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百度世界大会上,调整架构之后与百度搜索公司并行发展的百度金融迎来首秀。我曾参加去年百度世界大会“互联网金融”分论坛,今年以FinTech即金融科技主题的“百度金融”相对而言人气要高出不少,不乏有大量西装革履的传统金融人士。这表明独立发展的百度金融有了更强的影响力,百度金融高管集体讲了一个跟过往互联网金融完全不同的故事。
不只是互联网+金融,而是用科技撬动金融
互联网金融已是一个相对古老的概念了,过去人们谈互联网金融,总是会从细分业务来谈,互联网保险、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贷款等等,这些业务的思路都是将互联网当做一个改善传统金融行业的工具,将互联网当工具的说法,在许多互联网+行业都很普遍。今年开始兴起的一个新概念是FinTech,金融不满足于将互联网当工具,Finance要与Technology有更多结合,如何结合之前一直众说纷纭,今天百度金融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百度高级副总裁朱光透露,百度做金融最自然的路径是借助于百度的流量优势和对用户金融需求的获取,进而结合用户的理财、企业的贷款等场景提供金融机构服务,更进一步则可与金融机构一起定制更适合百度用户的金融服务,比如百度理财、教育贷款等等。不过,朱光认为百度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基于流量优势做金融服务分发,而是“百度有业界最好的技术,用技术去撬动传统金融行业提升这个行业的效率,为更多的用户服务,我们找到了很大的机会。”
不只是百度金融掌舵者朱光一直围绕技术来阐述百度金融的思路,分管百度金融理财资管业务的张旭阳和分管消费金融业务的黄爽,在介绍相关业务时,同样在强调“技术”二字。张旭阳和黄爽均是从传统金融机构空降的高管,一致强调用技术去驱动金融,而不仅仅是将互联网当工具,是现场观众始料未及的。
为什么百度做金融,却如此强调技术?“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会不会是因为以技术为基石的百度总是希望用技术去驱动一切业务?答案是否定的,百度金融强调技术,是顺应互联网金融趋势、结合百度自身优势的选择。
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下半场:FinTech是未来
今年开始,越来越多互联网大佬陆陆续续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判断: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互联网+进入下半场,O2O进入下半场,比如李彦宏早在百度联盟峰会期间就说互联网下一幕已被人工智能掀开,滴滴程维、美团王兴,均提出过类似观点:上一阶段的互联网基于流量和人口红利,且是粗放式增长,用户密集型产业;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则会以人工智能等科技为驱动,互联网不只是起到连接的作用,而是要将技术带到各行各业,驱动各行各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体验。
“技术驱动”是一切互联网+行业下一阶段的重点,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换句话说,互联网金融下一幕已被掀开:不再是将互联网当做营销和服务的一个渠道,而是借助于互联网相关的三大技术即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彻底撬动金融行业,这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的共同机会,但身处技术前沿的互联网巨头更早察觉到“春江水暖”。FinTech即金融科技概念方兴未艾,这是继互联网金融之后的又一个热门概念。
FinTech并不是中国人的首创,国外已有许多自诩为金融科技的创业公司,如全球最大财富管理平台Wealthfront、日本乐天金融、美国在线支付解决方案Stripe,都被视作是FinTech公司,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量级玩家,如京东金融、微众银行、众安保险,从其高管的讲话中也能感受到,他们更愿意自己被视作是“金融科技公司”而不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大家都在强调科技对业务的重要性。科技对金融究竟有什么价值?科技又包括什么?
互联网最首要价值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因此其最初对金融业的改变,就体现在信息化上,互联网金融的要义也在于此:不论是网银,还是移动支付,抑或股权众筹,均在解决信息化的问题,这个阶段,互联网确实只是一个工具。而FinTech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互联网有三大衍伸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三大技术将渗透到金融的一切环节,并彻底改变金融的运作模式,重新定义金融的价值。正如卢森堡基金协会主席Denise Voss所言:“金融科技已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语,目前资产管理者、分销中介及服务提供商正面临着新的投资者行为,金融科技将对他们的运行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
百度金融生来就是一家FinTech公司
如何用科技驱动金融?百度金融给出了更系统化的答案。
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的主题均围绕“人工智能”,并列举了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四大应用技术,这些技术领域百度已形成优势,朱光则认为,这些技术,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均可被应用在金融业务之中,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主要应用在以下方面:
1、身份识别。账户体系是金融业务的基础,身份识别是金融风险控制的根本。然而传统身份识别方式基于实体、证件、密码、签名等方式都还有改进空间。百度会将人脸识别、活体识别、签名识别等AI技术与场景结合起来,去识别用户身份。
2、大数据风控。百度金融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风控模型,并通过AI技术进行快速计算。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数据而言,互联网数据更加丰富,两者结合将会作出更好的风控,目前,百度大数据风控模型除了被应用在自家业务之外,还被应用在中信银行、“买单侠”小贷公司。
3、智能投顾。通过用户画像技术,百度金融知道每个人风险的适应程度、喜好程度。通过资产画像技术,百度给资产打上标签,将这两者有机匹配就可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投顾,帮助用户更好地投资。
4、量化投资。通过海量大数据和基于大数据的预测技术,百度可将影响投资结果的变量、行为动态如网民情绪,都进行捕捉,再进行实时运算,进而形成量化投资方案,现在量化投资方案已与易方达基金达成合作。
5、金融云。百度金融更多是希望通过技术去帮助金融行业做得更好,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做。百度现在涉及到金融资产,但更多是为了验证技术与金融的结合,用朱光的话说,“百度金融现在要做一部分资产,通过这样的场景去印证自身风控模型、反欺诈能力、大数据画像能力;但是仅仅自己做是不够的,我们有很多的合作机构,为他们提供金融云服务、大数据分析能力、以及智能获客的能力,就是一边自己探索,一边还要和机构深入合作。”,金融云则是百度金融科技能力开放的窗口,金融合作伙伴可在自己熟悉的场景中,用好金融科技,实现真正的去IOE,做好金融服务。
可以看到,朱光、以及百度金融已经想清楚了应该如何做:基于百度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优势,将AI、大数据和云计算三大技术应用在金融最适合的几个场景:身份识别、风控、智能投顾和量化投资。同时,百度更希望与行业一起来探索金融科技,通过金融云将金融技术开放出去,带动金融行业一起升级,这让百度金融与阿里和腾讯的金融业务实现了差异化的行为。
互联网不能只做渠道,技术在金融中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一种核心驱动。用朱光的话说是“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等优势升级传统金融,实现普惠金融的梦想。”百度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而这些技术与金融很容易结合,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金融将是典型应用场景。百度金融生来就是一家FinTech公司。
百度金融未来的潜力在哪里?
如果百度金融走金融科技路线,意味着:
1、百度金融未来可能是,员工数量少,业务规模大的金融公司。百度金融不是网点和人力密集型,而是技术密集型,将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在客服、投顾、风控等领域将取代许多人。借助于百度的流量和用户优势,有望快速爆发,形成规模。
2、百度金融未来可能是,利润率最高的金融公司。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大幅提高获客效率、提高投资回报、降低人力成本,因此金融业务效率将很高,与此同时通过金融云为行业做好金融科技升级,获取价值。因此,百度金融有望比传统金融机构有更高的利润率,为百度整体业绩作出贡献,成为百度的又一直现金牛。
3、百度金融未来一定是,为金融行业服务的公司。正如百度在服务生态和内容生态做的事情一样,百度金融科技能力将会开放给行业,比如将百度的AI技术通过金融云开放,再比如将百度的互联网大数据通过标准产品如指数的形式开放,这些都可帮助金融行业再造。互联网巨头开放技术、数据和用户给传统行业,也是互联网+的大趋势。
4、百度金融未来或许是,金融里面最懂技术的,技术里面最懂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百度金融基于百度AI技术,而百度AI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因此百度金融将会很懂技术,百度金融也相信,金融科技的技术难关,最先突破的将是他们。在互联网公司里面,阿里巴巴与腾讯更多聚焦于支付、小贷,而在资产管理、量化投资等专业金融业务上并无布局,百度金融业务覆盖更广,可以说它是互联网公司里面最懂金融的。
对于百度来说,百度金融除了将是其基础设施、可快速带来业绩回报之外,还将扮演探路者的角色:它既是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实用化的重要业务,也是百度拥抱互联网+浪潮的一次全新尝试。这家生来就是FinTech的公司能否不辱使命?拭目以待。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luochaotmt)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