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篇文章的作者是华为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他阐述了在IT变革中华为的方向,尤其是对存储的看法。估计很多人都不清楚,华为在存储方面的秘密布局,已经有12年历史,立意是成为创新者、挑战者。
你要不懂技术就不要来黑华为了。如果要黑华为,也要看完对方的战略再说,对吧。
以下是全文。
今天,迎接巨大变革的,是整个IT领域。企业应用移动化、社交化需求,应用向云端的迁移,大数据的兴起,都出现了受制于传统IT架构的问题。在存储领域,面对企业需求的巨变,长久以来传统存储产品和方案所导致的数据割裂问题,就像当初PC必然会把互联网发展的爆发力困在笼子里一样,扼住了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咽喉。产业发展的未来,呼唤推陈出新,呼唤通过创新冲破应用的桎梏。作为存储市场的中流砥柱,华为更不希望错失这一重要历史机遇,而是沿着“冰球轨迹”,让华为存储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产业车轮前进的强劲引擎。
领跑未来,准备好了!
没有哪个企业不希望和苹果公司一样,成为产业的颠覆者。但是,存储是个高门槛的领域,用户核心业务数据对存储设备的要求永远是稳定、安全第一,客户永远不会因为“创新者”、“革命者”、“颠覆者”这样的标签,就将重要数据托付与你。
在进入行业市场之前,我们设定的目标是——成为传统存储的“革命者”、新兴产业的“创新者”。2014年,华为存储首次进入Gartner存储魔力四象限的“挑战者”象限,得到业界的肯定和用户的信任。
今天,华为存储正在大跨步接近这个预设的目标。靠的正是持续投入、持续创新,以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做事风格。2002年华为就展开了对存储技术的研究,12年来持续投入建立了包括硅谷在内的6个研发机构和遍布全球的存储研发网络,有超过3000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一起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而努力。
存储市场的特点是,产品有竞争力的企业非常聚焦,技术创新、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存储研发的模式和能力几乎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和强者竞争,华为依靠的正是不断吸取业界能量并持续进行技术贡献。华为不仅与麻省理工、斯坦福、卡耐基梅隆、加州大学、帝国理工等全球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对存储领域新技术进行联合探索,还在10余个国际、国内存储标准化组织中承担着标准制定的职责。
在存储领域,华为已授权/受理的专利数超过800个。在如云存储和IP硬盘这样的新兴领域,华为也一直在引领创新潮流。通过构建涵盖SNIA、硬盘、芯片、存储系统厂商在内的生态圈,华为推动了海量存储的IP化和IP硬盘接口的标准化,打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链。而作为OpenStack亚洲第一个金牌会员,华为在存储领域的代码贡献量更是居存储厂商首位。
慧眼独具,颠覆式创新的“融合”理念
幸运的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和传统的存储厂商相比,华为的包袱不多,这让华为得以更快速地根据数据应用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布局存储产品的研发。在业界刚刚对IT基础架构的融合达成共识的时候,华为不仅提出了“融合”存储的理念,更已将其落实于产品和解决方案中。
数据割裂之所以难以解决,既是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历史遗留问题所致,也和传统经典存储技术发展的思路息息相关。很多厂商的方案解决了数据共享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业务不间断、灾备、数据安全等问题。这个难题为何华为可以突破呢?
首先,因为华为帮助用户构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资源池,目的是彻底消灭信息孤岛;
其次,业务有忙闲、数据有冷热,华为的方案还能在这个资源池内进一步实现数据流动能力。华为认为,资源池就是一个融合数据平面,对上应可灵活适应多种业务,对下应能良好管理多种介质,对内可构建完善的数据保护,对外可包容其他存储。
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技术上的关键点恰恰是要构建一个良好的软件平台,把客户需要的各种能力最优地构建在一套软件内。而华为以OceanStor OS为核心,已经在融合存储软件平台上执着耕耘了8年,目前就已经具备了这种领先的技术能力。
例如,在搭载OceanStor OS的新一代V3系列存储系统中,华为就做到了多种协议融合、硬盘和SSD融合、主存备份融合、高中低端融合、异构存储融合。关键是,区别于其他一些厂家宣称的融合技术,华为存储“融”的技术是以不牺牲功能和客户体验为前提的。
除了要解决这样的“革命性”难题,华为存储也清晰地看到了未来数据应用的发展趋势。以IT服务为核心的云数据中心,无疑将是IT系统的下一个主要形态,在华为SD-DC²的统一设计下,华为存储结合在SDN、虚拟化、云管理等方面的积累,率先提出了“业务驱动存储”的理念。
华为认为,存储未来的存在形态将不再着眼于物理设备,而是一系列的存储能力模块,包括基本的数据存储功能、高级的数据管理功能,如检索、分析等,这些能力模块像今天的移动App一样,可以从云平台上下载,并根据业务的需要部署到云计算的虚拟化环境中,这样就可以快速构建起一个适应业务的“数据存储系统”。
这种架构,华为称其为SFV——存储功能虚拟化。SFV既可以按照业务的需要灵活部署、弹性伸缩,又能推动存储产业从数据存储向数据管理和数据服务演进。而在未来几年中,华为存储会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发挥在融合存储方面积累的优势,尽快让SFV架构服务于客户。
华为式的创新,从来不是为了追赶技术潮流,或是盲目追求技术上的领先性,更不会是为用户设置门槛的创新。
开放合作,托起存储产业
面向用户的创新,知易行难。华为融合存储的心脏是OceanStor OS——融合存储操作系统,我们90%以上的研发投入都聚焦在打造这一革命性的软件平台上,就是为了做出能够惠及用户的创新。例如,传统的HDD/SSD混合存储基本是简单的混插,但这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发挥SSD的性能。OceanStor OS的设计既要让用户有最好的HDD使用体验,还要把SSD的高性能真正发挥出来,这需要工程师在设计上下很大工夫才能实现。而目前,华为存储可以把稳定时延做到1毫秒以下,达到了业界最佳水平。
芯片是软硬件能力结合的精华,但由于技术风险高、投资大,存储厂商鲜有选择走这条路的。而华为就是因为把存储、网络、计算虚拟化核心技术的积累融入了芯片中,才做到了让OceanStor融合存储系统成为业界性能最高、能效最高的存储硬件平台。
因为这些积淀,华为存储才能获得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认可,在全球150多个国家超过4000个客户处得到应用,在运营商,金融等行业进入客户的核心应用,并与英特尔、SAP、希捷、微软、索贝等500多家合作伙伴携手。
创新是引发颠覆性变革的关键因素,但仅靠创新还远远不够。我们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携手共进,离不开客户的信任支持。我们深信,IT是一个开放的产业和自由的商业环境,伴随IT市场空间的持续增长,华为愿意与合作伙伴一起,构筑面向最终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持续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同心协力,构建健康发展的生态链,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对客户长期的承诺。
我们相信,开放合作、面向客户的创新会让更多的用户信任华为存储,所有的努力、坚持与沉淀,都会让华为存储提前站上“冰球即将滑向的地方”,为产业车轮不断前进助推一臂之力。而这,正是华为存储铁肩担当的使命和荣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