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彻底的去金融化,才是金融科技的未来
文/孟永辉
单纯地将金融科技看成是一种获客的方式和方法,业已被证明是一个谬误。说到底,金融还是要回归实体,才能发挥出它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对于那些仅仅只是将金融科技当成是一种获客的方式和方法的玩家们来讲,彻彻底底的去金融化,才是他们的未来。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科技端。
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京东科技,几乎都是如此。然而,仅仅只是简单意义上的目标对象的转移并不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只有彻彻底底的去金融化,才是金融科技玩家们的未来发展之道。可能有人会说,彻底的去金融化之后,所谓的金融科技便无法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科技。对此,我并不这么认为。
在我看来,彻底的去金融化仅仅只是放弃了互联网式的收割流量的发展模式,而是真正通过让金融回归「基础设施」来寻找新的发展方式和方法。尽管这种方式与简单意义上的收割流量相比更加繁杂,但是,它却是真正能够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变革的发展模式,并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彻底地去金融化,金融科技的必然
当下,一场 而又全面的变革正在上演。实体经济的避实就虚,虚拟经济的避虚就实,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数实融合,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全新的风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死抱着金融不放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相反,彻底地去金融化,才是金融科技未来发展的必然。
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概念正在土崩瓦解。在很大程度上来看,我们口中所提到的金融概念,多半是传统的金融概念,即投资、理财、保险。事实上,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特别是随着金融与科技的 融合,金融的概念业已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的金融,早已不再是投资、理财和保险这么简单,而是开始被数字、数据以及衍生于两者的新功能所代替。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们所说的去金融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去金融化,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拥抱金融的新功能和新属性,用新的功能和属性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因此,这里所说的去金融化,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种与传统金融功能和属性的决裂,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与金融毫无关联。
我们看到,无论是科技玩家来讲,还是金融玩家而言,几乎都在将关注的焦点聚焦于此。通过不断延伸和拓展金融的内涵和外延,金融行业的发展正在开启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 变革。以新的概念、新的功能和新的属性来填充金融行业,成为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选择。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彻底的去金融化,严格来讲是去传统金融化,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一种必然。
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开始被重塑。以往,提及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即,人们简单地认为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必然是需要通过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的。于是,他们认为的彻底的去金融化,其实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相悖的。
事实上,并不这样。笔者认为,实体经济与金融融合的方式正在被重塑,才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在传统时代,甚至在互联网时代,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并未发生如此 的融合。在某种情况下,金融依然是金融,实体经济依然是实体经济。
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首先,金融已经被数字化了,我们看到,金融行业当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化的身影。数字货币为代表的金融新形态,数字风控为代表的金融新环节,开始 改变着金融本身。同时,实体经济同样开始了一场 数字化的浪潮。传统意义上的人、财、物等元素开始越来越多地被数字和数据所取代,实体经济正在发生一场 而全面的变革。
当金融与实体经济都在发生 改变的大背景下,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早已从传统意义上的两种形态,两种行业的融合,变成了同一种形态,同一种元素之间的融合。在这个一种大背景下,彻底的去金融化,并不是不做金融,而是要通过改变金融的形态和元素来寻找与实体经济结合的新方式。
金融的功能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性的变革。从底层逻辑来看,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功能是没有改变的。值得注意的是,一场全面的、 的金融功能的嬗变,正在发生。传统时代,金融玩家只需要给实体经济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即可,他们不会再关注其他。然而,现在,他们需要给实体经济提供的是一种全天候的,多维度的产品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于实体经济的完整助力。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仅仅只是将简单地用传统的金融功能,仅仅只是借助传统金融的手段,是无法达成这样一个目标的。我们需要用彻底的去金融化,特别是去除传统金融的「躺赚」思维,真正通过与实体经济实现深入而又全面的融合,实现赋能实体经济的目标。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功能看成是投资、理财、保险和信托,然而,现在,金融的功能早已不仅仅止于此,更多地包含数字、数据以及衍生而来的新功能上。简单来讲,现在金融需要的是一种全面的、多维的功能,而不是一种浅藏辄止的功能。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需要金融的功能开启一场 、多元、颠覆性的变革。而真正触发这样一种变革的,必然需要通过彻底的去金融化,才能真正实现。
彻底的去金融化,并不是迎合监管的必然,而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必然。我认为,只有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之后,金融才可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回归实体,赋能实体的正确方式和方法,金融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实体。
大变局下,金融的变革之道在哪?
对于金融行业来讲,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大变局。认识到这样一种大变局,并且找到实现彻底去金融化的正确之道,或许是开启新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新发展的正确之道。在我看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金融的变革之道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数字新形态的孪生。可以肯定的是,金融行业将会和其他的行业一样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全面的数字化变革。我们看到的的数字货币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金融本身的内在环节和流程,同样将会发生一场 变革。现在,以人为代表的有形的金融流程和环节见识被彻底颠覆,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一个以数字和数据为主导的金融新形态时代的来临。
如果我们要寻找未来的金融变革之道,以数字化为主导的数字新形态的孪生,将会是一个主要方向。在这样一场变革里,数字化将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对金融外在形态的变革,而且还包含了对金融内在形态的变革。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之后,金融行业将会彻底摆脱传统的形态和概念,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
找到金融数字化的路径和方法,并且以数字化来开启金融行业的新发展,才是保证金融行业的发展可以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因此,寻找金融与数字化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并且真正让金融有所蜕变,才是保证金融科技有所改观的关键所在。
服务实体方式的探索。的确,金融的意义在于服务实体,赋能实体,但是,服务实体的方式却是一直都在发生改变的,特别是在数字时代,这种现象表现得更加明显。除了赋能和服务的「工具」变了,赋能和服务的「角度」,同样也需要一场 变革。
因此,如果我们来寻找数字大变革时代的金融变革之道的话,探索一种与这个时代契合的服务实体的新方式,才是保证金融行业有所新进化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服务实体的方式是否合适,直接关系到金融是否能够真正赋能实体,是否能够真正回归实体。
对此,笔者认为,大变革时代,金融赋能实体的方式应当是全面的、 的,甚至是完全融合的。换句话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将不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甚至还有可能会融为一体。因此,找到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式,特别是区别于传统的方式,或许,才是关键所在。
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那么,大变革时代的金融赋能实体经济是无法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的。因此,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的商业模式,关键是要摆脱传统时代的收割思维,或许,才是保证金融可以进入到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当金融科技的发展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不能在像以往那样靠收割流量来盈利了,而是需要赋能实体后,给实体经济带来收益之后,从实体经济的收益当中获得收益。虽然这种方式比互联网时代的收割流量的方式复杂很多,周期长了许多,但是,这样一种商业模式则是一种更加长久,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金融与实体经济绑定在一起,甚至成为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通过这样一种 绑定的方式,而不是一种浅尝辄止的方式,才是真正开始金融新商业模式的关键所在。我认为,这是金融新变革的关键所在。找到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决定了金融新变革的成熟,下一步就是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本质性的改变。
结语
彻底的去金融化,是金融科技的必然,是金融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有志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所作为的玩家,应当将关注点聚焦于此。找到适应新时代的金融变革的新模式,并且真正能够给金融行业带来变革,跳出互联网时代的收割流量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才是金融行业真正有所突破的关键所在。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每日一文,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 思考与硬核干货。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