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销售易CRM”宣布获得了著名投资机构红杉资本和经纬创投共计1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这也是今年企业级软件市场最大的一笔融资。而在老冀看来,这也标志着中国企业互联网的春天到了。
过去,我们按照产品的最终用户将市场分为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在互联网领域,同样存在消费市场和企业市场。说起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一开始是模仿美国,然后是追赶美国,现在则是赶超美国。在消费市场,由于中国有着广大的人口基数,互联网应用发展得很不错,也诞生了BAT等位列全球前十的互联网巨头。而在过去这些年里,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大部分投资也是投向了消费市场。
难道企业就不需要互联网?当然不是,只是在过去这些年里针对企业用户的互联网应用发展得比较慢,在这个领域也没有看到大量的创业公司和投资,原因无非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过去中国企业级软件和应用市场的发展速度既比美国慢,也比中国企业级硬件市场慢,很多中国企业在IT上的投资大部分都投到了硬件和基础设施上面。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对于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的态度更为保守一些,出于各种原因,他们的动作要慢于美国企业。
当时,客观上也是由于在中国的企业互联网市场,还缺少重量级的企业和产品。例如,在美国已经有了千锤百炼的亚马逊AWS和微软Azune等公有云服务,而中国的公有云供应商才刚刚起步。
不过,正如中国已经在消费互联网上大踏步地赶超美国一样,如今我们也已经看到,中国开始在企业互联网上发力,销售易CRM获得重量级的融资就是一个例证。
之所以销售易CRM能够拔得头筹,就在于它通过互联网改造了中国企业最关注的一个环节:销售。
对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销售是他们最重要的环节,他们都希望运用更好的IT产品和管理模式,实现对销售环节的完全掌控。
而在过去,对于天天在外面跑的销售人员,企业确实没有太好的管理模式,一般也只能通过开销售例会、让销售人员填写销售报告来解决问题。
此后在美国Salesforce横空出世,帮助企业通过SaaS模式管理销售环节和销售人员,算是部分解决了企业的这个大难题。
但是Salesforce解决得还不够好。一来Salesforce更多的还是基于PC端,对于天天在外面的销售人员还是不够方便,二来Salesforce更多的还是基于美国的销售状况设计的流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那么适用。正是基于这两点,包括老冀过去效力的公司在内的很多中国公司,都试图通过Salesforce来管理销售环节,却发现用起来不太趁手。
销售易CRM在这个时候介入这个市场,它采用了移动互联、社交网络和云计算技术,彻底重构了企业的销售环节。
它一改传统CRM流程和表单的设计和体验,以销售人员为中心,完美融合销售流程、销售知识库、团队协作以及日常办公等核心功能于一体,通过便捷易用的移动端,让CRM系统真正成为销售人员移动办公和打单利器,全面提升销售团队的效率和业绩。
如今,已经有分众传媒、易华录、新浪乐居、凯丰地产、启明星辰、中油瑞飞等千余家中国企业和数万名企业中的用户使用了销售易CRM。
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企业互联网正在加速,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很多的例证:由于中国企业加速转向公有云,阿里云、金山云等中国的公有云企业在去年均取得了十倍以上的增长。
同样是在2014年,销售易CRM创始人史彦泽也感觉到了客户对于移动端CRM的兴趣越来越浓。也是在2014年,销售易CRM的销售额突破了1000万元,业绩增长了11倍。虽然目前销售易CRM的大部分用户仍然是中小企业,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型企业跃跃欲试了。
(图:销售易CRM创始人史彦泽)
在美国,企业互联网已经催生了Salesforce这种市值超过400亿美元的巨头,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SAP和Oracle等传统企业软件公司,并促使他们加快转型。其中,SAP收购了SuccessFactors、Ariba等云计算公司,Oracle则在公司内部成立团队重新搭载云计算产品。
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企业互联网的浪潮也会席卷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美国Salesforce公司这样的领头羊,应该是指日可待。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