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腾讯刚刚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腾讯首度公开了腾讯支付及云服务的增长数据。财报显示,腾讯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275%至2016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34.79亿元,该项增长主要得益于腾讯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收入的增长。
而在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阿里云营收增幅为156%;而亚马逊AWS最新财报则显示,上个季度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58%。几大云计算巨头皆在云计算市场收获满满,这似乎预示着全球云计算市场快速进入商业时代,中国市场自然也不例外。
物联网时代的竞争,云计算为制胜法门
云计算市场本身的爆发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它或将成为巨头们进入未来物联网时代的通行证。其实各种软件应用也是一种典型的云计算模式:数据和运算在云端完成,终端设备主要承担输入和显示功能。因此,在“云+端”的物联网时代,还需要有强大的云计算作为支撑,而最终在市场中得以脱颖而出的,也一定是在云领域深入布局的企业。
对于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 在百花齐放的市场中,不管是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还是未来的物联网时代,一定是“云”的天下。因此,未来的趋势越明显,企业在云计算领域的投入就越大;只是在布局策略上,巨头往往依靠数据积累和资源优势先云后端,而小公司选择的则是先端后云。
云计算作为最佳切入点 巨头们意欲何为?
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云市场大局已定,但在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大家基本还处在起跑阶段,谁能够笑到最后尚无定论。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逐渐在应用层面引领世界创新潮流的今天,中国企业机会大增。因此,征战云端就成为当下互联网巨头们的战略重点。
近几个月来,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先后在云计算领域部下重兵,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更是为各自的云计算战略亲自站台,并亲自部署,他们对云计算的重视可见一斑。
百度凭借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积累,不同于传统的云计算,而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三位一体”。阿里巴巴则通过启用新LOGO的方式,强化其“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的理念;一方面加大云数据中心在全球市场的部署,另一方面也将其人工智能产品Ai升级为ET。
腾讯更是将云服务和地理位置信息(LBS)、安全、支付一起看作是公司未来的四大核心业务。其中,腾讯云更是腾讯发力企业级市场的核心抓手,而从最新的财报可以看出,腾讯在云和支付业务上275%的增长,也充分证明了腾讯云在企业级市场的快速崛起。
具体分析,腾讯云已经和即将获得的快速增长应该得益于如下几个原因:
一、企业级应用市场的拓展。过去,腾讯云在电子商务、O2O服务、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及互联网金融等垂直行业已经取得了领先优势,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拓展更广阔的行业。现如今,腾讯云正在积极向旅游、公共安全、城市规划、生命科学和金融等重点行业拓展。
二、进军国际市场。根据此前的战略部署,腾讯云将在扩建北京、上海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新建深圳金融数据中心,在海外市场,腾讯云将陆续开放新加坡、美西、美东、欧洲、日本等数据节点的服务,南美洲、悉尼、俄罗斯、韩国、台湾今年到明年年初陆续开放……这也使得腾讯云成为了仅次于亚马逊AWS,在全球云服务基础设施部署最为完善的互联网云服务商。
三、云服务生态。腾讯云对于腾讯来说,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那么简单,而是代表着整个平台战略。众所周知,腾讯在社交、游戏、视频、移动应用等领域布局深入,秉承开放平台战略的腾讯云可输出腾讯在这些优势互联网业务上的服务经验,为不同领域中的合作伙伴服务,逐渐完善其云生态。
除此之外,新的云计算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以及日益完善的用户服务也将让腾讯云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可以预见的是,得益于市场潜力巨大的企业级业务,未来,腾讯云必将会成为腾讯下一个收入的增长点,到那时,腾讯也将会在财报中单独体现腾讯云的营收。
云计算所代表的是一种生态,通过与大数据等的融合,将成为未来驱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任何时代下都离不开云计算生态的支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应用同样也需要以云计算为基础。
正如在“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所说的那样:云是腾讯开放战略与互联网+战略的方向,云与分享经济发展周期一致,未来大部分科技创新都要用云来体现。
本文为科技新媒体“常言道”(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出品,作者丁常彦。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