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从科技IPO过会背后:三年净亏损26.8亿,AI领域竞争加剧
作者|Pan
编辑|Duke
来源|钛财经
在人工智能逐渐面临商业化挑战时,“AI四小龙”终于迎来第一股。7月20日,科创版官网显示,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从科技”)的IPO申请获得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
按照科创板流程,云从科技距离上市只剩下提交注册和公布注册结果。上市申请获批后,云从科技就可以询价路演、定价等,最后敲钟上市。
在国内众多的AI企业中,依图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视科技被称为“AI四小龙”。从2020年起,四小龙对于上市就跃跃欲试,但结果却差强人意。
那么,为何唯独云从科技能挺过上市大考,AI行业的大多数为何又被拒之门外呢?
云从科技三年净亏损26.8亿
2020年年底,科创板迎来了一波“AI上市潮”。但是,这股潮水并未带来意料当中的变化。
2020年11月,云知声和依图科技的科创板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12月,云从科技科创板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云天励飞提交招股书。
但今年2月,云知声却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今年7月,依图科技也对外公布终止科创板IPO。
对于AI企业上市遇阻现状的问题,大多数业内人士将其归结于AI企业财务状况不佳造成的。
根据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2018年、2019年、2020年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和7.5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和7.2亿元。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安晖曾表示,全球近90%的人工智能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中国AI产业链中90%以上的企业也处在亏损阶段。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人工智能行业技术研发难度大、研发投入高,需要企业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成本,短期内产出回报和盈利并不现实。但资本市场讲究利润至上,AI企业这样长年累月地亏损,强行登陆资本市场可能会造成流血上市的局面。
因此,在国内AI赛道持续烧钱已经成为常态的今天,很多人对人工智能企业的关注甚至不在于如何盈利,而更关心如何止亏。
人工智能是个“伪命题”?
造成AI企业亏损的原因,一是研发投入的成本过高,二则是没有找到明确的商业变现途径。
根据招股书显示,云从科技主营业务可划分为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中,2018-2020年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收入占比分别为6%、23%、32%,毛利率分别为76%、89%、76%;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分别为94%、77%、69%,毛利率分别为18%、23%、28%。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是云从科技核心营收来源,但盈利能力却非常羸弱。一般情况下,如AI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业务,其毛利率都应该是极高的,但出人意料的是,云从科技的核心业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甚至低于20%,最高也不超过30%。
有业界人士指出,当下国内AI行业中,几乎每家AI公司的主力产品都是AI解决方案,这意味着每个方案都有差异化诉求,加上本身AI方案的效果很难说,因此,这也是AI企业难以盈利的根本原因。
原腾讯副总裁吴军也曾指出,人工智能技术20年内恐怕很难再有重大突破,因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已经用光了40年来所积累的技术红利。
从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来看,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早期阶段,这意味着该技术在各方面并不成熟,技术和应用场景也较为局限,商业化落地较为困难,因此也造成了当前在这条赛道上竞逐的企业大多存在产品同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等情况,云从科技的情况也不例外。
AI领域竞争日益加剧
云从科技虽然成功过会,拥有了“AI四小龙”第一股的光环,但其实内忧外患,其面临的不仅是自身亏损的困境,还有来自外界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
根据赛迪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291.4亿元,同比增速为30.8%。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621.5亿元,增长率为28.8%。
毋庸置疑,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大趋势,同时也吸引不少玩家加入。云从科技一方面需要面对原生AI企业的竞争,包含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和依图科技等等。从营收、亏损、毛利率以及研发费用来看,云从科技处于不高不低的位置,并没有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另一方面,云从科技还面临着互联网巨头角逐AI领域、传统行业厂商转型AI等竞争风险。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等互联网大佬的登场,刷新了AI行业的竞争格局,其背后流量、财务、物料等支持不言而喻;而海康威视等厂商在硬件、供应链方面拥有着深厚的积累,它们的加入也给激烈的竞争继续加码。
云从科技在招股书中也指出,公司面临着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的竞争,也面临着海康威视等视觉设备厂商推进对产品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转型的挑战,整体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而从目前行业的趋势来说,云从科技连年亏损,AI赛道不断有新玩家涌入,且运行成本不断上升,即使成功上市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因此,云从科技首先应该需要考虑的是提高经营质量和盈利能力,交出一张高质量的财务报表。
钛财经公众号,ID:taicaijing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 特斯拉首次聘请品牌大使:韩国奥运射击选手金艺智
- 华为研发中心入驻上海青浦致小镇房租大涨,带动周边租房市场热潮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