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S端:产业互联网的内核
文/孟永辉
习惯了流量思维的人们会想当然地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体看成是B端,这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关注B端的根本原因。诚然,B端的 改造的确影响着产业互联网的实现,但是,如果我们将B端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全部,并且所有的工作核心都围绕着B端本身,那么,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终将跳不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到头来甚至还将会沦为消费互联网的附庸。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理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两大要素:S端和B端之间的关系、地位,从而窥探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内在发展规律。伴随着流量思维出现的,除了将B端看成是新的流量争夺战场之外,还有人们潜意识当中将大型互联网平台定义成为S端的思维定式。
按照他们的理解,消费互联网时代形成的大型平台将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中心,并且继续承担他们在上一个时代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尽管这种认识有着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武断地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大型平台就与S端划等号,显然是有些太过简单和武断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将互联网时代形成的中心,无论是BAT,还是TMD,看成是S端,最后,依然仅仅只是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产业互联网并未真正形成自身独特的“精神内核”。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S端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有对S端有了明确的定义,产业互联网时代才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只有对S端有了明确的定义,产业互联网才能够有机会跳出消费互联网的怪圈;只有对S端有了明确的定义,产业互联网才能够真正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
S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和中心
互联网时代所形成的平台和中心的根深蒂固的概念,让人们想当然地以为,但凡是规模大、门类全、生态广的大型平台都可以被成为“S端”。所以,他们在看待S端的时候,同样会把阿里、腾讯这样的大型平台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代名词。尽管这种看法和认识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从规模的角度来定义S端,显然是有些太多简单和武断了。
事实上,所谓的S端,并不仅仅只是指代传统意义上的,大型的网络平台,除此之外,S端具备更加深刻和全面的内涵和意义。按照笔者的理解,但凡是能够给B端带来改变,并且真正能够提供全新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的对象都可以被看成是S端。
笔者认为,S端,既可以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平台,也可以是一个在某个领域精耕的专业领域的玩家,更可以是一个对某个生产流程和环节带来本质改变的玩家。基于这种逻辑,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S端局限在大型的平台和中心,忽略了平台和中心之外的更多的内涵与意义,所谓的S端,或许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已,非但无法将S端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发挥,甚至还将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消费互联网的死胡同里。
对于S端的内涵和意义的拓展,其实是对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的摒弃。只有真正丰富和完善了S端的内涵和意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真正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真正丰富和完善了S端的内涵和意义,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强化中心的过程。而只有这样,产业互联网才能成为改造产业的利器,而不再仅仅只是一个虚假的概念,为消费互联网续命。
S端,不是做传统意义上撮合和中介的买卖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纵然是那些业已具备了庞大流量的玩家,依然不会将撮合和中介当成是自己首要的盈利方式。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甚至是其他的新生独角兽们都在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曾经风靡一时的撮合和中介的买卖开始走向没落,进入衰退期。
当S2B模式横空出世,特别是当产业互联网的风潮不断涌动的时刻,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现象就是,S端,绝对不是那些依然还在做着撮合和中介的玩家,而是那些真正开始将自身与行业 融合,化整为零的玩家。换句话说,真正意义上的S端,其实正在成为可以在行业发展的各个流程和环节都出现的“基础设施”,而不仅仅只是在产业的后半程出现的收割者。
如果站在这样一个角度来理解和看待S端,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S端已经不再靠收割流量,不再靠撮合和中介盈利,而是开始将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对于行业的 改造上。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都不能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流量上面,而是需要通过 介入到行业当中, 改造行业,以此来获得新的增长空间。
我们不妨可以大胆的预测,等到S端真正被真正认识,并且真正发展成熟之后,或许,已经不再存在现在我们经常所看到的那些大型的中心和平台,更不会存在现在这样一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两元对立的发展状态,而是开始融为一体。这个时候,我们才能说产业互联网时代真正到来了。
因此,仅仅只是以规模和效率来作为S端的衡量标准,甚至将S端看成是一个撮合和中介的另外一种变种,并未真正抓住S端的真正内核。等到人们真正明白S端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并且由此来寻找属于S端的正确盈利方式和方法的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抓住了S端的真正内涵和意义。
S端,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复合体
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代,它们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心。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较为明显。在电商领域,出现了淘宝、京东、拼多多这样的中心;在游戏领域,出现了网易、腾讯这样的中心;在打车领域,出现了滴滴、优步、百度、高德这样的中心……观察这样一种发展模式,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是一个又一个的孤立的中心存在的。
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垄断的形成,信息孤岛的形成。从表面上来看,这种模式是促进了行业效率的提升的。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这样一种效率的提升是建立在庞大的流量、充足的资本等诸多条件的基础之上的。换句话说,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到最后所导致的一个终极结果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中心的形成,一道又一道高墙开始被建构。当信息极大地丰富,当信息极大地透明,这种模式的发展弊端开始被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现。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被提了出来,S端的概念随之出现。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依然将S端定义成为一个中心,定义成为一个孤立的存在,多少是有些熟视无睹的味道的。所以,S端在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更像是一个复合体。
何为复合体呢?笔者认为,所谓的复合体并不仅仅只是代表字面意义上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复合,而是更多地代表的是跨行业,跨门类的协同。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多地建构不同产业,不同流程之间的联系,让“蝴蝶效应”在产业发展上得到新的体现。因此,S端绝不仅仅只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或多或少地与外部要素有着联系的存在,它是一个复合体,一只蝴蝶,它的一个翅膀的扇动,可以影响到看似毫不相干的诸多领域。
真正将S端看成是一个复合体,我们才能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模式,真正找到属于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才能对S2B模式赋予新的内涵和意义。笔者认为,那些真正可以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是真正建构起与不同元素,不同流程,不同行业关系的玩家,一个玩家的复合度越高,它成为S端的特质就会愈加明显。反之,它仅仅只能算是一个孤立的“独立王国”,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意义。
类似的案例已经有过很多。说到底,还是要保持开放,保持创新,不断在新的情势下,找到符合自己特质的新定位。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强化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不断地做好新技术的普适化,真正成为一个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复合体,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S端。
结语
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B端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投身到争夺B端流量的战役当中的时候,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是,S端的内涵和意义。因为S端才是产业互联网的内核,认清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跳出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怪圈,真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轨道里。
—完—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