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赴日本购买马桶盖、电饭煲,赴德国购买厨具等依然是很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的选择,中国制造依旧停留在价格低廉、品质不足的评价上。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对中国制造的感性认知,那么从珠三角、长三角的企业倒闭潮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落,则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制造对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阵痛期,这在工业上表现尤为明显。近几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下滑,2015年已滑落到6.1%。一些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显,突出表现在低端过剩而高端不足。实际上,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问题各个行业普遍存在。究其根源,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
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究竟要靠什么来激活呢?近年来快速崛起的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兴技术正在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新的活力,尤其在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互联网正在进一步激发制造企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事实上,借助新兴的技术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从早期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到数字化的工厂,中国制造一直在努力实现转型升级,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仍需要进一步加速。
机器人正扮演重要角色
日前,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与德勤联合发布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称,自2005年以来的1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5倍,比1995年涨了15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诸多挑战。不断提升的用工成本,已经损害了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比如一些传统的服装、纺织等行业的生产厂正在从中国搬到越南、柬埔寨和印尼等国家。
在这一背景下,机器人被认为是拯救中国制造业的良方之一。来自国际机器人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使用率较低,仅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不及美国的四分之一。而在最擅长使用机器人的韩国,其使用率竟是中国的13倍。
麦肯锡公司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可以推进企业的运营转型,从而来提升生产力。比如提高自动化率、提升能源效率、精简流程。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如果实施彻底的改革,中国的劳动生产力将提升15%。
事实上,在政策层面,不仅在鼓励制造业企业家将数以百万计的机器人引入生产流水线,同时还在推动中国企业积极参与 的研发和制造。或许有人会说,当 取代了人类,势必会造成大批的产业工人失业等,应该说,从短期来看,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回顾人类历史的每一次技术变革,我们会发现,短时间的阵痛之后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传统职业的消失很快就会被新兴的行业和职业所填补。
互联网+成为助推器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正在取代传统的信息化成为制造业再次升级的助推器。过去,在信息化的时代,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引进,实现了制造业设计制造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真正从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角度推动了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如今,互联网+的持续推进,正在给已经实现信息化的制造业带来新的机会。具体而言,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的构建,正在为中国制造营造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而互联网思维与传统制造业的跨界合作也带来了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制造业的新模式。这些都在激发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013年,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期望借助物联信息系统将生产中的供应、制造、销售信息数据化、智慧化,达到快速、有效、个性化产品的供应。中国为了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于2015年正式对外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将传统的制造业信息化演进到制造业互联网化、物联网化阶段。
事实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样也属于互联网+的范畴。这些新兴技术的综合应用,所打通的不仅仅是制造企业内部的互联互通,更是制造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间的高效共享和协同,这种全行业的融合有望给中国制造带来质的飞跃。
工匠精神仍是本质所在
在“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自主创新”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众多与会的企业家共同见证了《中国制造创新宣言》的发布:“坚定自主创新,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坚守工匠精神,让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跨越,坚持核心科技,让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跨越,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从技术角度讲,不管是机器人为代表的制造业智能化,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制造业网络化,所解决的都是制造业的效率、效益等问题,他们只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催化剂,就制造业而言,产品依然是其核心所在。
对于制造业而言,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末。工匠精神作为生产者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称得上是中国制造的灵魂所在。可是,作为评价质量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指标,中国出口商品单价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商品往往是以价格优势来赢得竞争,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更多靠质量优势赢得竞争。
国务院参事张纲对此建议,制造企业要着重进行四个方面的质量创新:一个是质量技术的创新,二是质量管理创新,三是质量基础建设的创新,四是质量文化创新与工匠精神培育。中国质量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段永刚也表示,不应该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要让良币驱逐劣币,才能让中国制造回归我国历史上那些值得骄傲的本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应该说,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从信息化时代到互联网化时代,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摆脱产品粗糙、价格低廉的传统印象还有一段距离,如今,消费升级浪潮以来,是时候回归“匠心”的时候了。中国制造,雄起!【本文原载于《数字商业时代》】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