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发展到今天,从洗车、保养、美容、二手车交易、维修……每一个领域都涌现出了无数的O2O创业者,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大量的创业者一股热血涌入进去没多久就被拍倒在沙滩上。当然,在这股互联网+大风的吹拂下,还是涌现了不少优秀的汽车后市场创业团队,并且不断有新的游戏参与者加入。
汽车互联网金融作为汽车后市场非常重要的一块,眼下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从各条小路杀出来的选手正在开始汇集,他们将共同角逐这片新的天地。
一、C2C综合服务平台模式
与很多二手车交易平台一样,汽车后市场的C2C平台模式能直指用户痛点而广受欢迎。前不久估值过亿且完成A轮融资的C2C汽车综合服务平台——“我是车主”就得到了投资人与很多车主用户的认可,并逐渐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关注。进入8月,“我是车主”即将迎来A+轮融资,那么这种C2C平台的模式凭什么能取得如此成绩?
首先,作为汽车综合服务平台,“我是车主”链接了车主和汽车服务人员(如车险从业人员、汽修技术员等),打破了传统的车主与商家模式,从车主——商家(老板)——技术服务人员,到车主——技术人员,整个过程更加开放透明,同时能让车主和技术服务人员双双受益:前者获得价格优惠,服务加倍的享受,后者工作自由收入更多。而“我是车主”采取的是竞价机制,车主可以在心仪价格自助选择购买车险,省去了不必要的车险购买中介环节及成本,同时还能通过平台代办服务功能享受更多的快捷便利服务。毕竟,对于车主们来说,车险理赔、车辆年审等等繁琐的业务太过繁琐,交由代办服务专职人员代办服务也是一件美事。
其次,“我是车主”提供了新的“索赔”解决方法,尤其是很多车主面对保险公司的种种刁难,总会被怀疑骗保,受到各种条款的限制,甚至要默认定损金额与当初承诺的金额相差甚远的结果。最后,即便确定要赔偿,赔款到账也是遥遥无期。当“我是车主”把车主和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链接在一起之后,面对保险公司的不再是并非专业的车主本人,而是专业的技术服务人员。受雇于车主之后,他们不仅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也不用兼顾保险公司的利益,而且在很多时候能利用自身丰富的从业经验,为车主争取合理合法合情的利益。
如此一来,“我是车主”将促进保险公司业务员人员转型,把过去大量的展业时间和人力成本转化为为客户提供专职服务,彻底改变传统保险公司过去“重业务、轻服务”的经营方式,大大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尤其对于这些服务人员来说,他们能够得到一份额外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可以预见的是,一大批专职为车主提供车险和车辆一体化服务的庞大服务群体将诞生。
不可否认,这种C2C的模式对于提升汽车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我是车主”作为第三方服务平台,其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挑战一:服务的标准化问题。每个上门服务的保险人员所提供的服务水平都会参差不齐,给用户的体验也会造成千差万别,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很多上门服务平台来说都是他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作为第三方要想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服务着实是一项挑战。
挑战二:如何加强平台对服务人员的监控问题。”我是车主”未来必须要对提供车险服务的第三方人员有一个更合理的监控,而这个仅仅是通过客户对服务的评价还是不够的。只有对上门服务人员具备更合理的监管,才能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二、汽车电商模式
以汽车之家、易车网为代表的媒体汽车电商平台纷纷通过与汽车金融公司合作率先推出了各种金融服务,汽车之家推出了分期购车,易车网则推出了买新车贷款、各种汽车保险、理财产品等。与此同时,眼下正有各类二手车交易平台也在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比如通过金融切入二手车电商的平安好车、优信,人人车、车猫网刚完成融资也即将推出金融服务。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作为新车和二手车的交易平台,通过线上购车的用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用户会有贷款的需求。尤其是一些经济实力并不是特别强的年轻人,汽车贷款和分期付款对于他们来说需求性相当强。他们通过贷款、分期付一方面能够拉动汽车的销售,另一方面也能够借此抢占整个汽车金融市场,推出各种汽车理财产品。此外,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汽车保险也是顺其自然,还能提升用户购车体验。
从流量入口的角度来看,易车网、汽车之家作为国内两大汽车媒体平台,聚集了大量的汽车爱好者用户,具有明显的入口优势。这些平台凭借着电商运营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和有效数据,其中新车用户数据占比非常大,与他们合作的金融公司能够凭借专业的数据分析及线上风险评估工具,有效地将专车购车群体从平台庞大的数据库中筛选出来,为这类用户群体提供更便捷的购车服务。
从申请汽车贷款的速度和审核条件来看,这类平台往往都不用受到户籍限制,也不需要不动产抵押,从申请到放款的速度会比较快,而且分期还款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过去汽车金融在国内的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汽车贷款的审核速度慢、而且获准的门槛比较低,银行办理时间长。而这类平台所推出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但是汽车电商推出汽车金融服务同样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
不足一:汽车电商平台虽然是采取跟其他汽车金融公司合作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种B2C的方式,消费者的选择余地会比较小。而且电商平台的立场仍然会更倾向于金融公司这边,而不是消费者,这就免不了会造成用户服务体验上的不足。
不足二:汽车放贷的坏账率相对来说比较高,电商平台自身并不具备风险掌控能力,完全依赖于与其合作的公司,一旦坏账率过高的话,这个对于电商平台而言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汽车厂商模式
其实汽车厂商们推出金融由来已久,其目的和电商平台一致,意图通过金融房贷来吸引消费者购车,丰田、大众、上海通用等汽车厂商纷纷投推出了汽车贷款、分期付款、保险等各项金融服务,如今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自己的金融服务,汽车厂商直接进军互联网金融也是优势明显。
第一,对于汽车金融公司来说,消费者不仅通过4S店可以直接申请办理,同时在厂商的线上官网也能够线上申请。对于汽车厂商来说,最终消费者的交易是要到线下,通过4S店消费者能够直接面对面接触到汽车销售人员,往往这个时候选择保险、贷款服务都会直接发生在店里,也就是说汽车厂家所推出的金融服务更容易人消费者认可和接受。
第二,相对银行贷款而言,汽车厂商推出的金融贷款对于户口、房产等硬性条件都没有过多要求,而且房贷方式也相对比较灵活,买车用户可以通过分期来付款。此外,汽车厂商的金融公司相对更容易申请到较长还款期,通常为3年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车主的还款压力。
第三,汽车厂家通过多年的运作,他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忠实品牌客户,有了这个庞大的用户基础,他们进一步向这些用户推出各种金融理财服务也更容易被这些车主们所接受。而汽车厂家推出分期付款、贷款等各种金融服务同样也能拉动厂家汽车的消费。
从目前来说,汽车厂家所推出的金融服务在体量上仅次于传统银行,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他们却很难成为主流。
困难一:传统汽车厂商在线上的运作能力是他们比较薄弱的地方,目前他们大都采取与各大电商平台合作的方式来线上销售汽车。但是这些线上平台并不像4S店一样,汽车厂商具有直接掌控的能力,这样汽车厂商要想在线上推出各种金融服务难度相对就会比较大。只能是通过自家的官网,但是却没有入口流量优势。
困难二:过去在线下从事汽车金融,汽车厂商们相比银行会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如今线上众多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他们在灵活性上甚至要更胜于汽车厂商金融,如何迎接这类平台带来的挑战是汽车厂家金融公司非常大的一个困难。
四、汽车金融P2P模式
说到汽车金融的P2P模式,可谓是热闹非凡,这类平台非常之多,有综合类的人人贷、陆金所、拍拍贷等,也有众多垂直于汽车金融的P2P平台,诸如微贷网、利聚网、理财范等。P2P汽车金融的兴起对于过去传统的汽车金融具有比较大的冲击力,尤其是对于传统银行。
其一,相比过去传统的银行汽车放款而言,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打破他们在制度上、市场推广上的障碍。眼下P2P金融已经得到了央行的认可,洗牌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是有着极大地规范作用。80后、90后正在成为汽车消费的主力大军,而这部分人脑海中往往都有着互联网金融概念,他们接受P2P的方式也会比较容易。
其二,不论是从贷款的申请、放款的周期还是还款的时间上来看,P2P平台相对来说会更加灵活,尤其是对于一些金额不是特别大的汽车贷款来说,P2P理财充分的灵活性是其最大的优势,这个对于很多不喜欢麻烦的年轻人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时P2P的放贷方式也大大节省了消费者购车的时间成本。
其三,不仅仅是在汽车放贷上,P2P在汽车金融理财上也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进入门槛相对来说非常低,有的甚至1元就可以购买汽车金融理财产品,而且收益率相对来说非常高,这个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尤其是在股市不景气的态势下,很多人都把资金转移到了各种P2P理财平台上。
当然,P2P汽车金融理财也存在非常大的风险,过去就出现了不少这样平台跑路、倒闭的现象。
风险一:高收益和高风险往往都是成正比例的,目前国内P2P平台所提供的产品收益率大都在8%-20%,如此高的收益率一旦出现大规模用户套现或者到期兑付的情况,平台就难以在短时间内支付大量的利息,导致用户流失,情况严重的话很可能平台会直接支撑不下去。
风险二:很多P2P平台对于汽车贷款的用户没有任何抵押要求,为了吸引用户他们的申请条件非常简单,所以风控能力非常差,这就会导致平台的坏账率比较高。尽管一些平台设立了逾期坏账垫付资金的措施来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与收益,但是这样并非是长久之计,一旦坏账率超过风控能力范围,平台必将面临倒闭风险。
五、巨头综合模式
对于汽车金融这个后市场最大的肥肉,互联网巨头们也不可能会轻易放过。阿里通过与50多家汽车企业达成合作,为雪铁龙、日产、别克、力帆等车型提供贷款服务。百度则通过推出百度汽车平台,与各大银行、P2P理财平台等达成了贷款保险等业务方面的合作。而腾讯京东入股易车网,也开始了汽车金融的布局,其腾讯理财通此前就与一汽大众奥迪展开过品牌跨界合作,推出“奥迪A3,购车即理财”的活动。巨头们切入到整个汽车金融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首先,从流量和入口的角度来看,阿里巴巴有天猫、淘宝、支付宝,百度PC端有百度搜索、移动端有手机百度,腾讯则用微信这个强大入口,京东也有京东商城。不得不承认,巨头们的这个优势是其他任何平台都无法比拟的,一方面,巨头们布局新车和二手车交易;另一方面,巨头们也通过各种合作来推出相关汽车金融服务,相比其他平台而言,巨头更容易获取银行、汽车厂商的直接合作。
其次,不管是从品牌影响力上来说,还是从资金实力上来说,巨头们都更容易获得用户的信任,他们在金融的风控能力上也更强。金融毕竟不同于其他理财产品,用户自然更愿意选择更加可靠信任的平台来为自己服务。随着监管细则的到来,央行对于金融理财平台的注册资金也会有一定的要求,未来很多实力比较弱小的平台将面临倒闭风险。
最后,巨头们在大数据挖掘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通过对用户的金融数据挖掘进行对该用户进行深入分析,能够很好地预估出该理财用户的资金实力、个人信用度,这个对于金融平台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对于资金和数据安全的保护能力,也是巨头们相对于传统企业和其他平台的优势。
但是对于巨头们来说,他们把自己的触角伸到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具有其他平台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并不是说巨头们就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对于汽车金融也同样。
难点一:巨头们在综合实力上确实更强,但是他们的业务范畴太广,每个领域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金也相对会有限,这就导致他们在很多垂直细分领域并不一定能够战胜创业平台。尤其是汽车互联网金融,不仅仅是需要懂互联网的人才,还需要懂金融懂汽车方面的人才。
难点二:巨头们布局汽车金融才刚刚开始,眼下对于整个汽车金融业务的冲击力并不大,最重要的是巨头们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平台的竞争,这些平台在布局汽车金融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基础并建立起了自身的竞争壁垒,要打破这个壁垒对于巨头来说难度也不小。
六、经销商模式
说到汽车经销商,可能很多人并不是非常理解。4S店都是汽车厂商的直接代理商,一般在一个城市就一家4S店或者几家4S店,4S店往往由厂商直接掌控。不过汽车经销商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作为4S店的二级代理商(虽然是二级代理商,但是其汽车销售价格并不见得比4S店贵,有的甚至还便宜),可以代理多个品牌,也可以销售二手车。一些实力比较强的连锁汽车经销商就会针对消费者推出自己的分期付款业务、保险业务等,有的也推出自己的线上电商金融平台。
第一,相比传统银行而言,汽车厂商推出的金融公司甚至还可以灵活地采取旧车置换抵首付款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很多想要以旧换新的车主来说可谓是省了不少力。二手车车主只需要把旧车置换给新车经销商,就可以冲抵首付款换取新车,免除了对二手车市场不能及时过户的一些担忧。
第二,尽管目前很多消费者买车都会选择线上交易平台进行预订车,但是最终的交易还是要通过线下来完成,而这当中则有很大一部分的消费者会选择到经销商的店里购买。在店里购车,从而选择在该店里直接选择保险、分期付款等汽车金融服务也是非常自然的,这一点和汽车厂家在4S店推出的金融服务具有同等的优势。
第三,同样相比银行的汽车贷款来说,汽车经销商的分期付款金融服务会比较容易申请,申请条件也相对比较简单,这一点对于前来购车的用户吸引力比较大。同时汽车经销商也会通过与其他汽车金融公司、保险公司达成合作来为消费者提供汽车金融服务,并进行分成,获取更多的利润来源。
但是经销商作为传统的线下汽车零售商,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要想在汽车金融领域有一番较大的作为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他们做汽车金融劣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劣势一:从资金实力上来说,即便是实力比较大的汽车经销商在资金实力上也会相对比较弱小,更何况他们有相当大一部分资金要用于店面的资金周转,所以过去经销商在进行汽车金融运作时往往都需要借助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力量。
劣势二:在互联网时代下,缺乏足够线上入口和资本实力的汽车经销商,只能通过与其他互联网平台进行合作来销售汽车,而这类平台往往都会推出自己的汽车金融服务,这个是这类平台的最大盈利来源,他们不可能会交给汽车经销商来说。
总体看来,汽车后市场是整个汽车产业链利润最大的一块,而汽车金融则又是汽车后市场利润最丰厚的一块,不管是汽车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他们都不会放过这一块肥肉。随着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兴起,国人对于汽车金融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传统银行在汽车金融的市场占有量将会进一步下降,未来巨头和垂直细分的汽车金融服务平台都将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个市场的厮杀将会更加激烈。
作者: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