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3月1日起提现收费已引发各方讨论,微信称此举意在补贴成本,其实这只是表象,微信真正希望强化的是移动支付功能。发红包让微信支付异军突起,但红包并不属于金融行为,只有微信支付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中的支付渠道,腾讯才能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一步发力。蚂蚁金服也好、京东金融也罢,之所以它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做的风生水起,与其所依靠的电商平台有莫大关系。
此前,笔者曾在《“红包照片”刷屏朋友圈 微信赢了?》一文中也曾分析:如果仅仅停留在社交金融的层面,微信红包的价值则会被远远低估,甚至是浪费;而支付宝所要占据的并非是社交金融的领域,而是更为广阔的消费金融市场。支付宝未必非要和微信在红包大战上决一胜负,这等于是以自己的短板比拼对方的强项,倒不如放弃这一城一地的得失,更多将精力放在更为广阔的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因为,对于微信红包来说,未来所要嫁接的同样也是如何与互联网金融相互融合,而不是发发红包那么简单。
腾讯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于是微信很快就通过提现收费这事儿释放了一个信号:微信钱包里的零钱没事就别提出来了,最好是借助微信钱包把它花掉。这同样也暗合一个心理问题:虽然提现所收取的手续费不多,人们在心理上依然会对扣钱觉得不爽,转而选择如何省下哪怕一毛钱。
为了方便用户进行微信支付,微信钱包提供了多个消费场景,刷卡可以进行商超等的结算,手机充值、Q币充值、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也被纳入其中;滴滴出行、京东精选、大众点评等腾讯入股或者合作的企业同样具备微信支付入口。
从这一点上看,微信钱包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但相比较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微信是以钱包为核心构筑消费金融的场景,而电商平台则是借助电商消费场景构筑金融服务,一主一次,对于用户来说,差别巨大。这就如同“你现在要买东西,可恰好手头余额不足,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说,我们借给你”和“你现在钱包里有很多钱,没那么想花掉,微信钱包说,我们给你提供花钱渠道,你就花吧”。
不仅如此,移动支付似乎并没有被人们广为接受。在经济学人智库2015年的一项调查中,全球移动用户给出了他们不会频繁使用移动支付的三大原因:更喜欢电脑支付、担心隐私泄露、担心数据安全。微信钱包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不过这并不会影响移动支付成为未来的必然趋势。
只是,看重这一趋势的并非微信一家,在微信还在为如何构筑更多消费场景,将微信钱包中的钱盘活、提升微信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时,支付宝也在努力推动;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将加入战团。
2月18日凌晨5点,Apple Pay正式上线。消费者只需要有一部内含NFC芯片的苹果手机(iPhone6以上),绑定信用卡或借记卡,在线下交易时无需打开APP,也不用唤醒屏幕,只要是将iPhone靠近POS机闪付位置附近,屏幕会自动点亮,设备解锁、密码验证、POSS机确认,即可完成支付。不仅如此,有媒体报道,三星也将在下周发布S7旗舰手机,其旗下的支付系统SamsungPay也会同期登场;下周即将发布的小米5据说同样也拥有类似功能。
移动支付市场一下子涌入了众多竞争者,在这种情况下,微信支付也必须加速布局。强化安全性、保障用户隐私可以让用户更放心;拓展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捷性可以促使用户更多使用。除此之外,腾讯恐怕也要有所动作才行。
相比较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腾讯在金融领域的布局虽然全面,且微信支付和理财通势头较猛,却没有形成合力。2016年,腾讯若想在金融上有更大作为,必须要考虑整合内部组织架构和产品,提升腾讯金融的整体竞争力。(微信公众号:changyandao1;作者:丁常彦)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 华为员工涌入苏沪两地,房东狂欢:租金几近翻倍,跨省租房成新常态
- 制造业巨头空客计划裁员2500人,应对航天业务亏损与供应链挑战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江阴市与清华大学携手推进重大科技项目
- 美国或再升级出口管制:考虑限制AI芯片对中东出口
- 刘强东章泽天报案:京东发言人证实夫妇俩遭有组织造谣,警方已介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