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追赶苹果的道路上必然要将三星踩在脚下

日前,华为在美国加州和中国深圳同时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的消息传来,也使之成为在向苹果收取专利费之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又一新动作。事实上,在智能手机领域,目标直指苹果公司的华为迟早要将三星踩在脚下,也正应了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

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三星、华为是前三甲,雄心勃勃的华为正在向苹果发起冲击,随着苹果触及天花板开始走下坡路的同时,进击的华为距离智能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正在逐渐接近。但在这一过程中,三星将是第一个要战胜的对手。应该说,从产品层面讲,华为手机和三星已经非常接近,甚至不相伯仲;相比较产品在市场上的比拼而言,在专利市场的知识产权之争或许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而成为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公布的许可备案登记信息显示,去年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769件,而苹果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在华为与苹果公司达成的系列专利许可协议中,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都包括在内,这意味着华为已经开始向苹果收取专利费。

而在华为向三星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中,三星公司对华为知识产权的侵权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由此也可以看出,目前三星与华为在专利许可方面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华为起诉三星,最终的结果恐怕并非是讨要多少的专利侵权费那么简单,而是要通过彼此的专利许可授权,从中获取更大的价值。这一点,从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的专利之争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此前有消息称,三星正在与苹果洽谈,希望为苹果计划明年推出的iPhone独家供应OLED显示屏。这也被业界看作是三星期望与苹果公司和解的关键举措。曾经,三星也是苹果的最大供应商之一,并为苹果提供芯片和显示屏。但2011年起,这两家开始因为专利侵权对簿公堂。苹果开始寻求与三星之外的LG、夏普等显示屏供应商合作。

早年,在苹果表示它的iPod准备放弃微硬盘,而改用闪存的时候,三星立即投资建立了闪存工厂。然而,随着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僵,苹果开始倚重其他供应商,包括LG显示器公司、夏普和日本显示器公司。在2014年,苹果和三星放弃了在美国境外针对对方的所有起诉,当年12月,三星同意向苹果支付5.48亿美元专利侵权赔偿款。但与此同时,三星也在组建专门负责苹果产品的团队,以期望和苹果达成更多合作。

从苹果和三星的专利之争可以看出:在商场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而此前有外媒报道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数据显示,去年向该组织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创下新纪录,共达21.8万项,华为以3898项连续第2年位居榜首,美国高通公司和中国的中兴通讯分别以2442项和2155项位列其后,韩国三星和日本三菱则分别以1683项和1593项排名第4和第5。因此,在华为与三星的这场专利诉讼中,很有可能也会是这样的结局:双方达成新的专利交叉授权协议,各取所需的同时,继续在产品层面展开竞争。

从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看,专利发明和产品创新可以说是驱动企业发展的双轮,没有专利的手机厂商注定在市场上无法走得很远,譬如曾经如日中天的小米;而没有产品创新徒有专利同样会被市场所淘汰,譬如曾经的手机市场双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

如今,在世界智能手机市场格局基本确定的今天,前三甲苹果、三星、华为同样也要在专利和产品两方面决一高下。在产品创新上讲,苹果近年来创新乏力已经成为事实,三星和华为尽管也难以拿出颠覆性的智能手机产品,但在产品的微创新上一直不断小步向前;而在专利方面,华为和三星都位居前列,苹果则相对落后,因此才有了苹果向华为每年交巨额专利费的说法。

因此,从未来的市场态势看,有专利作为基础的三星和华为,将在智能手机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增长潜力,只要产品创新不间断、方向不偏离,未来的市场潜力都非常之大。而在专利申领方面和产品创新方面样样不输三星的华为,显然会首先将三星超越,进而向智能手机市场的顶峰发起冲击。(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作者:丁常彦)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6-05-31
华为追赶苹果的道路上必然要将三星踩在脚下
日前,华为在美国加州和中国深圳同时提起对三星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的消息传来,也使之成为在向苹果收取专利费之后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又一新动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