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云报道原创。
近日,国内低代码赛道又生变局。
6月3日,国内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用友,拟以1.51亿元全资收购低代码创业公司APICloud。股权转让完成后,用友拟以7900万对APICloud进行增资。
APICloud创立于2014年1月,并于2019年发布了低代码开发平台Plus Mode。截止目前,APICloud已经完成两轮融资,2014年获得500万美元A轮融资,2018年获得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在此之前,用友也构建了自己的低代码开发平台。2020年9月,用友基于其商业创新平台YonBIP推出了低代码开发平台YonBuilder。
据悉,此次收购完成后,用友将APICloud的低代码技术融合到用友YonBIP产品矩阵中, 赋能开发者生态,进一步提升用友诸多产品的开发能力,以帮助用户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
众所周知,低代码是目前国内企业服务领域炙手可热的赛道之一。头部厂商主动普及低代码市场教育,大量初创企业探索市场下的细分赛道,传统ISV躬身入局,低代码正在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但为何APICloud在低代码风口来临之际,却选择被行业巨头收购?
低代码赛道群雄逐鹿
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国内低代码投融资笔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亿元以上融资维持在每年2-3笔。2018-2019年,国内迎来低代码行业爆发式增长,2年内市场规模增速均在100%以上。
在这一阶段,大量国内厂商开始涌入低代码赛道,形成了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其中,APICloud、奥哲、轻流、搭搭云等成为低代码初创企业代表;蓝凌、泛微、销售易等企业服务类公司开始推出垂直领域的低代码产品;用友、金蝶、浪潮等传统IT大厂,以及阿里云、腾讯云等云计算巨头也随之进入低代码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低代码厂商已有近百家。
尽管看好低代码的厂商不在少数,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低代码市场尚处于发展早期,客户认知仍需培养。
从客户角度看,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对于低代码的关注侧重点并不相同。中大型企业应用更为多样复杂,需要产品功能和技术能力更强的低代码产品;小型企业受制于企业自身发展,对于产品模块化、性价比要求都更高。
因此,市面上各种低代码厂商都仍在不同的竞争维度中找定位、找场景并不断完善自身产品。
以APICloud为例,在过去几年,尽管经历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客户积累、开发者服务,还是产品技术迭代,都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到了这个阶段,APICloud作为通用型低代码厂商,不仅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其中不乏巨头的身影,而且在垂直领域也面临着不同细分厂商的市场瓜分,竞争压力可见一斑。
而用友作为国内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服务商之一,近些年来也面临着向云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投资并购成为这类企业最直接快速补强云时代转型后劲的方式,而低代码正是其延伸云战略的重要一步。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用友在已有低代码产品线的情况下依然要收购APICloud,而APICloud又为何选择在风口当下激流勇退。
低代码收购潮来临
事实上,这并不是业内第一起低代码收购事件。
2018年,西门子以7亿美元重金收购低代码应用开发领域领导者Mendix公司。以此为开端,低代码开发渐渐进入大众视野。
2019年,上市公司Magic以1500-2000万美元收购低代码开发初创公司PowPow。
2020年1月,谷歌收购App Sheet作为自家低代码产品,以便让企业客户快速构建移动应用程序。
2021年4月底,西门子又宣布收购低代码企业TimeSeries。有趣的是,TimeSeries是Mendix的合作伙伴,开发基于Mendix低代码平台的垂直应用。通过收购TimeSeries,西门子将进一步扩大低代码应用范围,开始提供智能仓储、预测性维护、能源管理、远程监测等新型应用程序。
收购潮一旦开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低代码开发的赛道开始收紧了。
同时,巨头的加快布局,也进一步挤压着的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目前,国内云计算巨头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均已推出了自己的低代码平台。
其中,阿里云于2020年推出“宜搭”低代码平台,在疫情期间对抗疫后勤保障有着很好的支撑。同年,腾讯云正式推出“云开发”低代码平台,其云开发成为国内最大的Serverless开发平台。2021年,百度智能云推出了“爱速搭”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企业快速搭建表单、MIS、CRM、OA等智能化、免运维的各类企业SaaS系统与项目应用。
除了自研的低代码产品,巨头们还开启了广泛的战略合作和生态构建。
2021年5月14日,腾讯云宣布联手西门子,将Mendix低代码平台与腾讯千帆“企业应用连接器”的IDaaS和iPaaS能力 打通,提供一站式应用开发体验与SaaS云服务。
2021年5月29日,钉钉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个低代码开发聚合平台——“钉钉搭”低代码应用广场。这是阿里云继发布宜搭、氚云、简道云系列低代码产品之后,首次推出低代码应用聚合平台,正式从产品打造走向了生态建设之路。
事实上,随着低代码开发行业的成熟,厂商竞争加剧、市场加速洗牌的局面不可避免。
据艾瑞咨询预测,未来5年,国内行业整体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2.6%,直至2025年中国低代码市场规模将达到131亿元。
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对低代码技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那些品牌效应明显、产品能力强的厂商将会跑出优势局面,市场集中度也会大幅提升,未来很可能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媒聚焦比亚迪“副业”:电子代工助力苹果,下个大计划瞄准AI机器人
- 微信零钱通新政策:银行卡转入资金提现免手续费引热议
- 消息称塔塔集团将收购和硕印度iPhone代工厂60%股份 并接管日常运营
- 苹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领先技术与 整合是关键
- 英伟达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临过热挑战,交付延期引发市场关注
- 马斯克能否成为 AI 部部长?硅谷与白宫的联系日益紧密
- 余承东:Mate70将在26号发布,意外泄露引发关注
- 无人机“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台低空重力测量系统引关注
- 赛力斯发布声明:未与任何伙伴联合开展人形机器人合作
- 赛力斯触及涨停,汽车整车股盘初强势拉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