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视、智能眼镜、智能手表,仿佛一夜之间,我们跌入了智能时代。从互联网巨头到传统硬件厂商再到雄心勃勃的创业者,如果搭不上“智能”两字,就意味着落伍。在互联网巨头和实力雄厚的传统硬件厂商忙着布局智能硬件研发打造生态圈的同时,新兴创业者也在小心翼翼地避开巨头的竞争,差异化的谋划未来智能硬件领域中的颠覆性产品。于是就造就了这新一轮的智能硬件创业潮,成千上万的创业者如飞蛾扑火般投身智能硬件创业。他们都认为自己抓住了未来的趋势,站在了风口,等着一飞冲天。但残酷的是,大多数创业者抓住了未来,却没有抓住现在。
符合未来趋势不如满足现实需求
智能硬件是未来,这是趋势。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智能硬件,还仅停留在“极客”阶段,很难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用户所接受。一年前炙手可热的谷歌眼镜,让无数极客疯狂追逐,如今热情消散,谷歌眼镜也从神坛跌落,不得不面对理念超前,商业化遇阻的现实。正如葛甲所言,“谷歌眼镜续航能力不算个问题,Bug多人们也能接受,关键是谁要整天戴个眼镜不时喊着OK Glass,总会被当成神经病的。”,不管是谷歌眼镜还是现在的很多智能硬件,总是想着颠覆,却没有考虑真正的用户体验和使用场景。如今智能硬件领域常见的各种手环和手表,打着智能的旗号,干着愚蠢的事情。作为科技从业者,体验过无数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我实在想不通让用户每天关注消耗多少卡路里,走了多远的距离,到底有什么意义?相比较这些,我反而觉得满足用户真实的细分需求,才是智能硬件的发展前景。比如:亲子教育。
亲子教育的市场需求和规模
社会竞争在不断加剧,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在不断增加,类似“提升孩子智力”、“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教育口号从另一个侧面也促使了亲子教育市场的繁荣。尽管目前各种大大小小以“亲子教育”为服务内容的亲子班比比皆是,且收费价格不菲,但依然班班爆满,市场需大于供。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国内0~3岁的婴幼儿总量高达7000万,0-6岁幼儿约有1.8亿;每年新出生人口达到2000多万。庞大的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奠定了亲子教育市场坚实的客户基础。据业内估测亲子教育整体市场规模在2013年达到了320亿,预计2020年将达到1000亿,尽管如此,中国的亲子教育市场还是处于一个非常初级的市场,市场开发率不足1%。
亲子教育市场上的智能硬件现状
在智能硬件领域针对婴幼儿的智能硬件产品也有很多。像Sproutling智能脚环、Exmobaby婴儿睡衣、360儿童卫士等都是有较强用户需求针对性的智能硬件产品,但也多少存在一些问题。以360儿童卫士为例,其笨拙的外观,粗糙的做工,廉价的元器件,以及无法使用的录音功能,还有蜗牛般的售后速度,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当然这些缺点也是目前很多亲子教育市场上所有智能硬件几乎共有的缺点,真正极致体验的产品还没有出现。目前中国互联网巨头BAT都有在亲子市场布局智能硬件,据说乐视也将会在不久发布一款亲子教育产品,可以预见的是亲子教育市场正在慢慢变的活跃起来,并逐渐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
亲子教育,创业者的机会
尽管国内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布局亲子教育市场,但是亲子教育这座大金矿并非是一两个巨头就可以吞下的。亲子教育的市场价值还包括产业链的上下游,及亲子教育的各个分支,例如早教、亲子玩具、亲子教育视频等都是摆在创业者面前的巨大机遇。当然在这个领域还有更多的用户需求等待着创业者去发掘、满足,亲子教育体系中的各个短板会逐渐被新兴的智能硬件所填补。
未来,亲子教育领域的智能硬件,将不再以是否颠覆亲子教育体验为主要目的,而是更好地服务于父母和儿童之间的交互体验,让两者之间的沟通更加有趣。智能硬件起的作用应该是帮助父母促进孩子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增进父母和孩子的情感联系,同时给创业者足够的回报以推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在传统商业领域有句俗话,老人小孩和女人的钱是最好赚的。在智能硬件普遍叫好不叫卖的行情下,新兴创业者需要真正放弃各种“跨界”、“颠覆”、“思维”,俯下身来研究市场走势,抓住用户刚需痛点,做用户真正情愿买单的产品。从这点出发,亲子教育无疑是一座巨大的金矿。
作者:小编也疯狂 微博:@小编也疯狂 首发于idonews专栏
“小编也疯狂”也是百度百家、今日头条、艾瑞专栏、界面、速途网专栏、雷锋网专栏、虎嗅、蓝鲸TMT、鞭牛士、搜狐IT自媒体、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媒体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