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司法部指控海能达,美国政商为何联手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
美国时间2月7日,基于海能达与美国摩托罗拉系统公司之间的商业秘密及版权侵权诉讼案件(以下简称“商密案”),美国司法部对海能达提出指控。如果指控成立,海能达可能将被处以不超过有关商业秘密价值三倍的罚款。
北京时间2月8日晚,海能达发布公告,宣称对指控深感失望,认为美国司法部的指控内容不具备事实依据,公司不应被列入指控对象。“(海能达)公司强烈反对本次美国司法部提出的指控,并将坚决以法律手段和事实依据积极应对本次事项,坚决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同时强调,“公司恪守商业行为准则,尊重商业秘密,坚持诚信合规经营,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丰富完善的专用通信及解决方案。”
海能达成为继中兴、华为之后第三家被美国政府打压的中国通信领域高科技公司,其背后的真相又是什么?
政商双管齐下,打压中国高科技
同一天2月7日,美国商务部将33个中国实体列入“未经核实名单”,该名单上的中国实体总数已经达到了175个,大部分都与高科技相关。
除了这份“未经核实名单”之外,美国商务部还将一大批中国高科技实体列入了“实体名单”,此外,美国财政部还有一份禁止美国企业和公民投资的“投资黑名单”,其中也有不少是中国的高科技实体。
可以说,打压中国高科技已经成为了美国政界的共识,并在最近几年层层加码。
封闭市场,维持垄断利润
针对美国司法部的这次指控,商密案的当事方——摩托罗拉首席法律顾问兼首席行政官Mark Hacker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摩托罗拉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对海能达提起民事诉讼,追索赔款。
摩托罗拉首席法律顾问兼首席行政官Mark Hacker
在老冀看来,这次事件本身就是美国政商界的一次合谋,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美国企业的商业利益。
还是回到这次事件的当事方摩托罗拉。根据咨询公司Omdia的数据,早在2019年,摩托罗拉在全球对讲机市场份额就高达54.3%,明显处于垄断地位。
而摩托罗拉也一直在利用垄断地位“坐收渔利”,尤其是在垄断程度更高的美国市场。2017年2月,美国研究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曾经发布过一份关于摩托罗拉的报告,里面透露了非常有意思的数据:摩托罗拉在美国市场的毛利率高达83.6%,而在欧洲市场却只有9%。
紧接着香橼又披露,同样是摩托罗拉的对讲机,偏低端的APX 6000对讲机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为5200美元;而更高端的另一型号对讲机在英国市场的售价却只有975英镑。香橼认为,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垄断地位和政府市场保护行为。无论是在政府采购还是市场准入方面,美国公司摩托罗拉均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悉心照顾。“这就像毒品一样,我们在美国花费更多;这又不像毒品,因为我们在美国得到的反而更少。”
而为了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地位,摩托罗拉选择了与美国政府合谋,一起打压竞争对手。对于全球市场份额仅次于自己的海能达,摩托罗拉更是极尽打压之能事,先后发起多起诉讼和天价索赔。与此同时,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美国商务部则先后将海能达列入“禁购令黑名单”,依靠行政手段将海能达挤出美国市场,试图阻止海能达在全球的发展势头。
开放和创新,才是发展之道
从数据上来看,摩托罗拉垄断市场,赢得了高额利润,但是却极大阻碍了技术在全球的普及与发展。于是,我们看到在美国这个更封闭的市场,很多企业客户虽然花了很大的价钱,却只能用着厚重笨拙的对讲机。
就在摩托罗拉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同时,它的中国竞争对手海能达却在持续创新,率先提出公专融合演进方案,发力5G行业专网,针对行业应用特点推出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目前,海能达的相关方案和产品已在工业制造、智慧矿山、智慧港口等多个领域商用,获得客户的好评和信赖。 此外,在目前红火异常的低轨道卫星通信市场,海能达同样也为客户提供卫星通信关键元器件以及整机产品。
从过去多年全球科技行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明显的结论,那就是封闭和垄断不会长久,开放和竞争才能持续。中国企业面对美国政商两界的打压,一定要抗争到底,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加大开放创新,坚持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服务。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