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穆楠
电动车行业从未像现在这样倍受关注,特斯拉在传统汽车行业开辟了一条高大上的电车汽车之路,但毕竟接近百万的价格以及不完善的充电设备在难于在国内普及,不过受益于概念推广,电动自行车的热度随之大幅升温。
今年以来,多个利好消息惠及电动车行业,先是政府层面推出「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两大战略,意在投资+创新来提振经济,应对经济下行与劳动力价格上涨,随后北京成功申办成功2022冬奥会,人们对这7年的环保与空气治理又多了一层信心,不过同时也在戒备——万一又单双号限行什么的,出行又成了大问题。
前几天,国内新兴的电动自行车厂商小牛的一条新闻就引起电动车行业广泛关注——10月21日,小牛宣布在官网正式销售15小时后,2万台小牛N1全部售罄,销售额接近1亿,结合此前的众筹与开放购买,小牛累积在2个月时间线上销售了超过4万台电动车。
线上4万台的销量是个什么概念呢?根据电动车时代网数据研究中心的数据,国内电动车三强爱玛、雅迪、台玲在Q1(目前公布的最近一次数据)的线上总销量是1120台,小牛单比领头羊爱玛,线上几乎领先了100倍……这个数据对比,一方面说明传统电动车线上是多么的孱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于线上的电动车选购其实有着相当大的需求,小牛抓住了这个需求,在加上自身产品的优势,才获得了这样一个让传统厂商羡慕不已的数据。
不过别忘了,电动车的更大渠道在与线下市场,中国电动车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爱玛销售了250万电动车排名第一,雅迪190万排名第二,新日/绿源销量100万台并列第三。在2015年下半年才发布、8月开售的小牛目前的成绩与传统渠道商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不过从百度指数看来,小牛已经冲进了电动车三甲,颇受互联网用户的追捧。
有关的小牛的崛起,已经有了不少文章来分析,楠哥在此前也写过「迈过这几道坎,电动车创业才算真正上了路」来回顾小牛这个品牌展露锋芒并不容易,其初获成功中间还是经历了不少的波折,如果说小牛的初期声名鹊起,靠的是明星创业者李一男的光环,那么后续的销售数据则证明了小牛还有着很多值得传统企业学习的地方,在我看来,脱离产品本身之外,以下两点是让小牛成为「互联网电动车」第一品牌的关键。
一是公开透明,这个看起来假大空的概念很多是传统企业最爱放在培训课程中的,但真正做到的没几家,小牛的公开透明在于,第一时间公布自身的情况,当然也包括问题。
从最早的李一男宣布创业,到后来小牛各项参数,创业团队,投资情况,然后开始京东众筹,在到正式发货,再就是产品出现中控bug公司又第一时间出来宣布问题,叫停发货然后召回,再到修复Bug后再次开放销售,直到官方开放销售完成15小时售罄2万台库存,几乎每一个时间节点小牛都很快向消费者与媒体公布信息,这让不少普通用户从开始的不屑一顾,路人转黑,又经历了「黑转粉」的过程 —— 对于从业者来说,你可以去批评它,但很难无视它。
且不提「粉丝经济」等看似热闹的概念,企业公开透明的对待媒体与消费者其实应该是个常识,但真正能做到者寥寥,即便是大众汽车这种全球TOP3车企,也因为隐瞒信息,甚至用作弊等手段来逃避检测,最终因小失大,整个集团都受到了极大影响,CEO也因此下台,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而国内的线下市场更为鱼龙混杂,在面向用户这件事上,与其花大钱请明星、找代言,还真不如踏踏实实把利用互联网渠道吧信息公开做好,与用户交朋友,远比靠明星站台要更保险。
二是不要自缚手脚,向互联网靠拢。为什么这么说?你可以看看,对于小牛电动的报道,我们能看到的其实很多在财经媒体,科技媒体的出口,这些媒体影响到的人群更多的是数码产品爱好者,不少媒体也把小牛归类为智能硬件的报道领域,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受众相对年轻,有消费能力,对新兴产品感兴趣;二是社交层面上,容易形成口碑传播,其好处就是,小牛总是显的别传统电动车更时尚与极客些,其核心秘密就在你:选择了什么的出口,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用户。
不过智能硬件行业的特点也在于飞快的变化,企业起得快,陨落的也快,尤其是在当下经济下行,投资趋向保守的情况下,抗风险能力也是企业不得修炼的一项技能。
资料显示,小牛在成立之处获得了 GGV、IDG、红杉等 5000 万美金A轮融资,最近又有消息传出滴滴高层与小牛高层频繁接触,拟20亿入股活(甚至收购)小牛电动,进而开通电动车租赁业务,旨在占领出行范围在10到20km的短途轻出行领域。
这个消息真假尚难以分辨,不过如果双方真有合作,在电动车租赁上还真有着不小的想象空间,滴滴的优势在于软件与数据,小牛则有着全时联网的硬件,这对未来双方在解决交通拥堵、智能出行的问题上,会带来新的玩法。事实上,早在2011年巴黎就推出了城市电动车租赁系统,如果北京在冬奥会前也有类似的出行政令出台,对相关产业将带来相当大的利好。
与互联网行业的紧密联系,让小牛成为了「互联网+电动车」的代言人,用一句俗套的话来说,就是已经站在了「风口」上,未来如何发展,值得关注,更值得传统企业去仔细研究。
作者介绍:穆楠,《复制互联网之三》系列图书作者,百度百家、网易、搜狐、艾瑞等多家网站专栏作家,科技专栏「一言楠尽」创办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