数据还会让我们失去做梦的渴望吗?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4-02-20
大数据捧红流行却会扼杀伟大
活在当下,是互联网的正常思维,也直接带动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因为大数据的出现,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本质上说,大数据之于商家,就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