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天花板的硬科技,N倍再造新百度

原标题:没有天花板的硬科技,N倍再造新百度

采写/万天南

编辑/陈纪英

当时代的潮水呼啸而来,企业也必须踏浪而行。

归根结底,左右企业长期命运的主线,不是一时的微浪波澜,而是其能否一次次洞察潮水的方向,主动求变穿越周期,始终位居潮头浪尖。

纵观当下的中国,轻巧的流量红利,开始进入内卷的存量时代;硬核科技,却开始释放出磅礴的后劲和潜力。

而从百度刚刚发布的2022年Q1财报中,也能清晰洞见潮水的方向。

从搜索起家,向AI变道,如今来看,百度的这一转型,已见分晓。Q1财报显示,百度的“三级火箭”战略已经逐渐成型——壮年期的移动生态,青年期的智能云、少年期的智能驾驶。

而营收结构也随之改变。智能云业务本季度同比增长45%,进而带动非广告业务增长了35%,后者对于总营收的贡献首次超过4成,而在去年同期,其占比仅为35%左右。

二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显然很愿意为百度Q1成绩单和AI新故事埋单。

Q1发布财报的第二日,百度港股以上涨14.26%收盘,美股开盘同样上涨14%以上。

但硬科技并非“开场惊艳”,先苦后甜,前期高投入,后期高回报是其基本走势。

如今,随着智能云、智能驾驶等BU“长大成材”,百度“硬核业务”,何时能够迈过临界点,进入增收又增利的新阶段?

答案就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

营收变道,三级起跳

港股和美股资本市场对于百度的双双看好,首要原因在于在于,今年一季度,在宏观市场普遍承压的大背景下,中国高科技大厂的Q1财报,整体上都无“惊艳”表现,而压力之下,百度的基本盘依旧稳固。

财报显示,本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84.11亿元,归属百度的净利润38.79亿元,双双超过市场预期。

但营收只代表当下,百度于资本市场的第二重拉力,在于二、三级火箭组成的非广告收入,正在强势崛起,成为百度新的增长引擎。

比如,CITI花旗对百度维持了“买入”评级,理由是“我们仍然看好云和AI的长期增长前景。”

本季度,智能云业务同比增长45%,不妨横向类比一下,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Q1中国云计算、大数据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0.4%。

以此测算,百度智能云的同比营收增速,远远高于行业大盘,是后者的4倍有余。

高增长的百度智能云,正在进入高光地带。

百度的另一块“硬核”业务,则是智能驾驶。百度此前顶着压力,长期高额投入的智能驾驶业务,变现曙光已经初现。

以智能交通业务为例,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以合同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的订单计算,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落地41个城市,同一标尺下,一年前是16个城市、一个季度前是35个城市。

既有一二线城市,也有三四线城市,为未来加速拓展全国化市场,树立了全维度的标杆。

而且,上述智慧城市方案,可以跨城复用,就像搭积木一样,快速排列组合,如此一来,效率越来越高,边际成本也会越来越低,将会进一步拉动非广告业务板块的利润模型的优化、成本结构的改善。

比如,在去年打造了丽江智慧城市后,今年百度在部署昆明市官渡区智慧城市项目时,耗时就缩短了50%。

综上,百度营收不再“一枝独秀”,对于广告业务的依存度持续下行,营收结构趋于多元化,这意味着未来增长的确定性升高,抵抗风险的健康度增强。

此外,随着中国政府对于高科技行业的监管政策趋于规范,“政策动向”成为影响行业表现和公司发展的强势变量。

因此,如何与顶层大势同行,如何外溢更多社会价值,是巨头们必须考好的“政策课”,在这一块上,百度表现优异。

如今,保就业成为了重中之重。而据新华社调研,目前任AI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人才缺口高达500万,就业空间辽阔。

在AI人才培养方面,百度已经驾轻就熟,通过校企联合、产教融合,目前已累计培养超过200万AI人才,未来计划培养500万AI人才。

此外,百度也在以技术之力,呼应中国的政府力推的“双碳”战略。

目前,百度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六个方面扛起“碳中和”大旗。比如,百度ACE项目每年帮助河北保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万吨,相当于种植超过24万颗树棵树,而百度打造的“车路行”方案,将从根源上解决交通碳排放问题。

在业务布局上,既有前瞻性——踏浪时代红利,又有大局观——呼应顶层大政,这或许是资本市场看好百度的原因所在。

硬科技的天花板有多高?

在Q1财报中,百度硬科技已经小秀肌肉,但其未来的天花板有多高,这关涉着百度有多少的价值想象空间。

目前,百度智能云呈现三个特色:云智一体,能力完善;大局出发,顶层认可;百业落地,复用性强。

在云计算领域,百度的入场不是最早,作为后来者,必然要走差异化,百度的方案是“智取”——云智一体化。

纵观云计算的发展史,早期的云服务强调“云落地”,主要卖的是“算力”,后期的云服务倾向“云效能”,“算法”越来越值钱,人工智能权重持续提升。

未来的云计算客户主流需求,必然是“云(算力)智(算法)一体”,如此才能实现全链路的高协同的最优化服务,而这恰是百度智能云驾轻就熟的领域。

其次,百度智能云也得到了中国顶层的认可。

5月5日,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新增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百度智能云开物首次申报即入选“国家队”,在新增企业中位居首位。

如今,百度智能云已经成为业界首家拿下三项国家和部级资质认证的互联网云平台。

官方的权威认证与盖戳,可以助攻百度智能云后期展业中,实现对行业其他玩家的降维打击。

其三,百度智能云已在多个行业打造了标杆案例,并且在多个领域位居领航位置。

比如,在工业赛道,百度开物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落地22个行业,服务超过18万家工业企业;在金融等关键领域,百度智能云已经服务了近500家金融行业客户等。

而纵观云计算领域的主流客户,在决策上高度厌恶风险,因此,一旦在行业树立标杆案例,后续再去展业同类型同行业客户,就能势如破竹。

综上,百度智能云已经驶入深海,未来其能航行多远,取决于“蓝海”有多大。而据Canalys预计,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在2026年达到847亿美元。

去年,百度智能云的份额为9%,假如能继续保持快于大盘的高增长势头,假如2026年份额提升到15%,彼时,这一板块的年营收就能达到百亿美金规模。

再来看智能驾驶板块。

先来拆解ADS业务,全称是Apollo智能驾驶平台,是一个囊括了算法、地图、系统等等在内的广义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35年,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

汽车主机厂商奔赴智能化有两个选项,一是自研,二是引进。但“时间不等人”,从0到1自研既昂贵又低效,算计清楚之后的大多数厂商,都陆续引入“外援”,百度则是首选项。

今年年初,百度陆续与比亚迪、东风汽车达成合作,而在此前,威马、广汽、长城汽车等,都在合作名单之内。

截止到目前,百度Apollo全球合作汽车品牌70余个,合作车型多达800余款,累计服务2000万车主。

一个共识是,ADS的智能化水平,本来就要靠“数据喂养”,跑得越多越聪明,因此,这种先发性优势会越发凸显。

而影响ADS营收的主要因子之一,除了伙伴数量之外,还有服务价格。现在整个ADS市场还处于开拓期,未来,随着市场份额占比走高,百度定价权走强,ADS的营收曲线,有望进入数量和价格“双轮驱动增长”的新常态。

接下来看看Robotaxi业务。今年一季度,百度萝卜快跑订单量达19.6万单,位居全球规模第一。在服务广度上,萝卜快跑已经陆续在北京、上海、乌镇等等十余个城市落地,一二三四五线几乎全覆盖。

要知道,出行服务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一旦在服务广度和密度占领先机,其先发优势就难以逆转。

至于百度Robotaxi业务何时迎来盈利临界点,要考量其综合成本(包括车辆和人力成本)能否低于普通快车出租车。

如今,百度在北京已经率先拿下“主驾无人”的运营许可——一旦跑通,则意味着无需负担“司机”这一高昂人力成本,相比普通出租车的优势就得以凸显。

而据李彦宏预测,当服务订单迈过5000万订单大关时,萝卜快跑成本将降低八成,将低于普通快车服务均价。综合测算,这一业务有望在2025年实现常态化盈利。

一旦上述设想成真,这块业务有望再造一个“滴滴”。

再来看造车业务,据悉,集度首款概念车将在6月8日面试,下半年开放订购,2023年实现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汽车直接搭载了L4级智能驾驶能力,而当下的已上市汽车,多数徘徊在L2级别。

此外,相比于时下火热的“蔚小理”,集度首款汽车20万元区间的定价,也具备了高性价比优势,很可能成为一匹行业黑马。

综上,无论是智能云还是智能驾驶板块,其天花板都要高于百度当下的广告业务,完全有机会再造N个新百度。

时代眼泪与时代红利的分野

于企业而言,小成看命,大成看天——所谓的天,就是时代,顺势而为,就能享受时代红利的盛宴,逆势而行,只能吞咽时代的眼泪。

历史上能够大成的企业,其实都是时代红利的馈赠——比如,工业革命时代横扫全球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电力革命时代的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福特汽车,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美国巨头“FAANG”和中国的BAT等等。

而当下中国最大的时代红利,就是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这也是百度“长袖善舞”的领域。

但要拿捏时代的红利,不但战略方向要顺势而是,在战术节奏也要踩准鼓点。

一方面,如果企业看准了方向,但没有踩对节奏,太过超前,也可能会倒在风口起势之前,沦为时代的眼泪。当下正当风口的新能源汽车翘楚特斯拉、蔚来,几年前都曾经命悬一线。

另一方面,要想尽享红利,就要具备坚定清晰的超前意识,也需要高额的技术投入。

当年三星下决心布局芯片,从上世纪70年到入场,到上世纪90年到赶超,耗费了长达20年至今,才苦熬出头。

当然,如今,三星也尽享红利,2021年,三星电子力压英特尔,重夺全球芯片王位。这一年,芯片业务为三星电子,贡献了六成经营利润,超过1600亿人民币。

当下,互联网大厂布局硬科技的必经阶段,也和三星类似——板凳先坐十年冷,先吞下时代的眼泪——长期高投入,以及伴生的高亏损,而后才有机会享受时代的红利——长期的高回报。

百度也必然逃不过这种“阵痛期”——高额投入研发,去押注未来。

Q1财报显示,百度本季度核心研发费用高达51.34亿元,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24%,连续六个季度占百度核心收入比例超过20%。

如今,百度手中的现金流依然充沛,Q1财报显示,百度本季度的现金等价物为368.32亿,在本季度重金投资集度等烧钱业务时,现金流与上年度持平,还能轻松支持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高额研发投入。

而在研发回报上,也有先来后到——技术成果通常见效较快,商业成果通常姗姗来迟。

以三星为例,其对欧美芯片的技术赶超,耗费了20年,但在商业化上对其赶超,耗费了长达40年之久。

百度同样如此,在AI领域的压强式投入之下,百度在AI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方面蝉联中国第一。到了2021年,百度 学习专利申请量、智能驾驶专利族数量均排名全球第一,同年,百度拿下人工智能交互领域的唯一中国专利金奖。

在很多人看来,百度“死磕”技术是由创始人基因决定的。过去很多年,百度没有做金融、做游戏、搞“二选一”,现金流都真金白银地投入技术研发,许多技术做到了全球第一,更是国内智能驾驶、AI等技术的黄埔军校,为中国科技行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是时候重视百度的技术价值了。

而好消息是,相比三星当年商业回报的滞后性,如今的智能化浪潮中,技术迭代周期越来越快的,而商业回报与技术成果的同步性也在大幅提升。

当下,百度技术的先进性,正在加速释放完商业回报的可观性,深藏功名的百度,逐渐迎来真金白银的回报,不用经历漫长的煎熬期。

整体而言,我们判断,百度的“三级跳”中,二级火箭智能云和三级火箭智能驾驶,大概率要等到2025年左右,可以迈入增收又增利的理想时态。

当然,尽管时代红利似乎清晰可见,方向虽明确,道路必艰难,百度的一些新兴业务如集度,在商业化的求解上,估计也要经历一番波折。

归根结底,与时代为友,就需要给予更大的耐心,才有机会享受时代的红利。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5-28
没有天花板的硬科技,N倍再造新百度
未来的云计算客户主流需求,必然是“云(算力)智(算法)一体”,如此才能实现全链路的高协同的最优化服务,而这恰是百度智能云驾轻就熟的领域。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