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曲面电视销量将有望突破400万台。曲面显示器销量2016年预计将达到200万台,2017年将突破500万台。在8月23日中国“曲面电视/显示聚力论坛”上,TCL多媒体CEO薄连明更是指出,曲面市场的快速扩张是一个积极的征兆,将为中国电视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极。
曲不可挡,市场需求激活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新机”
来自奥维云网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底三星、海信、TCL等大彩电厂商搭载最新、最顶级、最尖端技术,高配、高标的曲面电视在北、上、广、深渗透率达到市场总规模的25.6%,65英寸及以上渗透率已超过50%。并且这个趋势,在2016年仍将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与少部分放弃曲面战略的企业相比,提前布局曲面的企业更有前瞻眼光。”业内人士指出,“曲面电视/显示聚力论坛”的召开是一道清晰分界线,代表着曲面大阵营彻底成型,曲面电视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向的“胜负手”,曲面电视随着3年培育期后的市场成熟,正在迎来收割期。
这一方面得益于是因为厂商们对曲面电视产品的积极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曲面屏电视的优势,细分需求逐渐觉醒。本质上其实体现的是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需求,毕竟一切创新都是以需求为驱动力。相比较传统电视,曲面电视主要满足了消费者如下几种需求。
第一,对产品差异化,尤其是设计差异化的需求。。工业设计美学有时候的确是玄之又玄的美学体验,就像人们普遍偏爱流线型汽车外观、直板型触摸手机一样。在曲面电视出现之前,市场上只有单调的平面显示,电视厂商们在追求产品差异化上可以做的改变并不是太多,除了配置之外,尺寸、外观颜色、面板元素的重构等设计已经近乎瓶颈。而曲面屏幕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一瓶颈,它赋予了电视厂商在追求产品差异化上更多的选择,也满足了不同用户对电视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在实现基础功能的同时,做到了工业和设计美学的完美融合。
第二,对大屏体验的追求。因为曲面屏幕的弯曲特性,决定了其可以在相同的空间获得比平面屏幕更大的显示面积,例如,1.3米的宽度空间正好摆放一台55英寸传统平板,却可以放进一台58英寸的曲面电视。这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消费者对超大屏体验的需求。不仅如此,曲面屏还具有逼真的画面临场感,符合人类视觉结构特性。因为曲面屏符合人类视觉构造特性,能够使屏幕上每一点到达眼睛的距离相等,消除了屏幕边缘的视觉扭曲,创造出最自然舒适的观感。
率先落子,TCL“画”出最美“弧线”
曲面电视以其独特的竞争力,成功在市场上开天辟地,在激烈的红海竞争中挣得一席之地,将让提前布局的企业饱享红利。其中,TCL最具代表性。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1-7月,TCL曲面电视零售量份额高达29.7%,稳居第一。7月,TCL曲面电视零售量份额一路飙升至34.7%,以垄断性优势引领行业,可谓是在曲面市场的竞争大潮中率先“画”出了最美“弧线”。可以说,35年电视产业积淀及3年来坚持曲面电视技术探索,是TCL胜出的最大凭仗。据了解,TCL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最符合人眼眼球弧度的4000R黄金曲率曲面电视产品,并多次创造性地把全球最前沿科技与曲面相结合,打造了量子点曲面、超薄曲面、HDR曲面等系列全球领先的最强曲面产品阵营。
除此之外,TCL还依托于旗下华星光电,成就国内唯一具备“液晶面板—背光模组—整机制造”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优势的企业,可以轻松把控最核心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环节,一举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最强的曲面产业链格局。而正是基于TCL等先发企业在技术、产品、产业链等布局上的持续努力和推动,不仅让曲面电视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拉动了整体曲面显示产业的突飞式发展。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曲面电视销量份额稳居第一的TCL外,已有三星、长虹、海尔、海信、康佳、乐视、微鲸、小米等企业和冠捷、惠科等显示器企业共20多个品牌加入曲面阵营,产品覆盖所有主力尺寸,型号多达155款。曲面已毫无争议的成为产业大趋势,随着曲面电视市场的大爆发和阵营化突破,而依然游走在曲面之外的少数企业或将面临极大市场困局和挑战。
“曲面电视的兴起,就像当年超薄液晶电视代替笨重的显像管电视一样,已是无法阻挡的主流趋势。最先在棋盘上落子的TCL,无疑拥有更大的发展先机。”观察人士表示,TCL曲面电视雄据行业第一位,让人感受到TCL借曲面突击中高端市场的决心,而目前来看,显然TCL的前瞻性选择是准确无误的。可预测,TCL在产业链以及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将会随着金九银十市场旺季的来临进一步释放。
作者:何帅 微博:@小编也疯狂 微信订阅号:小编也疯狂(id:xiaobianyefengkuang)专注科技硬件、互联网分析评论、电商研究
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作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