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略网特邀作者搞机哥(微信号:gaojigg)
今天,小米印度官网发布声明,将在印度停售产品,此前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并下发了禁令,要求小米停止在印度销售和进口手机。
报道称,爱立信今年7月曾要求小米为所持有的专利支付费用,但小米并未回复。根据法院的裁定,小米不能向印度进口任何新手机,也不能推广或销售这些产品。这意味着,在解决专利纠纷前,小米可能不能在印度销售任何手机。
这对小米国际化扩展是一个重大打击,印度或许是小米除中国外最重要的市场,但就是在这里,小米首次尝试了专利诉讼败诉的滋味。在过去一年里,红米1S这款手机在印度销量达到50万部,而刚刚推出的红米 Note,也在短时间内获得15万的预订量,这销量还仅仅只是小米在印度推出的两款手机而已,可想印度用户对小米手机的需求到底有多旺盛!
如果仅仅只是在印度市场失势,对目前正在飞速成长的小米虽然有一定影响,但还不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可怕就可怕在,小米在印度的败诉,是否有引发一系列蝴蝶效应,导致小米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区同样受到专利限制,被像爱立信这样的老牌手机厂商所起诉,甚至是小米的竞争对手华为、中兴所起诉?一旦这样的连环效应形成,小米的国际化就纯属是无稽之谈。
专利诉讼是手机品牌保护自身利益非常重大的武器,前些年苹果与HTC之间的诉讼大战,造成后来HTC的逐渐衰落,这对小米来说可是前车之鉴。
苹果与HTC的专利大战,令HTC从巅峰走向衰落
2011年12 月 19 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 HTC 部分设备侵犯苹果专利,将禁止某些型号 HTC 手机在美国销售,禁令生效日期是 2012 年 4 月 19 日。这是自2010年3 月苹果起诉 HTC 专利侵权以来,法官最明确的判决,也是首次包含市场禁令的判决。意味着 HTC 在与苹果的专利诉讼官司中迎来重大失利。
这次的诉讼之战,一度让 HTC 陷入危机,令HTC面临着无法在美国售卖的窘境,HTC 一半以上的机器卖在美国,它在2011年第三季度成为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厂商,一共卖出了 640 万台设备(含 70 万台 T-Mobile 贴牌机器),分别超过三星的 490 万和苹果 460 万的出货量,美国市场对 HTC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番禁令,直接打开了HTC后来衰落的一个口子,要知道2011年4月份的时候,是整个HTC时期最巅峰的状态,HTC的市值更是达到335亿美元,超越诺基亚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HTC掌门人王雪红一度凭借着HTC当上台湾首富的位置!
小米的专利原罪
四年时间,雷军把小米打造成全球第三大厂商,小米从人们看不懂,到后来国产手机学习小米。小米的横空出世,改变了手机品牌对"手机"的认知,人们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手机是可以这么卖的"!小米的增长速度越快,就越难遮挡小米自身的短板,专利无疑是小米最大的短板之一,再加上小米一次又一次的抄袭别家的产品,它的成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在手机方面,小米的专利很少,如果将来陷入专利战之后,小米需要支付的专利费用或许不菲,而小米本身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市场份额,成本一旦因专利支付发生变化,低价策略或许将遭受考验。可以预见的是,在高通“保护伞”被打掉之后,国内众多的中小手机厂商将直面专利问题,缺乏专利积累而势头却异常凶猛的小米成为了国内众多手机厂商瞄准的出头鸟。
实际上,除了手机之外,小米其他产品也在遭遇专利之痛。小米净化器的外观与日本巴慕达净化器外形相像,两个品牌的产品循环风设计也很相似,被质疑抄袭;小米4的竹壳配件也遭一加讽刺,在小米4发布之前3个月,一加手机已经推出了竹子版外壳手机。
2015年小米何去何从?
小米在专利上的短板,以布局见长的雷军不可能不知道,但搞机哥不明白雷军为什么选择对小米专利上的布局选择视而不见,是他认为专利对小米来说不重要,还是他早有应对手机厂商专利诉讼的办法不得而知。但至少从媒体的曝光上来看,后知后觉的"雷军"最近才开始重视小米布局上的短板,小米、金山、北京智谷成立投资基金,规模为2亿元,主要用于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的投资活动。
小米在高通保护伞丧失之后,在专利上的短板,最大的可能性是向高通购买专利授权,来抵抗众多手机厂商向小米收取专利费。高通本身也是小米的投资方之一,小米的崛起,离不开高通在背后的支持。如果只是钱的事,那就不是事,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只要都有钱赚,少一点总比没有钱,何况两个还都是大富翁。
专利上的短板,小米能够靠花钱来解决,但是小米在产品抄袭上的原罪,小米又如何避免呢?或许,明年会是小米多灾多难的一年。雷军在今年互联网大会上所夸下的豪言"小米将超过苹果,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品牌"会不会只是一个梦想呢?
本文为搞机哥(微信号:gaojig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百略网(ibailve.com)。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