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那么问题来了,第一个微信广告主到底是谁?微信的野心又是什么?这动了谁的奶酪,谁最该颤抖?朋友圈广告的挑战,又在什么地方?
文/刘兴亮(微信公众号:刘兴亮)
广告终于来了: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1月21日,第一条微信朋友圈广告悄然亮相,部分用户刷朋友圈时会收到一条来自微信团队的推广信息——微信即将推出的朋友圈广告。广告由六张图片和一个链接组成:“它无孔不入,你无处可藏,不是它可恶,而是它不懂你,我们试图,做些改变。”而点开链接则会显示“广告,也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一片哗然,用户一片喧哗。关于微信广告这事,这几天我接受了无数的采访,电视节目都做了三个了。这事,把大家都整疯狂了。先是微信疯了,竟然敢在朋友圈做广告;接着,媒体疯了,这是关系到自己绝大部分受众的重大新闻啊;最后,用户疯了,你丫敢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动土啊,欺负我没得选择吗?
甚至连微信的广告形式——六张黑底白字的图片,也演化为“微信体”,各大公司纷纷效仿,借势都在朋友圈里纷纷推出自己的广告,主体都是黑底白字的六张图片,文案也极尽模仿、调侃之能事。一时间,如果你没有在当天推出相应的广告,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了,反应也忒迟钝了。
自从朋友圈成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后,自从各种面膜之类的广告霸占朋友圈后,圈内就在猜测,微信官方会不会推出朋友圈广告?现在,广告终于来了,这在情理之中;但这么快就推出来了,时间点在意料之外。
第一个微信广告主到底是谁?
1月25日晚,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
大约9点钟的样子,我更新了朋友圈,内容是:“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来了,有人看到的是宝马,有人看到的是可口可乐,有人看到的是Vivo,看来果然是大数据,果然是智能匹配,看到的各不相同。到底谁是第一个微信广告?这是个迷,也可能三个都是第一。据说看到宝马的是土豪,看到Vivo的是屌丝,看到可口可乐的是2B青年,啥都没看到的,很抱歉,你已被抛弃了。”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是第一个微信广告主呢?宝马、可口可乐、Vivo其中的一个?还是三个并列第一?
很快有个哥们在我朋友圈评论说“磨了一周总算上了,累死我了”,并把我朋友圈的这个内容转发到了他的朋友圈。原来,他正是此次微信广告投放的负责人,就是那三家里的其中一家。
据我的这个哥们透露,是微信主动找到他们公司的,已经谈了一个多月了,但之前一直不知道时间点,直到上周才确定下来。微信找了很多公司,最后第一批确定为这三家,是同时投放的。所以,没有第一名,只有第一批。
至于投放金额,他说和之前大家的猜测基本一致,我猜测也就是500万左右,是按照CPM来计算的。
微信的野心
“微信=移动互联网”,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这个等式是成立的,这是微信的荣耀。这种荣耀,之前微博也部分获得过,曾经,有那么一部分人,玩手机主要就是刷微博。
绝不能让微博的尴尬成为微信的尴尬,这是腾讯很多高层的共识。一个产品,一定时间内可以不赚钱,如果长期不赚钱,谁能答应呢?为了避免这个尴尬,微信早早的就在内部开始探讨起了商业化的道路。据说此前每次的讨论都很激烈,激烈点主要在两个方面:商业化路径和时间点。直到朋友圈火爆之后,尤其是“面膜”之类奇葩铺天盖地之后,争论就再也不像以前那么激烈了。
“简单粗暴”,是互联网的信条之一。越是绕弯弯的事,越是温开水的事,成功的概率就越低。是啊,微信商业化道路上,还有比朋友圈广告更简单粗暴的盈利模式吗?
据微信内容预估,朋友圈广告准备一年收入100亿,这是什么概念?由于腾讯2014年的财报还没出来,2013年腾讯全年广告收入为56.95亿,2014年前三季度的广告收入之和是56.81亿(11.77+20.64+24.40),全年肯定超不过100亿了。就是说,朋友圈广告一出马,就比腾讯全年所有业务的广告收入还要多。
这动了谁的奶酪,谁最该颤抖?
微信朋友圈广告,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关于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这事,到底最应该颤抖的是谁?
周六晚,一档电视节目中,当主持人张鸿问到这个问题时,我和另一位嘉宾项立刚老师的回答截然不同。老项认为,这是动了传统媒体的奶酪,这笔广告费,不是从广告主的网络广告预算中分出来的,而是从传统媒体的品牌广告预算中分出来的。所以,该颤抖的应该是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
那我的回答是什么呢?动了谁的奶酪,电视、报纸,还是百度?不,都不是,而是阿里。竟然是阿里?原因何在?主持人追问。
我们先跳开这事,看看美国的几大互联网巨头。2014年10月14日,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在参加活动时公开表示,谷歌在搜索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不是必应或雅虎这样的搜索引擎,而是亚马逊。
谷歌把亚马逊看成最大的竞争对手,那亚马逊又把谁看成最大的竞争对手呢?从亚马逊内部人士处了解到,他们眼中最的竞争对手不是另外一家电商公司,而是社交网站Facebook。谷歌把亚马逊作为最大对手好理解,那亚马逊把Facebook作为最大对手,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Facebook把社交广告和电商构成了一个闭环,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不管是有形物品还是服务。比方说用户谈论美剧里女主角的衣服时,就会给你推送同款服装的广告,点击链接可以直接购买;比方用户说到想到A地旅游时,就会推送A地的酒店。
话再说回来。我们都觉得腾讯是一个社交公司,其实腾讯赚钱的大头是游戏,所以也可以说腾讯是一个游戏公司;我们都觉得阿里是一个电商公司,其实阿里赚钱的大头是广告,所以也可以说阿里是一个广告公司。
说到这儿,你就明白为何阿里最应该颤抖了吧。微信,正在构建“广告+微店+O2O”的布局。大野心,大格局。
任何基业,都不可能长青;任何公司,都不可能长盛不衰。颠覆微软的,一定不是另一家软件公司;颠覆谷歌的,一定不是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颠覆亚马逊的,一定不是另一家电商公司;颠覆微博,一定不是另外一家微博;颠覆微信的,一定不是另一个微信;颠覆阿里的,谁说不可能是微信呢?
微信朋友圈广告的挑战
上文提到的微信首批广告主的那哥们,很巧,七年前Facebook推出信息流广告时,他也参与了,不过当时他在另一家公司。我调侃他,你见证了美国和中国的同一段一定会被写进书中历史,想想也是醉了。
不管是Facebook还是微信,不管是他之前的公司还是现在的公司,最纠结的就是两个字:隐私。
回忆起七年前的事,这哥们透露,比七年后的今天恐怖多了。首先,美国的用户比中国的用户更加在意隐私,动不动就会把你告上法庭,弄不好就是上亿的赔偿。其次,当时Facebook比腾讯过分多了,随时会根据用户提到的信息发广告,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剧里的服装和要去旅游的A地,精准的让用户恐怖,感觉没有任何隐私。当然,也可能是Facebook这方面的技术要比腾讯好。
所以,掌握好一个度,想来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承受的。再说了,不能承受又怎么办呢?爱情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微信不是你想弃,想弃就能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