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综能讲好“西游”的故事吗?

原标题:网综能讲好“西游”的故事吗?

作者 | 李北辰

来源 | 鲸落商业评论

从前有座山,山边有片海,海上有块大仙石。仙石自天地开始便吸收日月光华,一天山地迸裂,产一石卵,经风一吹,化作一石猴,石猴一蹦,目运金光,射冲斗府,惊动玉皇大帝。

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此问世。

而如今的孙悟空,早已不再是这般往日模样。

孙悟空猴的外形,神的本领,人的秉性,给这个IP带来无限张力,为后人的改编,提供了广袤的创作空间。

因此在现实中,他也同样七十二变,从电影到电视剧,从动漫到游戏,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孙悟空和师徒四人的形象就总在以各种形式出现。

西游,恰似一个老朋友,时不时就和我们叙叙旧。

说起悟空和西游,是前几天我看到一档名为《新游记》的综艺发布了以西游为主题的符号海报,并登上微博热搜。

嗯,距离吴承恩写出《西游记》已经接近500年,西游,仍是中国文化取之不尽的宝藏。

而这块宝藏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外创作者对这块宝藏的挖掘,都远比你想象中更为意义悠远。

时代变了,《西游记》就会跟着变

谈及对《西游记》的改编,永远绕不开86版电视剧《西游记》。收视率高达90%,重播超过3000次,统治了几代人的童年。同样是四大名著改编,其影响力远超同期的电视剧《红楼梦》和后来《水浒》《三国演义》。

为什么这样?

答案不一而足,我这里只挑一个易被大众忽视,却是近年来逐渐被学术界认可的原因,这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86版《西游记》重建了当时人们对本土的认同。

这是个宏大的学术命题,我只能蜻蜓点水,举一个小例子。

众所周知,在导演杨洁的要求下,86版《西游记》都是实景拍摄——它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公路片”,剧组走遍了中国所有主要的景区,后人戏谑,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全部发生在5A和4A景区里(五行山是云南的石林,盘丝洞是四川的九寨沟和都江堰,等等)。

这是导演组的有意为之,杨洁曾坦言:“我要通过‘游’字,把我国绚丽多彩的名山大川,名扬四海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的佛刹道观摄入剧中,增强它的真实感和神奇性,并达到情景交融,以景托情的效果。”

也因如此,86版《西游记》突出了《西游记》中的“游”,弱化了降妖除魔的“斗”。它有意契合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内在情绪,跟时代精神发生了某种共振。

事实上,这种契合和共振,无论在1986年以前,还是在1986年以后,都在反复上演。

青年学者白惠元在《英雄变格》一书中,通过分析从晚清至今无数版本的《西游记》改编,提出了一个非常敏锐的洞见:在现代中国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有一个独特的孙悟空形象出现——也就是说,时代变了,孙悟空就跟着变。

没错,当时的人民需要什么,孙悟空就变幻成什么样的英雄:在晚清民国,孙悟空代表了中国进入全球化浪潮中的焦虑(当时有很多以《西游记》为主题的滑稽戏);在建国之初,他是反抗旧秩序的民族英雄;在冷战时期,他有能识别出关键矛盾的火眼金睛;而到了九零年代,他又成为独生子女一代的写照。

(图片来自:《大话西游》)

仅以大多数读者熟知的九零年代为例,九零年代后,《西游记》的改编风起云涌——然而,不同于86版孙悟空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到了90年代,孙悟空乃至整个《西游记》的改编色调,都因荒诞而显得更具灰度:在周星驰的电影《大话西游》里,他成了山贼;在何勇的歌词里,他扔掉了金箍棒,远渡重洋;在今何在的小说《悟空传》里,他成了“精神病”。

再一次,时代变了,孙悟空的形象就会跟着变。消费主义崛起,互联网时代来临,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代,信仰与幻灭,恐惧与慈悲,在那个时代纷至沓来,倏然之间,人们越来越能嬉笑着看待悲伤,亦越来越能庄重地对待笑话。

倘若一切意义都在消解,一切意义都可以被消解,那就干脆让孙悟空坠入凡尘吧。

你看,西游记的文化符号,在现代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一次次被翻译。

相似的精神内核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小说,电影,电视剧,到动画,游戏,综艺,不同时代创作者对《西游记》的翻译,总在不停变化载体。

比如,在综艺成为年轻人的文娱消费主要产品时,严敏导演的《新游记》就成了创作者的又一次致敬。

我一直觉得,一档好的综艺,宛若一盏明灯,能够将一个时期内的大众情绪全都显现出来。

从1990年的《正大综艺》,到全民投票的“超女”,再到全球化语境下的《天天向上》,直至“101”选秀体系,恰如学者周逵所言,综艺史就是一部社会观念史,好的综艺节目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思潮,并促发着我们观念和表达形态的变化。

而当综艺这种最活跃,最具弹性,最当下的社会文本,与《西游记》这个最经典的IP产生关联,或许会发生某种特殊的化学反应。

从目前已知的消息看,《新游记》类似一场借古言今的社会实验真人秀,按照官方介绍:“师徒六人(王彦霖、黄子韬、林更新、岳云鹏、张若昀、陈飞宇)沿着国道,经过小城,小镇,小村,用西游记的方式去旅行,看见最真实最平凡的中国。一次真正字面意义上的公路真人秀体验,一次用国道公路串起的大型田野调查,一次和自信前进中的中国普通人相互拥抱并相互激励的社会实践。”

嗯,如果说《西游记》的故事是求取世间真经,那么《新游记》的故事则是求“生活真经”——而所谓的生活真经,于我心里,或者说于这档节目的精神内核里,亦不过是“矿工诗人”陈年喜那本著名的书的名字:“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又或者亦不过是里尔克那句著名的诗句:“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在《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带着内心的愿望,踏上无尽的旅程,经历未知的磨难,体验人生的意义;在《新游记》中,六位平日被聚光笼罩的明星,同样需要“用二十一天完成一场人间历险”。

所谓“历险”,委实更像是“模拟人生”。

无论从官方预告透露的内容,还是从小红书上路透的内容,都不难窥见,《新游记》节目取景所去之处,皆为最具“生命气息”的平凡之地。例如,“师徒六人”体验当保安,当搬运工,当流水线工人,当房屋中介……说这些经历是“现代人的九九八十一难”不免有些虚夸——毕竟他们不是在“降妖除魔”,他们只是在平凡生活——但可以预见,这档节目的重点,是试图通过模拟人生式的异地体验,让主人公完成某种不一样的蜕变,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档节目和《西游记》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那就是:人生如逆旅,这一路不存在什么简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该节目出自被称为“内地综艺天花板”的严敏导演之手,综艺爱好者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GQ曾在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在综艺导演中,严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高度娱乐化的节目里,严敏以一个‘作者’身份进行强烈的价值观输出,并借由亦真亦幻的理想世界,一次次呼应现实,让表达抵达最广泛的大众。”

可以预见,为了“呼应现实”,为了“抵达最广泛的大众”,更为了“致敬西游”,这档节目会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对“西游记”这个故事模板的现代化演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西游

其实对《西游记》的现代化演绎,不只发生在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西游的故事已经被讲了无数次,并且还将被讲无数次。

早在明朝,《西游记》就通过贸易商船进入日本和高丽。鸦片战争后,《西游记》被外国汉学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欧美。

譬如在日本,单从风靡全球的漫画《七龙珠》里的人物设定,就能窥见《西游记》在日本的普及程度。1972年,《西游记》首个日语全译本发布,在日本引发一场西游热。此后几十年,无论是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尾崎红叶的《鬼桃太郎》,还是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都能看到《西游记》的痕迹。

不只在日本,西游在全球文化产业里均有自己的本国演绎。

(改编自《西游记》的美剧《荒原》)

这首先是因为西游故事的丰富性。

西游是个筐,所有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对于创作者,《西游记》委实有太多素材可用。九九八十一难,遇到的那些神仙妖怪,排列组合一番,几乎能满足任何类型的创作需求:神秘玄幻,公路奇遇,不羁爱情,异域文化等等。而且相比其他文学经典,《西游记》是少有的给出大团圆结局的作品。这种带着内心的愿望,踏上无尽的旅程,经历未知的磨难,体验人生的意义,最后皆大欢喜的故事模板,所有人都喜欢。所以它既可以是《西游记》,也可以是《新游记》。

其次,《西游记》对异域文化的包容性很强。

恰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西游记》中也有不少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但故事的内核是最简单的“正邪较量”,这让它的兼容性很强。譬如在澳大利亚翻拍的《西游记》中,孙悟空被塑造成一个中世纪骑士的形象,骄傲而奔放,这也非常符合中世纪西方骑士形象。

最后,《西游记》里的人物有着太强的可塑性。

在这个奇幻瑰丽的世界,师徒四人性格迥异,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贪嗔痴恨爱恶欲”,他们分别隐喻了人性的不同侧面,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带入到西游的故事里,用他们的故事来讲自己的故事。

以孙悟空为例,戴荃创作的《悟空》,用如下词语形容悟空:“爱恨两难,肝肠寸断,且怒且悲,回头是岸,生死无关……”。你看,痛苦,愤怒,悲伤,后悔,看破,人生一切处境,在孙悟空那里都能找到替代。

这也是为什么,冥冥之中,我总觉得,中国最有名的IP ,从今往后一万年都叫孙悟空,都叫西游记。

作者:李北辰(微信公号:鲸落商业评论)


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22-04-16
网综能讲好“西游”的故事吗?
青年学者白惠元在《英雄变格》一书中,通过分析从晚清至今无数版本的《西游记》改编,提出了一个非常敏锐的洞见:在现代中国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有一个独特的孙悟空形象出现——也就是说,时代变了,孙悟空就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