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庄帅(百联咨询创始人、百读社社长),转载请注明出处。百读社社长微博:http://weibo.com/zhuangshuai,微信公众号:庄帅(izhuangshuai)
从京东曝出第二季度财报交易总额的高增长态势,到京东战略投资永辉超市,再到被刘强东和奶茶妹妹领证的娱乐八卦消息刷屏,原本应该是苏宁年中大促唱主角的8月被京东抢去了不少风头。就在不少人认为这一连串的事件只是“巧合”之时,苏宁放出了一个更狠的大招,宣布阿里283.4亿战略投资苏宁,成为苏宁的第二大股东,同时140亿元反向认购阿里巴巴新发股票。不过从百联咨询《阿里集团投资和阿里云研究报告》分析来看,阿里近十年来收购了约71家公司,涉及200多亿美元,并且可以说是整合的非常不成功,所以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很淡定的默默说了一句,阿里又收购了一家公司。
事实上,阿苏联姻很大程度是因为受到了京东的冲击。据京东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年度活跃用户数由截止2014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的6850万增长至截止2015年6月30日的12个月期间的1.18亿,同比增长72%。同时,第二季度完成订单量为3.056亿,与2014年第二季度1.637亿相比,同比增长87%。交易总额(GMV)达到1145亿元人民币(约185亿美元),同比增长82%,净收入同比增长61%,交易总额甚至保持着两倍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速度发展。而今年上半年,苏宁云商的销售规模为750.63亿元,电商平台交易额为181.67亿元,这么一比较就很明显的发现,京东一个季度就已经远远超过了苏宁这半年多的全部努力。折腾了五年多的苏宁,不知心里此刻会是什么滋味。包括前不久优衣库退出京东的事件,有媒体怀疑是阿里与品牌商签署的排他协议在背后捣鬼,也不难看出阿里面对京东的发展还是比较着急的。
这样看来,苏宁选择抱大腿也算是情理之中了,但是,苏宁选择阿里就能拦的住京东吗?商业永远都是残酷的,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一下。
1、外患:愈加封闭
马云布局O2O的一个最大的招那就是:买买买!近十年的总投资就超过了200亿美元,毕竟O2O最大的机会就是可以通过一个工具或平台将线下所有实体连锁连接起来,那么第一次是近60亿收购银泰成为了第一大股东,这次是283亿出手苏宁云商成为第二大股东,这样看来苏宁并不会是阿里战略收购的最后一家零售公司。从O2O能够拥有连锁线下实体的机会来看,阿里通过收购银泰、苏宁这样的方式来推进O2O显然并不是最优之选,而且这样一来其它比银泰、苏宁更为庞大的实体资源更加站在了阿里的竞争面,反而对于阿里推进O2O更为不利!
毕竟阿里与京东的合作伙伴腾讯不同,微信结合了微店、大众点评、京东、滴滴、58到家等形成新的消费平台,这样对于京东而言是流量和优势的支持,而不像高德地图对天猫、支付宝、美团等的不理不睬。阿里的收购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封闭,那么苏宁会受到的影响自然非常大。
2、内忧:矛盾重重
入股收购一家公司之后,公司内部结构的地震式调整变动这里就不再啰嗦,只是之前苏宁和淘宝天猫是死对头,尤其是在去年,苏宁带头挑衅阿里不是一次两次,从打脸广告到电商收税提议,虽然有句话叫分久必合,但是从战略业务形态来看,苏宁和天猫实际上是相互冲突的,两个敌人如何做到真正的“合”呢?阿里如何平衡二者还真是个不小的难题。其次,天猫在上半年推出的战略伙伴项目,首选大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并且承诺每个战略伙伴都能在日常及活动资源上有足够确定性的流量,同时还签订排他协议。阿里的二选一很明显是大品牌受益,中小品牌受到影响,最后发现投了几百个亿,折腾了五年,苏宁的最终目的却是把自己变成了一家天猫店,估计京东看到会笑掉了大牙。
所以说,阿里与苏宁的联姻只是完成了收购的前半部分,从目前阿里整合的现状来看实际上并没有构建后面的生态体系,也就是说并没有形成业务的闭环,十多年整合得很不成功,那么如果没有新的路径在苏宁这里成功的几率也就微乎其微了。加上刚才所分析的接下里苏宁将会面临的内忧外患,想要驾驭京东还是先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吧!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