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残酷春天里的中国科技(三):持续缠绕的科技封锁线
这个春天,对科技产业来说,依然春寒料峭。刨除疫情、战争等大环境的影响,科技封锁的状况依然没有好转的趋势。
自2018年年初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贸易战的本质是科技战,这也是中美双方竞争的核心。美国政府的战略意图就是遏制我国高科技发展。
随着全球价值链延伸以及自主创新的深入,中国在部分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逐渐上升,在量子技术、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技术突破。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实现多点突破,科技创新领跑、并跑的比重越来越大,综合创新能力与美国的差距日趋缩小。
对于美国来说,高科技是其核心优势,但中国似乎在利用美国科研的开放性,提升自身的发展利益,将美国研究成果用于自身的经济增长与军事建设。高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让美国越发的意识到中国成为威胁。
基于此判断,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分别提出了相关法案,美国联邦政府部门与科研资助机构也不断加紧出台各种政策,企图修补所谓的“漏洞”。层层科技封锁线开始向中国的科技产业缠绕。
愈发严苛的科技封锁
春天是生机盎然,生命绽放的时刻,但对科技产业来说,这个春天依然施展不开生长的枝丫。科技封锁历经四年,并没有好转的趋势,且愈演愈烈。从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美对中的科技战就打响了,中国的龙头企业,如华为、中兴等率先成为被针对的目标。
未封锁前,彼时华为的全球业务势头正猛,在通信领域、手机业务方面所向披靡,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眼看着离世界第一仅一步之遥。科技封锁开始后,华为、中兴等企业就开始了被全方位精准打击的灰暗岁月。
被针对的高科技企业,打击的范围从开发设计、软件平台、硬件和市场销售等全过程,同时还对外施压给其他国家与企业,联合或胁迫放弃中国科技企业产品与服务。4月14日彭博社报道,美国 EDA 软件公司新思科技(Synopsys)正在接受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原因该公司涉嫌向华为海思提供芯片设计和软件技术。而新思科技在去年12月已经披露收到了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的调查传票。
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重点关注实体清单上的企业,积极调查关于违反《出口管理条例》的指控,尤其是向实体清单上的各方或在各方之间转让受控物品或技术。无论是作为中间方,还是别的角色,只要技术或产品、服务等最终流向的是实体清单上的名字,都会被严厉的调查。这也给实体清单上依赖外方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第一轮被制裁的企业核心业务急转直下,不只是国外的市场被严格限制,支撑其产品的核心芯片、配件供给、操作系统、代工制造等产业链也被制裁,给国内的产品与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当然,美国大范围的对科技行业进行围剿,从来都不是简单画个圈圈的事情,对航天科工、中核电、华为、中兴等行业的制裁只是开始。实体清单上企业的数量一直在扩增。
到2019年底,海康威视、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科技等我们熟悉的AI界龙头企业等也被划入名单中。美国给的理由是:“参与或有能力对美国政府的海外政策利益相左。”
拜登政府上台后,制裁的重点放在了对中国国防军事科技的限制,杭州中科微、湖南国科、新华三、西安航天华迅、云芯等12家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理由是这些企业帮助中国军队现代化,或将军事技术扩散到朝鲜和伊朗。
制裁不仅针对高新科技企业,对于学术组织和机构的打击也同时进行着。起初先是对各种学术活动进行打击,各类赴美学术活动严重受阻。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学者、留学人员赴美签证申请实行了严格的背景审查,只要涉及所谓敏感领域的学者,就无法获得赴美签证。而对美国教育科研单位接受中国学者、留学人员也施加更多限制,打压学术交流的空间。
随后美对中人才封锁又进一步升级。多所高校也与高新科技企业进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国防七子”首当其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许多学生的留学、学术交流活动都被迫按下暂停键。其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哈工大、哈工程两所学校学生使用的数据分析、绘图和应用开发的软件MATLAB,因“实体清单”管制而被停止使用。
截至目前,先后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大学总数已达18所,这些学校多数是科研实力较强、覆盖前沿军工技术较多的理工科院校,人才的摇篮被美国盯上并严厉制裁是预料之中的事。美国也在不断地更新名单中,高校及与高校科研相关的科研机构,进入实体清单的数量在逐渐上升,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消失,高尖端学生人才培养停滞。
自2018年3月22日至2021年12月18日,美国政府共把611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到实体清单中。被列入实体清单主要涉的新兴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AI技术、微处理器技术、量子计算、高级材料、机器人、高超声速等。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高科技一直是美国的核心优势,只要中国的科技发展蒸蒸日上,构成竞争的态势,中美之间的科技对峙形态就是场不会消失的战役,科技封锁线也会长期缠绕,越来越紧。摆在中国科技企业面前的难题会长期存在,如何获得生长空间正常发展,如何突破,是企业需要贴合自身情况重点思考的关键。
慢慢勒紧的线绳
随着中美贸易战、科技战的全面升级,美国对华技术封锁将成为新常态,科技发展和国际合作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加,企业的认识和应对方式也在不断调整。
在这场科技封锁战役中,企业的态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明显转变。从起初的惊慌失措、到理性争辩、麻木、再到低头奋进。面对美国的无理制裁,对美国不抱有任何希望是很多企业的共识。在这四年的拉锯战中,也出现了一批为了生存,手段清奇的企业。
起初,上了实体清单的企业,意味着需要面对美国针对性的打击,对企业带来的破坏影响巨大,但侧面也说明技术水平、科研能力被美国视为威胁,是对企业实力的肯定。一些企业对上实体名单调侃为荣誉单,虽然是苦中作乐的宣传方式,但在最坏的情境中,找补回一些有益于企业形象的宣传,也属无奈中的选择。
在中美进进退退的博弈过程中,科技企业根据大环境和自身的经营情况不断调整。一批围绕美国起舞的企业开始作妖。这些企业甚至在宣传方面强调没有被圈进实体清单是其发展的产业优势,吸引关注。
无论顺境逆境,活下来,是企业的关键,这无可厚非。这类企业和美国保持商业合作,甚至在贸易战的形势下,“亲美”的态度,让企业的订单更多了。但跟美国这种诡谲多变的角色去发展市场空间,明面上是赚着美丽国的钱,实际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将自己也捆绑进了锁链中。
无理的技术诉求与压迫、市场话语权的绝对化,都会让企业陷进难挣脱的局面。某天找个小理由、小立场对峙翻脸,企业的发展立马会变天,核心的产品和技术支撑不起来,长远的看都是在消耗自己的过程,甚至可能等不到与美丽国翻脸的那天,就被替代了。
科技自立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其长存的核心,面对未来可能的大规模技术封锁,不确定性的政策与限制,什么样的黑天鹅事件都有可能发生。市场背靠哪里,核心立足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地思考。
虽然全球化的进程需要多方合作,但考虑合作的国家范围和程度,需要多方过滤。客观清醒地认识和理性务实的应对是科技企业的标签,这个标签也需要时时拿出来翻新下。
根系深,枝丫长
在外部封锁没有好转并日益增长的情形下,如何在缠绕越来越紧的封锁线中破局,成为企业最需要解决的头等事项。四年的科技封锁中,如果硬凑一个科技封锁的好处可能就是加速了我们点亮各种科技树的速率。面对美国的制裁,许多在逆境中诞生的破局举措出现,给市场带来了活水。
1.积极与国际多边组织接轨,扩大合作范围。在中美对峙、科技封锁胶着时期,通过积极开展与国际多边管制组织的磋商与对话,我们已顺利成为桑格委员会和核供应集团的成员国,可以享受组织内各成员国在出口方面的优惠与便利措施,拓开新的渠道、多领域地开展国际合作。
2.国内的业务与市场方面,出台政策大力补贴扶持科技企业。无论是政府购买服务、解决方案,还是出台政策与大力宣发,都鼓励着企业创新和市场需求,扩大国产自主可控技术和产品的规模化应用。如华为鸿蒙系统的研发、推广与使用,国产自主可控芯片研发与操作系统的替代,创造创新生态互相支持成为科技圈的共识。
3.新兴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如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数据中心的集成化发展,将算力、设备都集中到一起,不仅仅是低碳化、降本增效的需求,也是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数据中心需要的各类元器件、服务器等设备,在封锁的形势下,越用越少,集中的数据计算、存储、处理等,可以解决许多科技企业的计算需求。
4.科技自立,培养自主科技产业,加大市场的竞争力。如芯片的产业链组织建设,通过强化芯片设计、生产技术的突破,增加全产业链的投入,构建与产业链中上下游紧密的合作关系,加速备选类技术项目的研发与应用等举措。半导体领域与芯片技术有了多项突破,国产芯片的设计进入到5纳米研发阶段;多家龙头企业已经研制出ISP芯片;国产自研手机芯片市场份额超过三星手机芯片等。
国内的科技企业,在美国举国之力的科技封锁大势下早已认清现实,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以场景与需求为中心创新导向,从以前的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可控,从国际循环走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不断增强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在封锁中,我们的许多科技树技能被迅速点亮,出现了不少的突破创新技术与研究,尤以航天领域最为突出。2020年,北斗卫星系统组网成功运行,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进入深空进行行星探测,中国第一个载人空间站建设;自主掌握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的核心技术托卡马克装置设计、建造、运行技术;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问世、量子通信卫星的研发、硅-石墨烯-锗晶体管高新材料的研发等。原创技术不断涌现,在全球新一代通信标准“5G”的专利申请数量,中国占比达到34%,是现有4G标准的1.5倍以上。
在残酷的政治交锋下,中美科技的发展在短时间内成为牺牲品,但时间线拉长看,又在毁灭性的打击下浴火重生。期待这个长长的封锁线消失有点困难,无论是疫情还是政局形式,都让科技封锁线变得更加缠缠绕绕,不过击碎封锁的希望就是另辟天地。
在科技创新的主场上不断深入与突破,根系扎得越深,市场“枝丫”延伸的空间才会更开阔。脱胎换骨的改变很难,但这是破局、立足并长存的关键,科技企业在近乎毁灭的危机中寻到了突破的机遇。无论是借助政策还是科技自立的力量,在动荡的变局中有持续打开新生局面的潜能,低头奋进与抬头进发螺旋向上齐发,终会向阳而生。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