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十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曾经的香飘飘可谓火爆至极,2012年至2021年,香飘飘连续8年市场份额保持第一,市场占有率超60%。并且早在2017年就登陆上交所,成为国内奶茶行业第一家上市的企业。
可如今,香飘飘仅半年的时间就赔了1.29亿元,8月13日,香飘飘发布2022年中报,中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8.59亿元,同比下降21.05%;归母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107.57%,比去年同期亏损的0.62亿元又多赔了一倍。其中,核心业务冲泡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53亿元,同比下降31.37%,新业务即饮类产品收入3.88亿元,同比下降5.94%。
作为曾经最早奶茶的入局者,风光一时的香飘飘,为何现在混得如此落寞,究竟怎么了?
新品营收占比低,上半年严重亏损
2017年,香飘飘推出子品牌Meco蜜谷和兰芳园,以蜜谷牛乳茶和兰芳园丝袜奶茶进入液体奶茶市场,上市初期,即饮产品给香飘飘带来了业绩增长。但是自2020年开始,公司即饮类产品营收下跌。年报显示,2020-2021年,公司即饮类营收分别为6.57亿元和6.43亿元,同期,该类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17.64%和18.8%。
与冲泡茶饮一样,即饮茶饮也面临新茶饮的围堵。与现制茶饮相比,即饮茶饮的缺点明显。从口感上作比较,现制茶饮往往采用鲜奶、新鲜水果、现制奶盖、现泡茶等新鲜食材,口感上显著优于即饮茶饮料。冲泡类茶饮业绩大幅下滑,直接影响着香飘飘整体营收。
香飘飘的现状,也是冲泡类饮品的缩影。同类品牌如优乐美、菓真以及立顿等冲调口味的饮品市场规模增长乏力,部分产品在市场上难寻踪迹。
镜面商业认为,香飘飘“一招鲜吃遍天”的大单品战略如今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香飘飘目前来说已经落后,老产品叠加新理念也很难征服消费者。一定程度上来看已经陷入了单一的循环,很难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内忧外患,茶饮乱战四面楚歌
毫无疑问,香飘飘的忠实粉丝数量越来越少了。一项由微博号“新浪科技”发起投票数据显示,部分人小时候喝过香飘飘,但现在不喝了,占比达到总投票人数的57%。仍有15%的消费者现在也会喝香飘飘,其中有7%的消费者同时喝新老款香飘飘,只喝老款和爱尝试新款的消费者各占4%。
随着奈雪的茶、喜茶、茶颜悦色等新式茶饮品牌实现质的飞跃,但香飘飘基本还停留在原来的状态,外卖的普及下,香飘飘优势的基本上不存在了。
另外,新式茶饮及时推出新产品,而香飘飘的新品推出则需要经历研发、生产、推广、销售等众多环节,无法像新式茶饮一样及时地将新品快速销售。
镜面商业认为,受到新式茶饮品牌的冲击,香飘飘的地位的确在下沉,现在的茶饮消费有很大一部分是场景化消费,门店现制的奶茶市场远远超过固态冲泡和液态即饮。
现制奶茶抢占市场,机会尚存
据《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用户调研数据显示,90后与00后消费者成为新式茶饮主流消费人群,占整体消费者数量近七成。因此,香飘飘更为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抓住年轻消费群体。
但无论是开发多品类、推出子品牌,还是请流量明星、营销战场转移,从取得的成效来看,香飘飘在抓住年轻人的心方面屡显吃力。
对香飘飘来说,单纯靠传统产品想要破圈的难度非常大,想要真正能迎合年轻人,可能需要想方设法自身产品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新点。新式茶饮品牌在营销手段、抓住Z世代的“流量密码”方面更精准清晰,如今是新式茶饮时代,要留住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
镜面商业认为,饮品赛道向来不缺速度和创意,在0脂即饮茶频出、新茶饮不断推出新品的当下,香飘飘更应该加大产品的研发力度,打造出有差异性、难以替代性的产品。
香飘飘能否转危为安,我们拭目以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