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自2006年谷歌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云计算已经进入到第十五个年头。
在这期间,包括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百度等在内的全球科技巨头均纷纷下场参与这场竞争。
在历经多年发展后,云原生被认为是云计算的下一个未来。
“应用云原生化拐点已至,传统IT应用正在加速向云原生应用转型,云原生正在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全面云原生化的云时代即将到来。”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计算部副主任云原生产业联盟秘书长陈屹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为何是云原生?
如今,企业在谈及数字化转型和上云时,云原生必定是绕不开的话题。
而云原生被频繁、高热度的讨论的背后,其真正的价值正在显现。
过去几年内,开源成为云技术革命的破圈性浪潮,云原生因天然具有标准、开放、共享生态等特性迅速占领云计算市场。
“云原生”之所以被热捧,主要原因在于它的优势,其以更加细密度控制底层的资源,让整个算力自动启停、伸缩,且快速地响应业务,做到资源最大化利用,节约成本,且具备业务持续性。
很多人一说“云原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容器、微服务、服务网格(Service Mesh)、Lambda,这些概念当然是云原生中元素,但是绝不是说和这些技术沾上边就是云原生。
也有些人一提到“云原生”想到的就是亚马逊AWS、Azure等,同样,不要认为应用部署到这些云平台上就算云原生了。
云原生的关键,不是“在哪里部署应用”,而是“如何构建应用”
按照云原生的方法论,不管最终业务被部署到哪个云上,这一模式从最初的架构上就和传统应用开发有着天壤之别。
开发人员应该通过云原生架构实现这样的效果:任何一个节点崩溃了都不影响用户体验,因为状态被专有节点分布式存储,保证高可用;如果业务增长导致负载过大,可以直接根据配置来扩容节点,而不是手工扩容。
云原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开发效率,提升业务敏捷度、扩容性、可用性、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对于应用开发团队而言,云原生技术可以提升应用开发的效率,提升应用交付的质量。
比如通过容器,技术开发团队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开发所需要的环境与资源,开发出来的应用可以被运维团队更容易地部署和管理。通过DevOps的最佳实践,应用交付的速度和质量可以被有效的提升。
对于业务方来说,云原生的好处是所提交的需求,可以更快地被响应和实现。
因为云原生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应用交付的周期,让需求更快地变成代码,代码更快地变成线上的应用,最终为用户服务,实现价值。
云原生应用可以更好地弹性扩展,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例如容器应用提供的应用自愈能力,可以帮助减少应用的停机时间提升用户的体验。
从云原生1.0向2.0跃迁
在经历以“设备”为中心的服务器阶段、以“资源”为中心的云化阶段之后,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如今来到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原生化阶段。降低人力依赖度,提高资源运维效率,降低部署繁杂度,提高应用便捷度,以及更加智能和安全可信。
据IDC预测,2025年,三分之二的企业将会每天都发布软件版本,通过敏捷的开发能力来实现创新与交付,以形成差异化的市场竞争力。在这样的商业趋势下,传统应用的架构和开发模式由于耦合度大、部署周期长、开发运维割裂等问题,将会阻碍业务迭代,限制企业的应用创新。
进入数字化时代,企业亟需由数字化转型深入到IT建设转型的全新阶段,在完成“企业上云”的阶段后,业务与企业运维能够依托于云原生所提供的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升级价值,充分释放云计算红利。
在云原生1.0时期,企业生产环境容器集群规模爆发式增长,大量的企业将核心业务切换到容器,预计到2022年,75%的生产系统会使用容器技术。不过,随着应用场景复杂化,单独的云厂商已经无法满足部分行业需求。
云原生2.0中提出以应用为中心,建立安全与运营两大体系,在当前的敏捷基础设施、微服务、Devops的基础上又增加在数据、智能、安全三大方面的赋能,其实对应公司内部的数据中台、AI中台、安全,基本上也涵盖了公司的运维、安全、基础架构、数据中心四大核心部门数据和平台的融合,为应用提供敏捷、智能、安全的底层数据和基础架构等综合能力支持。在这一阶段,跨云服务商的业务部署能力将解除企业的厂商锁定,实现跨云弹性伸缩和公私云分离部署,在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满足业务的连续性。
随着云原生应用场景的增加,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计算、网络、存储相关使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在诸如密集计算、海量树存储、高并发流量等场景中对基础设施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此,未来的云原生基础设施平台需要采用软硬结合的方式满足应用对计算、存储、网络方面需求。
持续向业务聚焦
从“上云”向“云原生”演进,中国企业正在深入参与并见证一场繁衍自数字信息的产业变革。
目前,与边缘计算相结合,云原生技术能够解决传统业务方案中的痛点,这一点已经在部分大型项目中得到了印证。
从企业端的角度出发,新云原生企业正是企业进行全面云化的结果。在新云原生的支持下,数字化平台会将IT与CT、IT与OT进行资源打通,满足企业核心业务高速发展、新兴业务快速创新时涌现的新需求,为传统行业带来商业机制上的爆发。
这也正是云原生可以给企业提供的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固化的行业规则,而是在寻找新的生产方式过程中持续发展的理念,并成为企业未来新型数字化新基建。
今天,云原生将高效、敏捷、标准的云原生能力延伸到客户身边,帮助各行各业快速迭代,实现全面云化的同时拥有全栈智能云原生能力。而在未来,每个企业都能成为云原生企业,更好地奔向全面云化、全栈智能的新未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