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百度世界大会,百度没有让媒体失望,发布了一款具有足够想象力的商业化产品:直达号。这无疑是向业界投出的一颗重磅炸弹,一时间网络上各种讨论层出不穷。东楼不妨也来我谈下对于百度直达号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百度直达号比微信服务号的野心更大
东楼注意到,不少媒体拿直达号与微信公众号做直接对比,认为直达号打破了公众号在移动端对中小商户的专制垄断。但在东楼看来,两者在战略高度上完全没有可比性,直达号是百度针对传统企业线上引流的一套完善的商户服务方案,发布立即成为明星产品,必倾全力支持。而对于腾讯来说,微信服务号在整个微信生态当中究竟能起到大作用并没有太多的预期,尽管微信也一直在改版和优化,但相比较而言,微信还是更关注用户的社交体验,其次才是对外连接服务。
另一方面,微信是相对封闭的,由于顾忌到公众号可能会对微信的社交生态构成威胁,此前,微信在公众号上一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特别是对服务号的要求更为苛刻。不但需要繁琐的认证,而且对于服务号的推送也是严加控制,此前更是只给服务号一月只有一次主动推送的权利,而服务号自定义菜单的个性化开发,对于中小客户也是一个难题。
这与百度一直所熟悉的商业系统是不一样的,百度没有对维护原有用户生态的包袱,并且用户使用百度搜索最主要的一个用途就是寻找服务。因此基于百度的商业模式,百度是对中小客户持绝对欢迎态度。并且,百度做直达号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一步到位的连接服务。百度的直达号基于移动搜索、@账号、地图、个性化推荐等多种方式,相当于是将此前最为战略的移动搜索、轻应用、O2O等几个核心业务,通过直达号巧妙的串联在了一起。
直达号必然会遇到的三个问题
百度直达号的推出,让业界感到惊艳和震撼。很多人可能都没能料到,百度能在轻应用之上完成蜕变,整合移动搜索、手机地图等多种百度内部资源,这么快时间内推出这一个能够与腾讯微信、阿里支付宝所构建商业系统,形成鼎足之势的产品。不过,对于百度直达号这样一个创新的产品来说,它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1、用户习惯如何培养?
在用户端如何尽快培养用户习惯通过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等百度的入口产品体验和使用直达号的问题。事实上,百度设计这个直达号时非常聪明,一方面是取名直达号,让用户很容易与微信公众号联想起来,使得用户对产品的认识更加直观,另一方面直达号采用的是@的形式来连接服务。用户经历过微博、微信的市场教育,人们很容易记住如何操作。因此基于这两个因素来看,百度直达号在用户端的推广成本上不会太高,只需要稍作提示,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水到渠成。
2、直达号用户如何留存?
其实是很多传统企业担心的问题,使用了直达号是否能够保证有回头客。这个解法百度引入了杀手锏,它的大数据能力。百度通过用户的行为,精准的对用户画像,将其分类。商户通过分析数据,从用户的不同需求、特点,更为精准的营销和推送。对用户更为全面的了解,完全决定了是否会有回头客。
3、线下推广如何展开?
百度推出直达号是让用户通过百度的众多入口产品直接连接商户服务,产品的创意非常棒,但是最难的一个环节是如何让商户有动力去使用并创建直达号?据了解直达号发布时当天一小时内邀请码一抢而空,现已很多知名商户在直达号发布后主动寻求邀请码,可谓是一码难求。淘宝卖家已经同步售卖邀请码,不知有多少人走上暴富的道路。对于如此火爆的场面,想必直达号并不缺少商户。改善商户服务能力,帮助商户更好的拥抱移动互联网,拥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有订单,能赚钱才是吸引商户的关键。
在东楼看来,百度的直达号不会仅仅是为了打破微信服务号的“专制垄断”那么简单,直达号的推出其实更可以看做是百度在移动搜索商业化的探索,并且还可能是落地O2O的最为关键一步。回过头来,我们来看腾讯、阿里巴巴以及百度,BAT这三家其实都是通过从自身最优势的业务领域出发,最后殊途同归,都是渴望通过自身的产品让用户与线下服务所连接。而这就是未来几年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借助移动互联网,巨头们正在加速与线下产业整合,未来的互联网将与传统服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那将是一个新的商业文明时代。
---------------------------------------------
【李东楼】是著名的泛科技和营销类自媒体。除了这里,他还是新浪优秀专栏作者和科技名博,并是虎嗅、钛媒体、百度百家、新浪创事记、创业邦、快鲤鱼等多个专业科技网站专栏作者,搜狐IT、今日头条自媒体认证作者,百度阅读认证作家、《经理人杂志》、《东方国门》等传统媒体长期撰稿人。
扫一扫关注东楼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