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称Uber可能很快将与大型零售商和时尚品牌合作,向它们提供当日达快递服务,并将首先在纽约推出。
在快递方面,Uber一直小动作不断:早前,Uber就曾宣布试水快递业务,替客户送冰淇淋、送花;此后,Uber对电商平台和地图搜索方面有探索;在国外推出的即时快递服务UberFresh和送餐服务UberEats开始小有规模,但这些算不上大动作,多是实验性的举措。如果这次传闻是真的,那么Uber应该不是小打小闹,或许将在快递服务领域大举开辟新的财路。
不过,Uber送人模式并不一定适用于送货,Uber在快递服务方面还面临着一些瓶颈,很多也是这个行业所面临的问题。
Uber推快递服务面临的问题
司机资质有限制,管理不便
在司机的身份认定方面,按照我国《邮政法》规定,企业要从事快递业务,必须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这是进入行业的必备条件。同时,国家法规对个人要从事快递员职业也有要求,需要参加邮政部门培训并考取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很显然,Uber的司机大多并不具备这个资格,从业资格参差不齐。因此我国的法律底线是很大的限制。
在信任和安全方面,尤其是在中国,很多人认为,面对陌生人来送件,如果没有统一车辆和着装,对安全性会有担忧。如何解决用户和服务人员和企业之间的信任问题,增强安全监管和服务系统的完善,对Uber快递服务是很大的考验。
资源配置、用户和服务人员的契合难统一
快递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一定的专业性,在时间和配送人员等方面,并不是说有资源就可以,关键要保证订单匹配和车辆调度。Uber模式对司机的工作方式和时间难以控制,并合理分配管理,这会导致服务水平达不到一致,影响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用户可能很难形成使用习惯。可能很多人会在紧急情况下考虑使用,但是在平时没有使用习惯。因此,用户在使用快递服务时所面临的痛点可能并没有解决。
而且Uber司机怎么将送人与送货权衡,对送人有兴趣的司机是否同样对送货有兴趣,都是不确定因素。另外还会涉及到货物的安全问题和用户与司机之间的信任问题。这些对Uber这种共享经济模式来说都存在一定的挑战。
在服务人员的问题上,虽然Uber正在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展开合作,沟通开发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试图让司机不再成为制约资源利用率的因素。但是这一切要在国内条件允许Uber开展快递服务,和其研发的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目前看来,这个愿景还太遥远不现实。
竞争压力大,Uber需要作出压制性的策略和创新
共享经济的风吹进物流界其实已经好久了,相应地有一些企业已经小有规模。加上传统快递业的根基稳健,Uber面临的压力很大。Uber在美同联邦快递等竞争;在中国除了和传统快递公司四通一达加顺丰竞争,还有人人快递和达达物流这种获得资本青睐的初创公司势头也很猛。而且国内巨头也在自己发展众包业务,搭建自己的众包物流业务系统,如京东众包。这些对手虽然在形式和策略方面有差异,但对Uber在快递业务方面也能形成一定的阻力。
另外,中美市场不同,用户不同,竞争对手不同,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也会不同。
因此,Uber想要在众多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中抢占一席之地,如果做不出压制性的改变和对模式的创新,恐怕很难掀起大浪。
政策阻碍
和很多新兴起的互联网行业一样,Uber在快递服务领域也避免不了因为发展太快,来自政策的限制。这些走在法律的前面的行业,国家相关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只得按照传统快递规定执行。这样一来不仅在旧的法规领域所受限制颇多,而且还要面临未来政策变幻的不确定性。
对此,Uber在出行领域就已经多次碰壁,何况对于共享经济下的快递业务,存在更多不安全性和顽疾。Uber的快递服务同样不能避免来自政府的阻碍。
Uber进军快递行业的优势在哪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Uber进军快递行业确有潜力。单独在一棵树上迟早会衰退,发展商业生态链对Uber来说也是必然途径。而且Uber对快递的野心并不是突发的,前期经过不断的尝试和实验,已经有所准备。虽然将Uber模式应用于物流有一些问题和短板,但Uber模式的力量不可小觑。
另外,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业务模式的颠覆和突破,符合市场的需要和时代发展的趋势。整个当日送达市场竞争很激烈,用户需求旺盛,这种共享经济下的物流模式可以降低成本,将资源优化利用。这个市场在资本层面取得了一定的认可,政府也在观望,如果可能的话,监管部门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肯定会创新监管政策。
结语:
总的来说,Uber这种以汽车为载体,探索更为广泛的服务模式和业务版块的方式正好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Uber要承载更多的功能,更加快捷、有效地服务用户的想法也充满希望。但现实是当下面临各方的困难较大,Uber要对快递行业产生大的影响还得一段时间,短时间内可能还谈不上颠覆行业。而且很难说Uber未来不会通过烧钱补贴来培养服务人员和吸引用户,这样的话又将是一条不归路。Uber能否应用好自身和市场优势,并有效解决所面临的瓶颈,撬动快递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