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创业的成败可能与产品的构思和质量无关,甚至和创始人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反而与团队息息相关,而且,投资人面对一个投资项目,最关注的也是团队的能力,可以说,团队能力的强弱成为创业成功与否的最大关键,那么初创公司该如何组建和管理团队呢?V电影的互联网事业部副总裁陈跃老师有着4年创业经验,就读研一期间曾上线国内第一款LBS社交app。后休学创业,创办了国内最大的短片平台——V电影。经历过由执行层到管理层的过渡,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听他怎么说。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北邮的学生更是如此,而且还是那种不用担心去和亲的公主。于是看到陈跃老师的经历——北邮研究生,休学创业时,曾经山海一样投简历的小编忍不住软了膝盖,这是个大神啊,敢这么拼。而他所干的事又是小编一向最喜欢的,想当年,小编不知愁滋味,寒窗雪夜看短片,看的视频海了去了,而且小编一直觉得,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也只有短片才最应景,短短几分钟,不妨碍做事,当然,做事的时候也不妨碍回味短片的余韵悠长。于是这次专访,和陈跃老师很有话聊。
陈跃老师喜欢唱歌,他说他之前在学校是学校的十佳歌手,还去过酒吧驻唱,同时喜欢踢球,他们公司就有一个球队,每年他们把所有天使投资的创始人和公司组队,踢三次联赛。不日不夜了大半年,小编的爱好都丢了,爱好,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成功人士的标配啊。
1、了解到您是在读研究生期间休学决定创业,您当时是怎样考虑的?从一个创始人的角度来看,您当时已经具备了哪些资源或成熟的经验?同时,现在许多在校大学生都有创业的想法,您能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我在读研期间也没有真正的决定是否要创业,只是感兴趣,希望能做出一款好的产品。后来我们发现产品很不错,同时整个团队都有共同的目标,而且一直都在为此努力,所以我们觉得可以成功。随着用户数和规模等各方面都做起来以后,我们才决定真正创业。
当时从资源方面来说,我们肯定比其他公司匮乏,唯一的优势是我们采用互联网方式做产品。互联网跟其他行业相比,最容易白手起家。我们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在我们之后的路上,用户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资源。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对行业进行了冷静又清晰地思考,而不只是埋头做产品。我接触过很多大学生创业项目,他们只关注自己在做的事情,而对行业的变化和发展却没有很好的预判和感知。我觉得不断研究这个行业很重要,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这意味着互联网巨头们关注的少,一般创业者就有机会试错和思考。
对于资源和成熟经验我们并不多,只是当时我们是领域的第一家公司,而且有产品,市场反响也不错。那时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模仿我们,只是我们跑在了市场的前面,在市场上也保持着一个相对较大的规模,这些成为了我们当时具备的资源和经验。
我其实比较鼓励大学生有创业的想法,但是不一定非要让它成为大学期间就创业的冲动,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失败基本属于必然,因为很少有人愿意投学生团队。大学生不一定非要创业,更多的应该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我觉得对于大学生而言,最大的优势是没太多顾虑,可以全力以赴,而且能力提升的快,比如对行业的认识以及和团队、外界沟通的能力,能在很短时间内提升。我们一开始并不是只有V电影,之前还有其他项目,当时也没意识到是在创业,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兴趣爱好,一群人合力完成一件事。后来项目失败了,但我们从中学到了理解行业以及运作团队,这才是最宝贵的。
2、您开始创业时是怎么组建团队的?在创业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特别棘手的问题?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些您在创业过程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段心路历程吗?
不像其他创业公司,从各个领域寻找能力特别强的技术人员组建一个宇宙舰队,我们做V电影的时候,只是从原来的项目里抽调了几个人。虽然在当时,团队成员的能力不是很强,但彼此熟悉,默契程度好,而且能考入北邮大学,学习能力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最看重的,也是创业路上学到的最关键的品质,就是学习能力。不管你现在是哪个Level,只要能快速的学习并且能够应用,这才是最重要的。既然是创业,肯定是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产品,这种经验别人谁也给不了,只能依靠自己积累、自己琢磨。
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过很多棘手的问题,比如刚开始资源不够,发展起来后又遇到竞争。但是我个人觉得这些问题并不是特别难以解决,既然要创业,肯定会面临市场的竞争,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外在的问题我们都有信心解决,因为积累了一些经验,还有不错的小伙伴,能够互相帮助。
我觉得团队内部的问题更为棘手,早期时我们的团队比较年轻,只有以前在学校学生会时积累的管理经验,对于怎么驾驭一个公司确实没有太多准备。公司最初资金不足,薪资低,招员工的时候我们觉得还可以的一般都会直接录用。但有一段时间公司的业务没有大的改善,于是我们劝退了一些员工,也有员工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主动离职,造成员工大量流失,公司经历了大换血。那时我们特别心疼,招人不容易,也培养了那么久。
后来公司度过了困难时期,拿到了融资,经历了这次大换血,同时薪资各方面也达到了行业的标准,在人才方面我们有了选择的空间,员工质量也改善了很多。我们发现,换血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好事,团队的能力有了提升,公司的运转也更为流畅。
3、有人说:“大公司学做人,小公司学做事”。了解到您早年曾任职于百度,在创业之后负责过技术、产品和运营多个岗位,也是真正的从执行层做到了管理层。您既任职于“大公司”,又任职于“小公司”,一定对这句话有比较深刻的体会,您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您对这句话的感悟吗?同时,现在一部分人,特别是从事技术类岗位的人偏向于从大公司“过渡”到创业公司,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我觉得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大公司之所以大,在于它的市场份额、公司架构、人员体系。在大公司,如果不是高层,普通员工一般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有更多的时间与人打交道,同事之间相处也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我觉得大公司最宝贵的是它的一整套的培养体系,能够很大的提升员工工作的职业化。相对大公司,在小公司可以更专注的做事,目的更明确。在创业公司虽然大家讨论问题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但只是就事论事,一般不会针对个人,一切以结果为导向,这样能够保证公司快速的发展。
我觉得,在百度工作使我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范更为清晰,但员工不一定非要从大公司向小公司过渡,尤其是技术岗位,它更看重技术能力和学习能力。互联网可以帮助很多技术人员通过社交认识其他人,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自行锻炼自己的开发能力,没必要非去大公司镀金。现在校园里有很多极客的学生,他们就不一定非要去大公司,去小公司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可能他一个人就能将整个公司的技术线业务包揽下来。
我觉得对于学生而言,哪怕是实习阶段,去小公司成长的会更快,尤其是自己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但如果在小公司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再去大公司,会比直接去大公司的人更有优势。但是运营、市场等领域的员工在大公司锻炼深造一下会有更大的收获,因为大公司的这些岗位有很多师傅,可以先和他们学习基础的知识,以后再融入自己的想法探索新模式。
4、您的公司已经成功的经过了三轮融资,对于还找寻找种子天使轮的创业项目和创业者,您有什么建议?
对于现在还在寻找天使轮投资的创业者来说,我觉得天使投资人看中的不一定是项目的前景怎么样,而是团队怎么样。一般而言,创业公司一开始要做的项目和最后做成的项目之间差别是很大的,创始人是否靠谱、团队是否靠谱、团队搭建是否合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至于寻找投资,现在互联网行业的创业机会很多,包括互联网+各个行业,在这种时候,主要就看创业者怎么和投资人讲故事了。其实投资人不会太看重你当前的商业模式,更看重的是是否有商业发展前景,以及对未来用户的考虑,真正的市场会随着你的发展而变化的。
我们并不是刚有了想法就去找投资人,而是先小步试错,做出一款产品投入市场,在知道市场的反应以后才去找投资人。我觉得如果连自己都不敢投入一点资金去尝试的话,投资人肯定不会信任你,因为你自己都不信任自己。
总的来说,搭建一个靠谱的团队非常重要,然后选择产品的一个方向,努力尝试一下是否靠谱,再去找天使投资人的话,成功率会高很多。
5、现在网络剧很火,创业者也比较多,我看了您在《创业家》&i黑马路演活动的发言,您坚持内容为王,那您能不能简单的介绍一下什么样的内容才有可能赢得网络剧的市场?
网络剧的市场其实普遍属于90后、00后,这也是未来娱乐消费的主力军。所以一定要抓住这部分用户的需求,了解他们关注什么、喜欢什么,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做一些优质的、利于传播的内容,最经典的例子是《万万没想到》。但《万万没想到》也是需要一个长期积淀的,像易叫兽这些人,本身就是微博大V,用户标签非常清楚,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才逐渐摸索出来一个模式。我相信在整个内容领域,如果不断的尝试、研究用户的喜好,再推出创新的方式,还是能出现更多的让年轻人喜欢的内容。
同样,我不提倡粗制滥造的内容,去年,一批网络剧热起来了,好多人就开始效仿,出现了很多粗制滥造的、乱七八糟的内容。但如果质量太差,是不可能受到用户传播关注的。
题材上来说,我觉得内容会越来越丰富,但不一定都是搞笑题材。虽然搞笑的网络剧受众最大,但有中国的人口红利做后盾,各个分支领域都能有一定的市场。所以不一定非要抓极其大众的内容,多做类型片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另外网络剧不一定非要以剧的形式打造,可以以轻的方式打造内容,比如短的系列片、小的栏目之类的,这样成本更低,也更容易抓到用户的关注点。
想约他,关注公众号【口袋专家团】,微信号:koudaizhuanjia
如果你的公司想寻求报道,请加微信号:leaderweb,备注:求报道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